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镇各村史陈庄村

巨野人点上面(免费订阅)

陈庄村

陈庄村,位于柳林镇的东北部,东与毕庄村为邻,北与马台子村隔河相望,西与榆园村相连,南与榆园村接壤。

全村总面积57.4公顷,其中耕地面积36.6公顷,河道占3公顷,窑厂占地8.6公顷,公路占地0.7公顷,坑塘1.43公顷。辖区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盛产小麦、玉米、棉花、大蒜等,植桑养蚕也是该村的强项。

境内交通便利,张金(张表一金乡)公路从该村境内通过。

年全村共有户,总人口人。现有陈、刘、李、宋4个姓氏,均为汉族。

年,全村经济总收人.6万元,其中农业收入.6万元,畜牧业收入3万元,人均纯收入元。

大事记

年4月,村内建起第一所小学,拥有教室4间。

年2月,村里架起高压线,用上高压电。

年,安装30千伏安变压器一台。4月,建起村委会办公室5间。

年7月,与榆园村小学合并,建教室5间。

年5月,扩建小学办公室、教室5间。

年,新建教室3间。

年,连续几个月不下雨,新打机井4眼。

解放初期,粮食亩产不足公斤,棉花产量30余公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粮棉增产幅度较大。特别是近几年来,该村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种植结构日趋合理。年全村粮食面积亩,大蒜80亩,全部实现了机械化作业,科学管理。农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二、三产业向前发展,村内建起养鸡场1处,饲料加工厂1处,成立了建筑队,从业人员达50多人。

建国前村内无学校,学龄儿童人学率仅占5%。建国后村内建起学校,对小学进行多次维修、扩建、翻新,现在教室宽散、明亮、课桌整齐,适龄儿童人学率达%。

建国前,群众过着吃野菜喝稀粥的生活。解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村民们的生活有了改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有了显著提高。年,村民大都住上新瓦房,户户有电视机,不少户更换了彩电。

年张应武加人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中共党员。解放战争时期,在村党支部的带领和动员下,全村群众积极支前,为军队做鞋、磨面,并组织了青年单架队。年,全村有2名党员,张应武同志响应党的号召移民到黑龙江省。年,成立陈庄村支部,陈显瑞任支书。年刘新市任支书,全村有5名党员。年陈显民任党支部书记。多年来,党支部重视自身建设,形成团结战斗的领导班子,连续5年被镇党委评为先进支部,全村有7名党员。

年,抗日战争时期陈芹章为村长,建立了抗日自卫队。解放战争时期,村干部带领群众发展生产、支援前线。年秋人民公社成立,设立陈庄大队,陈朝印任大队长,下设2个生产队。年,陈庄村委会成立,主任陈显民,文书陈修贾,民兵连长刘朝喜。年以来,村委会连续多年被乡评为先进村委会,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尊师重教先进单位。

村党支部书记陈显民村委会主任陈方见文书刘平安

-end-

转发到“圈子”里,让老乡们也了解一下吧

各村史持续更新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ulinzx.com/lcxxw/1206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