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不良清收反击战打响以来,柳林农商银行把握节点,合力安排,定方案、拉明细、造声势、聚合力、强督导、明导向,多点发力,重点攻坚,卯足干劲,在全行上下掀起了“不良清收”热潮,全员以战时状态、战时思维、战时作风、战时方法全面擂响“不良清收”战鼓,确保“颗粒归仓,分厘必收”!
李家湾支行:以情感沟通化解多年顽疾
自全面打响“四大战役”,开展“不良清收”工作以来,李家湾支行共清收表内不良一笔,本金元,利息元,表外贷款四笔,本金元,欠息一笔元,合计六笔,金额元。在这份好的成绩单背后,是李家湾支行行长庞宏伟无数次上门走访、耐心劝导的结果。在他看来,要清理不良,首先要深层次的探寻不良形成的原因,要动脑筋,有思路,同时还缺不了“矢志不渝”的魄力和“久久为功”的毅力。年,有笔大额贷款在李家湾支行形成了不良,金额万元,是由于借款人投资失败,导致贷款无力归还,几年来,清收工作一直都在进行,但收效甚微,在该笔借款人父亲去世时,庞宏伟捎去礼金,并表达慰问,在平时,他时不时提着特产、蔬菜去借款人家中,问问情况,唠唠家常,就这样一来一回,与借款人熟络了起来,也成为了朋友,借款人也打开心扉,将事情讲述起来,由于遇到重大生意的变故,导致了资金链完全断裂,面临的困境和现实情况让他失信于农商行,这件事他心里也充满了愧疚之意。之后几年时间,通过再创业,这名借款人的生意有了转机,每次一有盈余,就第一时间联系到农商行,逐笔归还这部分债务,在这名借款人现在的办公室内,是庞宏伟送给他的一面牌匾,上面写着商道酬信,也正如他一样,面对人生大起大落,他没有气馁,面对债务,面对当初承诺,他也没有退缩,每月,他都会归还近10万元。截至目前,该笔贷款已剩余60万元未结清,借款人讲到,感谢农商行这几年的付出与理解,在他创业需要帮助的时候,是农商行挺力而出,给了他资金支持,现在,他要在年底把这笔贷款全部还清,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守信人。诚信是一份责任,是一把准绳,是一种标志,穷可贷,富可贷,不讲信用不可贷,人生难免遇到变故,但唯有敢于承担责任,直面问题,做言而有信之人,才能在未来昂起头,抬起胸,清清白白的生活,才是面对困难最有力的回击。作为收贷者,既要讲原则,也需走心,用情感化解顽疾,用真诚撼动不良。
贾家垣支行:客户主动上门归还
在不良清收强大的攻势下,贾家垣支行对辖内不良发起总攻,本着清收一户,震慑一方,带动一片的原则,主动造势,积极宣传,营造诚信氛围,净化金融环境。康某,年在贾家垣支行贷款元,因为当初用小名登记,信贷系统内一直未查询到该客户信息,抱着侥幸心里,该客户也一直未偿还贷款,在此次不良清收强大的压力之下,该名贷户于7月17日主动来到营业厅内,归还了元本金和元利息,结清了这笔20年的不良。此次清收战役开展以来,全行上下本着一笔不放过,一户不落空的原则,不论金额大小,不论年代久远,笔笔过,笔笔清,不给赖账留下一丝喘息的机会,不给欠款贷户留下一点侥幸的空间。
薛村支行:替父偿还,不给子孙留隐患
客户刘某,年在薛村支行贷款元,因家庭困难,一直无力偿还贷款,导致进入不良。之后,刘某由于身体原因病逝,这笔欠款更是久久没法收回,在此次不良清收大行动下,薛村支行工作人员联系到了刘某的四个孩子,并召集在家中碰面,通过讲征信,谈利弊,刘某的四个孩子觉得不能因为这笔欠款而影响到自己以及孩子的工作生活,现在他们也都有了收入,更不能因为这点钱让父亲背负一个“老赖”的名号,大儿子立即将元本金归还,并由其他三个兄弟姐妹逐步归还欠息。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诚信即是一种美德,更是一份传承,儿子替父亲归还的债务,不仅是替父亲分担了一份责任,更是为子女树立了一个榜样,让诚信在家风得以延续。
高家沟支行:珍爱信用,珍惜名誉
客户李某是一名公职人员,在高家沟支行贷款3.26万元,于去年列入不良,高家沟支行行长高艳江长期跟踪此笔贷款,在去年12月份,相继督促归还1.26万元,但疫情过后,原本协商的还款计划李某并未履行,并用诸多理由推脱,拒绝还款。面对此次清收力度,高艳江向贷户说明了情况,如果再不归还,将协同公、检、法、纪委联合催收,到时将严重影响自己的工作及生活。听闻情况后,7月30日中午,李某主动将2万元归还于高家沟支行,所有欠款全部结清。珍爱信用,珍惜名誉,作为国家公职人员,更应该提升自身素养,遵守各项法规,维护金融环境,做好带头示范,争当诚信标兵。
清收工作,没有捷径可走,清收路上,没有撤退可言,唯有敢负责,不畏难,找方法,坚持干,才能在取得成果,收获成效。在这场“清不良”反击战中,柳林农商人时刻认清形势,认准方向、认定目标,敢于碰硬,勇于攻坚,以人定胜天的决心与勇气,“亮剑”不良,打出“胜仗”!(张剑穆泽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