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张老唱片一架新钢琴一段革命音乐路

北京中科医院几级 http://pf.39.net/bdfyy/bdfal/161211/5112772.html

看到网络上,我国第一代大提家张贞黻还留有4张老唱片的报道。我赶紧联系了曾为市档案馆做过展陈项目的徐晓东老师,在他的帮助下,联系上了奉化区档案馆的王雅建副局长和许霖副科长,约在第二天查看实物。

考虑物品的珍贵性,我带去了SPECTOEN便携黑胶转录设备,方便现场把几张老唱片转录成数字音频。到了奉化档案馆,看到4张老唱片盘心印的曲目,我知道那应该是张贞黻当年听过的唱片,而不是他自己的演奏录音,可惜的是唱片已经破损严重,其中一张已经无法读取。据当年一起去方桥西张村83号,这座明末清初四合院结构的两层楼房收集唱片的同志回忆,当时村里有人曾经看到过这样的老唱片有几百张。时过境迁,想想这些老唱片多半不是被破烂王回收或者被顽童当做飞碟玩具损坏在灰飞烟灭中。

当年在老宅发现的黑胶唱片

张贞黻生于年10月25日,5岁时候父亲亡故,留下农田百亩。7岁读了三年私塾后,入奉化县城高小,毕业后到宁波甲种工业学校、上虞白马湖春晖中学就读,而后去上海求学。他从小喜欢音乐,村里老人至今还在说:阿奎(张贞黻小名)从小“活狲倒谷”,喜欢剥蛇皮、掘毛竹根头,把蛇皮覆于挖空的老葫芦上,或把蛙皮包在毛竹根头上,做成乐器,一天到晚鼓捣“鸡狗鸡狗”声。在他成年后,门当户对娶妻萧王庙清末进士孙锵的侄女孙杏翠。他的兄长张正夫也居住于此(有一女张铭川在上海)。1923年,儿子张心曙出生,上海国际医学院毕业后,工作于第二医院神经内科,首创内科腕踝针疗法,出版专业刊物《实用腕踝针疗法》,退休后经常曾往来港台开展诊治业务。张心曙有一女张海平,年出席了音乐宁波帮大会。

张贞黻儿子张心曙在上海的家里

年,就读于上海立达中学(上海立达学院)的张贞黻因受“五三”运动影响,同陈瑜清(翻译家、矛盾表弟)、吴朗西(著名出版家,曾为鲁迅抬棺)、朗伟东渡日本避难,投奔当时在日本留学的教育家、翻译家孙俍工。同时打算工读医科,未能如愿,三个月后回国,继续就读于上海立达学院。

年,张贞黻回家和父母包办的妻子孙杏翠办理了离婚手续,同时与哥哥分家,并将父母留给自己的田地全部卖掉,以供自己学习音乐之用。离婚后孙杏翠长期居住在奉化西张村,守着空楼和张贞黻留下的一堆唱片,文革期间,因害怕受到折磨和摧残,年一天的晚上自缢与老宅,死前剪好手指甲,换上干净的衣物,她没有惊动任何人,只为一个体面的尊严。去世后,老宅成了“大队间”,之后也有族人居住过。无法求证张贞黻第二次婚姻是在啥时候,但可以确认他有一个女儿,大概出生于年。年2月10日,张贞黻的女儿和女婿我国立体声领域学者熊国新,第一次来到河西村探访故居。他们想把这个房子改善一下,弄成一个纪念馆。我和电台褚晓燕从奉化市档案馆出来后,随即去了张西村,到了目的地,只见眼前废墟一片,迎面跑来一群恶狗狂吠不已,催促我们快点离开,我回头望了一下,临时改建成汽车维修厂的张西村拆迁地,看到一颗粗壮的老樟树孤独的挺立在寒风中,诉说着苍凉的往事和孤独的过去。事后我们从奉化博物馆得知,张贞黻故居已经全部原件拆除保存包,包括那块“唱叙幽情”四个大字的牌匾,等条件成熟再换址重建。但是当年外墙上用红字写着的毛主席语录是否还会依旧复原如初呢?

