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即将过去,是时候盘点一下天气了。12月29日中国气象局发布了“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这是从宏观层面官方的正式版本。从个人经历和感受的角度出发,当有必要也总结一下。毕竟,自从业以来,印象中从未有哪一年的天气同时在极端性、异常性、致灾性、多样性、多发性等的综合表现上能比得上今年。虽然越盘点心情越沉重,几欲放弃,但思之再三,仍以“历史不能被遗忘,灾难应当被纪念”之名总结如下。此外,凡评比,总会见仁见智,所以本篇命名“涛淘十大风云”,以客观指标为主,有主观经历影响,仅代表个人感觉。
一、事件入选的主要原则:
1、只评天气,不评气候。限定单次天气过程(短则数分钟到数小时,长至一天到一周的风雨雷暴寒潮高温等天气事件),不谈阶段性冷暖旱涝。
2、只评中国,不评国外。天气是无国界的,但我的盘点有国界:只评对国内造成重大影响的天气。像台风“雷伊”这种,在我的盘点中,不计算其对菲律宾造成的影响。
3、重大为主,兼顾代表。考虑到多样性,对于同类天气已有入选而自身不是特别重大的予以舍弃;对于较小尺度天气事件,若同属于一次大的天气过程的,归并综合考虑。
4、以史为鉴,普及知识。有的入选事件总评级会低于很多未入选的事件,但因其天气不为大众了解和借鉴意义强而更值得入选。
二、衡量入选的主要指标:
从相对独立的五个维度考量天气事件,从低到高以1级到5级计其程度,程度极弱的记为0级,以5个维度所评级数总和排名。五个纬度分别是:
1、范围——天气影响的时空范围的大小,气象学专业上叫尺度。这个指标衡量起来最简单,大体按照全国5,区域4,省3,市县2,乡镇及以下1;
2、强度——本项考虑天气强弱方面的极端性,由天气强度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综合得到:绝对强指这天气不仅仅对当地来说强,且横向对比其它地区的同类天气也极强;相对强指该天气对于当地来说很强但对其它地方来说不算很强。
3、罕见——本项考虑基于当地的历史发生次数的极端性,即对于当地当季节的稀罕程度;
4、致灾——致灾会与强度和范围有关,但又有其偶然性,因此可以独立。这个不太好评,因为有的天气经济损失巨大但人员损失小,有的天气则正相反。间接经济损失部分更是难以衡量,手头缺乏完整和权威的统计数据,只能是凭综合感觉评级了,会给人员损失以更大权重;
5、知议——这是重大天气事件影响的自然延伸,从知名、热议、震撼、共情等方面综合衡量。
根据上述指标计算,十大天气事件综合排名从后到前依次如下。
三、涛淘十大风云
(以下图片如无特别说明都来自中央气象台,相关数据如无特别说明均来自中国气象局观测体系和灾情直报系统,涉及灾情部分可能并不完整)
第十名:白银冷风雨
时间:5月22日;地点: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黄河石林;天气:冷空气-大风-阴雨。
范围——区域-乡村级,影响天气跨越千里,这是跨省越区的大范围冷空气,4级,致灾范围只是一个点,1级,综合考量,2级。
强度——绝对强度:最大风8-9级,最低温5℃左右,日最高、日最低和日平均降温均在4-8℃范围,几毫米的小雨,纯评天气强度只能0级;相对强度:降温恰逢日出后的上午,导致高低温倒挂,较前日中午降温达到14℃,反差巨大,评2级。综合强度1级。
罕见——常见的冷空气风雨天气,1级。
致灾——失温,21人死亡,8人受伤,2级。
知议——举国知,举国惊,举世体育圈震、议,5级。
综合评级:11级
入选涛评:令人匪夷所思的灾难。人类如果失去文明成果的庇护,在大自然面前其实非常脆弱,哪怕非极端天气也可带来灾难。
年5月22日白银天气形势
(红外云图、地面6级风、冷锋,黄圈内白线为黄河石林越野事故赛段)
第九名:北方冬末极暖
时间:2月19-21日;地点:除东北以外的北方大部;天气:连日升温。
范围——除大东北地区和青藏高原之外的北方大部,个国家站最高气温破2月历史记录,4级。
强度——绝对强度:破记录最狠的华北黄淮等地最高气温大多在23-27℃之间,这是舒适气温,只能评0级;相对强度:就北方冬末而言这温度太高了,但也不能过高否则与罕见维度会重评,可2级。综合强度1级。
罕见——史上最暖2月,且是大幅度提升记录,5级。
