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带着自己走出困

当你情绪低落,寝食难安,莫名的想哭,躲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想见朋友,甚至感觉生活没有意义,这个时候你会怎么办呢?

英国有个童话故事叫《柳林风声》,讲的是一只蛤蟆冒险的故事,《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借用了《柳林风声》的人物形象,这是个热情、时尚、爱冒险,又惹出过不少麻烦和笑话的蛤蟆,而如今的蛤蟆整个人都不好了,陷入抑郁不能自拔。作者罗伯特·戴博德结合无数临床案例创造蛤蟆先生,自己化身苍鹭,成为蛤蟆先生的心理咨询师。

本书主要讲述了蛤蟆先生陷入抑郁不能自拔,在朋友的帮助下,蛤蟆先生去找了苍鹭医生。蛤蟆先生在首次见到心理“你认为我会好起来吗?”咨询师站定了,直视着蛤蟆先生的眼睛说:“如果我不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我就不会做这份工作了。”

在苍鹭与蛤蟆的十次谈话过程中,蛤蟆先生从开始的为了不让朋友失望到一步步地袒露心扉,认真剖析自己,认识到自己产生抑郁情绪的根源,慢慢从“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调整到了“成人自我状态”,选择了“我好,你也好”的人生坐标,踏上了新的征程。

“童年的经历如此强大,如此鲜活,于是塑造了每个孩子对世界的独特看法。童年期间外面的世界变成了在我心里的世界,无论童年期间你对生活形成了怎样的态度,从此,你的行为和幸福感都会受到影响,往后余生都会如此,除非你决心要改变”。这是苍鹭和蛤蟆先生说的一段话,也是对抑郁情绪产生原因的一种剖析。童年是每个人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精神学家阿德勒说“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要用一生来治愈童年”。

原生家庭是不是就真的决定了我们的一生呢?身为孩子,我们无法选择拥有怎样的父母,即便没有幸福的童年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本书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我们要进行自我剖析,相信人心蕴藏着自我实现的潜能,相信每个人都可以改变自己。

·儿童自我状态:是由我们童年残留的遗迹搭建而成,包括我们小时候体验过的所有基本感情,基本感情会逐渐发展演变成更微妙、更复杂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模式成为自我的核心,融为我们自身的一部分,定义了我们一生的行为。在这个状态下,我们会和小时候一样去行动和感受。

·父母自我状态:这个状态的我们表现的正如自己的父母。从自出生起,我们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所有价值观和道德观,还包括对生活的评判标准,让我们借此判断是非对错,这些价值观来自父母,左右着我们的行为,他们的言行塑造了我们的童年生活,也不可避免地对我们之后的人生产生影响。

·成人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的我们计划、考虑、决定、行动,理性而合理的行事,我们合理地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不被父母的过去声音所驱使,不被童年情绪所围困,而是理性思考当下状况,基于事实来决定如何去做事。

生活中所有的情绪都来自内心的感受,就像苍鹭所说:“再好的心理咨询,都出于就诊者的自愿。治愈的过程,都是为了让你自己找到答案。”“在人生的长河里,没有谁会是你的摆渡人。能将你摆渡过岸的,只能是你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医生。让我们选择进入“成人自我状态”走出困境,走出负能量情绪。

本书没有枯燥的专业名词,没有令人头疼的长篇大论,用生动活泼的童话故事的叙事方式,运用硬核的心理学知识引导处于抑郁情绪的人们走出困境。在阅读过程中,让人特别有代入感,就像自己亲身经历,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故事书。

当你现在情绪低落,寝食难安,莫名的想哭,躲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想见朋友,甚至感觉生活没有意义,不妨读一读这本书,带着自己走出困境。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ulinzx.com/lcxyy/1404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