年,25岁的张贞黻考入上海国立音乐院(年改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初学小提琴和钢琴,次年因吐血曾休学回家乡休养。年2月,改从余莆磋夫(Shevtzoff)学习大提琴。他当时已经患有肺结核、腹膜炎等病,受当时经济状况限制许,就自己用针管从腹部往外抽取积水,用坚强的毅力克服种种困难,苦学琴艺。据当时李德伦回忆,他们共同老师余莆磋夫对他尤为赞赏。这也为他日后积劳成疾,英年早逝留下了病根。

年,张贞黻获得大提琴中级毕业证书后,看到南昌怒潮在上海的报纸上登报招考乐队队员,便前去应考。被录用后,在南昌工作了3个月不到,就与剧团负责人罗海沙吵翻而愤然辞职,改入同在南昌的江西省教育委员会所属的管弦乐队任首席大提琴师。成立于年9月的管弦乐队隶属于江西省教育厅下面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乐队是单管制,最多时二十余名演奏员,乐队指挥程懋筠,演奏员一部分是聘请国内优秀演奏家,如赵年魁(曾是北大音乐传习所管弦乐队演奏员)、陈健、李九仙、盛文龙、张贞黻、李元庆、方大堤;另一部分是从省政府及公安局军乐队队员中选拔出来,主要在管乐组演奏。抗战爆发后,由于音教会的工作重心由普及音乐知识转向抗战宣传,同时由于当时的战争形势迫使音教会不断向赣南转移,加之经费困难,年9月经江西省务会议议决取消了音教会戏剧组的经费,管弦乐队移交给武汉励志社。张贞黻工作之余积极参加音教会谬天瑞主编《音乐教育》月刊的校对工作,并为该刊撰写了《如何公开演奏》等多篇文章。

奉化方桥西张村张贞黻故居拆迁前旧照及牌匾

女婿熊国新

张贞黻作为首席大提琴,演奏经验和演奏表现力十分丰富,在乐队演出中发挥重要作用,乐队演出时经常有张贞黻的大提琴独奏及重奏节目。年9月首演音乐会中,张贞敝演奏大提琴独奏戈尔特曼《千里驹》,年庆祝元旦音乐会上,又独奏圣一桑《天鹅》和舒伯特《小夜曲》,并与赵年魁、王笥香合作海顿《C大调钢琴三重奏》。

年初,张贞黻返回上海国立音专继续学习,5月,还是上海国立音专学生的张贞黻、陈又新和刘伟佐以实习生身份进入上海工部局乐队。早在年,小提琴手谭抒真以实习生身份加入(后来他去国外游学,返国后于年再度加入乐队),首次出现了中国人的身影。年,国立音专学生黄贻钧、陈又新首度以正式演奏员身份加入了工部局乐队。年,乐队名单中又增添了刘伟佐的名字。上海工部局乐队,其前身为年成立的上海公共乐队,年改名为上海工部局乐队,曾有“远东第一乐队”之誉,是在华最早传播西洋音乐、最早演奏中国管弦乐作品、最早培养和录用中国音乐人才、最早培育中国交响音乐听众的专业音乐团体。此时的乐队正处于“梅百器时代”(梅百器MarioPaci,意大利钢琴家、指挥家,-年任工部局乐队指挥),汇集了一批从欧洲招募的高水准演奏员。

国立音专部分学习器乐学生,前排左起:胡静翔、张贞黻、李献敏、陈友新

年年底,黄自、谭小麟等人发起创办了全由中国乐师组成的上海管弦乐团,张贞藏满腔热情地参加了该团的筹建及演奏活动。他还参加过由江定仙、向隔等人组成的小乐队,为上海中国业余实验剧团演出的话剧(武射天》、《原野》伴奏等多种进步音乐活动。并经常为一些电影公司配乐时拉大提琴,以增加一些收入,还曾经在个美国人主办的国际性乐队里拉大提琴。抗日战争爆发后,张贞敲留在上海继续学习,经济来源没有保障,除继续在工部局乐队拉琴外,还教授私人学生。购置了一套工具自己修理乐器,以节约开支。这时期他在精神上也感到非常压抑。张贞黻的为人老实忠诚,富于正义感,他读中学时就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抗战前后曾参加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特科”的工作,他住所的三楼就设有地下党组织的一个秘密印刷所。