致灾——舒适温度,未听说灾情,0级。
知议——有感恐不知(记录事),有议还算热,无灾宜吃瓜,3级。
综合评级:13级
入选涛评:令人舒服的异常天气大瓜。非常适合茶语饭后和赶全球变暖时髦。
年2月17日至21日最高气温最大值(粉色圈为破历史同期极值)
第八名:台风“烟花”漫步
时间:7月18日编号,25日登陆,30日停编;地点:东部各省;天气:台风-暴雨。
范围——福建以北的东部各省,累积毫米以上降雨涉及9省,4级。
强度——首次登陆时风力13级(38米/秒,台风级),累积雨量毫米区域6万平方公里,个别点破千毫米,大部地区日雨量和小时雨强都不大,雨势平缓,故综合评3级。
罕见——常规地点常规时间的常规台风天气,登陆级别也不算罕见,两次登陆和移动缓慢较少见,综合给到2级。
致灾——一方面洪涝对农作物、交通、电力等造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雨势不急,为影响各省带来水资源近亿立方米,好处多多;再一方面关键指标是无人员损失报告,综合评0.5级。
知议——略举国皆知,来前来时半国重防+热议,来后因好坏参半灾不显,知议有虎头蛇尾之嫌,4级。
综合评级:13.5级
入选涛评:令人庆幸的“未成巨灾”。在远距离虎视眈眈地为河南特大暴雨送去致命水汽之后,“烟花”本尊强势来袭且久滞慢消,幸最终留下了无人遇难和千亿好水的结果。
台风“烟花”全路径及累积降雨量
第七名:武汉-苏州龙卷
时间:5月14日;地点:武汉、苏州;天气:强对流-龙卷。
范围——同日同次大范围强对流过程,内有两个龙卷分居长江中游与下游,强对流范围4级,龙卷尺度0.5级,加移动范围1-2级,综合评2级。
强度——依据龙卷国标定为强龙卷,相当于美国EF3级,最强风力15-17级,相当于超强台风,评3级。
罕见——虽然长江中游和下游在中国来说都属于龙卷易发地区,但仍是罕见的,而同一个大范围强对流过程中,两个强龙卷在远隔千里的两地几乎同时发生(相差1-2小时),更为难得,评3级。
致灾——武汉龙卷死亡10人,苏州龙卷死亡4人,加上本次强对流过程其它地区雷电致死1人,以及暴雨洪涝和大风带来的经济损失,评3级。
知议——4月底至5月初强对流天气灾害相关信息迅速进入刷屏状态,至5.14龙卷达到一个高峰,但影响还是有限,综合评3级。
综合评级:14级
入选涛评:令人目不暇接的强对流。3-4月本该长江以南多发强对流的季节,实际发生却屈指可数,然后突然就在5月初那十多天内爆发了。
年5月14日长江中下游大范围混合强对流实况
武汉龙卷部分路径
苏州龙卷部分路径
第六名:南通大风-苏鲁飑线
时间:4月30日;地点:江苏、山东;天气:强对流-飑线。
范围——飑线起于山东,发展强盛于江苏,波及安徽,但最极端的大风在终点附近的江苏南通,综合评2级。
强度——江苏多地出现12级以上大风,南通测得极大风47.9米/秒(15级),不如强龙卷,但作为直线型大风已经接近顶级了,宿迁测到直径3-5厘米大冰雹,综合评3级。
罕见——江苏是我国飑线强对流多发地区,年年都有,但是致灾强飑线几年才有一次。4月底出现强飑线还是略偏早,综合时间和风速,3级。
致灾——死亡15人,失踪9人,评3级。
知议——这是年第一个强对流大灾,也是第一个伤亡重的气象大灾,当时是被广泛传播的,综合评3级。
综合评级:14级
入选涛评:令人痛惜而无奈的灾难。此类强飑线是目前强对流天气领域中相对容易预报的一类,但正如12月10日美国龙卷爆发事件一样,从有限的预报细节到最终成功的避灾之间还隔着很多事,不是哪一家的事,是全社会的事。
年4月30日17时30分至20时雷达动画(图片来自江苏省气象台)
年4月30日20时40分雷达组合反射率、瞬时风(8级)
第五名:十年最强沙尘暴
时间:3月15日前后;地点:大北方;天气:沙尘暴。
范围——北方大部,4级。
强度——最终评定为十年来最强沙尘暴,内蒙古中西部等地大片强沙尘暴,北京也达到沙尘暴级,PM10浓度直逼一万,另有大范围6-8级大风,最强阵风超过12级,综合评3级。
罕见——在早些年里这几乎是春季常态,但考虑到近年来明显减少了,以十年来最强计,评2级。
致灾——主要影响了交通、生活、农牧业。无人员损失,评1级。
知议——在汛期之前,沙尘暴担纲了天气最大的主角,承接了最多的流量,影响巨大,社会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