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土皇帝陈鸿志敛财78亿,为采煤铲

人性能有多复杂?有这样一个例子:他是成功商人,乐善好施,修桥补路,助学建村,得到过“优秀企业家”“扶贫先进个人”等诸多荣誉;也是当地黑社会幕后大佬,横行霸道,用暴力手段、“以商养黑”等方式,欺压百姓、瞒报矿区事故,疯狂敛财78亿,被私下称为“土皇帝”。

他就是柳林县首富、前人大代表、“黑老大”,最后被判“死缓”的陈鸿志,他的一生带有传奇却黑暗的色彩。

01

修桥补路有人骂

年,柳林县梦门镇的一座大桥主体结构完工,很快就可以通车。作为修建在两个镇子之间、横跨黄河的大桥,它显得十分气派,完全符合国家一级公路的标准,双向四车道,宽度接近30米。

修这座桥的是当地首富陈鸿志,而这也并不是他第一次为家乡修桥铺路,据统计,自他发家后,仅在柳州修建的公路就超过了一百二十公里,耗资接近二十亿。

除此之外,附近的小学、各村的卫生所,乃至同村的村委会办公楼、村民住房,都是陈鸿志出钱操办。

而他最大的手笔,就是还在建造中的几个移民新村,据说由于他从事煤矿行业,为了改善附近村民的生活环境,规划了5个移民新村,总占地面积有90多万平米,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是两层小楼,而且学校、超市、医院一应俱全。这数十亿的投资或者说慈善资金,几乎全部都由陈鸿志的凌志集团承担。

据他自己解释,这是他从小的梦想,当别人都希望通过读书改变自己命运,离开贫困家乡,前往大城市生活时,他的想法是,改变整个家乡的命运,让他从小生活的孟门镇乃至整个柳林县都摆脱贫困。

而他似乎也确实一直走在这条路上。陈鸿志学习并不出众,却有一股初生牛犊的闯劲。他23岁从部队退役后,千方百计凑到了十来万本钱,盘下了一家半死不活的石料厂,将厂名改为“星火”,开始了自己的商界征途。

这家寓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石料厂成功给陈鸿志赚来了第一桶金,不仅让他还清了借款,还积累了足够的资本,得以搭上年的那趟“顺风车”——山西煤炭行业的兴起。

作为本地的一个小老板,陈鸿志有着特殊的优势——人脉,或者说他身边“团结”着一批小兄弟,他们可以为陈鸿志造势,让他更容易在附近村子里,承包煤矿。

从年开始,能源供应逐渐跟不上国家建设需求,煤矿业成为一个暴利行业,仅入行一年多,陈鸿志就成立了自己的煤矿能源集团,不仅在煤矿产业中站稳了脚跟,其投资范围,还逐步扩张到餐饮、教育、酒店、农业等多个领域,渐渐成为一个大型投资企业。

从陈鸿志此后十几年的发展史可以看出,似乎在当地,没有任何竞争对手可以对他造成干扰,不是退出市场就是彻底倒闭。

而随着资本的逐渐雄厚,陈鸿志也开始按照自己所承诺的那样“为责任前行”,正如前文所描述,他为家乡脱贫做了很多事,花了很多钱,甚至还计划用八十亿,彻底将自己老家孟门镇打造成一个旅游胜地——千年古镇旅游文化区。

这样一位不忘本的富商,也难怪能获得“优秀企业家”“扶贫先进个人”种种表彰,如果是放在古代,恐怕也会被称为“万家生佛”,威望绝对很高。

然而事实上,他在当地的名声,却十分矛盾,赞美他的人很多,但背后惧怕、骂他的更不少,还有村民透露,陈鸿志所谓修桥铺路,其实根本不是做慈善,而是为了方便自己的煤矿运输出去,所谓的移民村,实际上是因为,他为了挖矿,铲平的一整个村子,真实的陈鸿志,其实是一个黑社会头头。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订阅解锁TA的全部专属内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ulinzx.com/lcxxx/1382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