年获得了大提琴的高级毕业证书,结束了在音专的学习生活。适逢在重庆中央训练团任职的一位音专同学聘请他去该处任教,他抱着参加抗日工作的热望。当年9月20日,在同学丁善德的协助下,张贞黻离开上海途径香港、广西来到重庆,任国民党中央训练团音乐干部训练班教员,又陆续兼任重庆励志社、中央广摇电台、国立音乐院、中华交响乐团等管弦乐队的首席大提琴师。虽然待遇较高,但他厌恶国民党官场的腐败。年冬,在音专同学贺绿汀引荐下,张贞黻与周恩来会面,受到教益,便毅然舍弃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奔赴延安。行前他致信黄源礼等友人说:“你们不了解没有剥削的社会是什么样的!"。我终于找到我的人生目标了。

年11月,国立音专在延安的同志为庆祝母校成立14周年,在鲁艺召开庆祝会,并成立国立音专延安同学会,在向隅等人的提议下,张贞黻被推为会长。该会于这月29日在鲁艺大礼堂举行音乐演奏会,节目有大提琴、小提琴、吉他、钢琴、独唱等;同时在音乐资料室展览音乐教材及作品以及张贞黻来延安后手制的第一把小提琴,形成浓郁的音乐氛围。

年底,张贞黻担任了鲁迅艺术文学院音乐系教授,教材初采西洋教本,后注重采集陕北民谣、民歌和民间乐曲,改编为练习曲和乐曲,使提琴教材民族化,将满腹的音乐才华和精力洒向了解放区音乐教育事业。年曾与向隅(小提琴)、寄明(钢琴)演出三重奏。年秧歌运动以后,张贞黻动手把陕北民歌改编为练习曲,编成全用泛音演奏的秧歌舞曲,为西洋乐器的民民族化,做了有益的尝试。

年7月,延安中央管弦乐团成立时合影,中坐者左三是徐特立,左四是朱德,左六是李伯钊,左八是张贞黻

年1月,鲁艺在边区参议会举行盛大音乐会,献奏《凤凰涅槃大合唱》(郭沫若诗、吕骥曲),张贞黻,特意穿上了他带来的演出服--燕尾服进行演奏。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署名评论文章,称“这是延安的音乐演奏活动上一次空前的盛大的演出”,“为延安的观众展开一幅全新的画面,开拓一条更为宽阔的道路。”初来延安时,他主要是演奏《匈牙利狂想曲》、《幻想曲》、《加伏特舞曲》、《风笛之歌》等外国的大提琴名曲。

年2月,鲁艺音乐工作团改为鲁艺音乐研究室,内分作曲、乐声乐、键乐、弦乐及编译5组,张贞黻负责弦乐。在鲁艺,他呕心沥血,培养了一批音乐人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曲作者郑律成(-),歌剧音乐《王贵与李香香》、电影音乐《啊,摇篮》等曲作者梁寒光(-),《歌唱二郎山》、《长征》曲作者时乐蒙(-)、陈地等等,这些令人肃然起敬的近代作曲家、指挥家,都曾是他的学生。年11月,鲁艺迁往东北,张贞黻因为身体原因留在延安修养。

年,老一代鲁艺人王卓将张贞黻在延安时期自制的小提琴送到延安鲁艺

年3月,马歇尔以美国总统特使身份访问延安,接待晚会上聆听了张贞黻演奏的法国音乐后,大为震惊。事后周恩来副主席主张为解决新形势下的工作需要,决定成立中央管弦乐团。经过一段时间筹备,于年7月l7日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举行中央管弦乐团成立大会。贺绿汀任团长,张贞黻、金紫光任副团长。张贞黻在会上报告乐团教务计划和初步设想,并在《解放日报》发表《中央管弦乐团成立感言》一文。是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早在年张贞黻就已经向党组织递交过入党申请书,经过考察,鲁艺音乐系党支部同意了他的入党申请,但因为他自述的在上海的一些事情未能找到人作证明,党总支尚未批准,随着延安的整风运动开始,张贞黻入党的事于是被搁置了。年初张贞黻又不断向所鲁艺留守处、中央党校的话剧支部与文艺工作室支部再三提出入党要求,表决时以27票同意,无人反对,6票弃权的方式,同意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介绍人孟波、金紫光)。

中央管弦乐团成立后,先后排演了一些秧歌剧、小歌舞剧、新歌剧及京戏、曲艺等节目,有《前线》、《参军花鼓》、《民兵父亲》、《归队》、《蓝花花》等。周恩来于年1月在杨家岭中央大礼堂观看新歌剧《蓝花花》后(该剧是继《白毛女》之后,以反映地主压榨农民及农民在民主政权建立后起来斗争、清算、翻身为主题的又一歌剧),接见了全体演职员。这年2月,乐团全体人员调往陕北佳县参加土改,他们在山沟里演出了《蓝花花》,激发农民的阶级仇恨,迅速把群众发动起来。不久,因胡宗南进犯延安,战火蔓延,乐团奉命东渡黄河,在柳林县三交镇进行整顿,改名为“人民剧团”。随后,去晋冀鲁豫边区工作。年夏,调到石家庄,张贞黻由于长途跋涉,不断咯血,终因劳累过度,于年12月24日因腹膜炎病逝(罹患口腔癌)医院。年仅44岁。由周扬、贺绿汀、柯庆施等人组成的治丧委员会,12月31日在石家庄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追悼会首由华北局宣传部代表李之乾同志致词,贺绿汀同志报告张贞黻同志的生平事迹。死后葬于石家庄护轮小学(铁路第二中学)西侧铁路公园(后改为苗圃)内懋华亭旁边。年,宁波大学沈浩杰教授实地考察,找寻无果,不排除在城市改造中不已经被当做无主坟墓处理了。张心曙在文革后也多次去信当地有关部门查找下落,但都了无音讯。

张贞黻也是我国乐器制作业的开创者之一。在年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他呼吁要重视乐器生产工作,在得到毛泽东、周恩来的赞同后,开办延安乐器厂,并出任厂长。由于小提琴、大提琴等西洋乐器十分昂贵,张贞黻早就有志于自己动手制作。尽管演出任务都很繁忙,但是,研究与制作乐器的愿望和决心始终也没有动摇过,他的生活除了上课就是做琴。即使行军打仗,他也扛着琴板和木料。当时的延安根本没有像样的西洋乐器,排练《黄河大合唱》时,音乐家们只能用装汽油的铁皮桶做音箱,用脸盆做小鼓,还用平时吃饭的搪瓷缸子,模拟黄河奔腾咆哮的声音。张贞黻制作的小提琴、大提琴,不断充实到交响乐队中。

年,在他弥留之际还念念不忘中国乐器工业的发展,嘱咐他的战友陈艾生说:“北平解放后,一定要办起我们自己的乐器厂,如果我死了,你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也要把这个事业坚持下去,如果可能的话,将来你们要努力把全国所需要的乐器都生产出来……”这就是张贞黻临终时留下的最后遗言。除此之外,他还留下了一把刨子、一把小提琴和一把大提琴。

年1月31日,北京和平解放,陈艾生为实现张贞黻的遗愿,四处奔走,多方求助,向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陈述要创办乐器工厂的理由。年3月,中央有关部门批准了陈艾生同志的申请,并责成管理中央机关事务的新中国经济建设公司拨款人民币10万元(旧币)作为开办资金,将北京市东单冰渣胡同5号的一所小楼(共14.5间房屋)交给乐器厂作为厂房,组织上决定由陈艾生同志负责筹建,建成后隶属华北人民文工团领导。陈艾生在北京把从事钢琴、管风琴维修和调音颇有名气的王来安师傅和北京师范大学分配到文工团的大学生何汇泉调来开始筹建工作。

年3月,中央有关部门批准成立“新中国乐器工厂"的请求。年6月1日,乐器厂的前身“人民艺术服务社”正式建立,年初,华北人民文工团更名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以当时清产核资的万元作为投资,再由新中国供销社投入万元,双方各出50%,工厂更名为“新中国乐器工厂”,生产了新中国的第一架钢琴,他的名字叫“星海”,这也是像张贞黻这样无数位热爱音乐、无私奉献的音乐之星不懈的努力下,汇集成的新中国音乐事业的海洋。

1.布拉姆斯第11号D小调匈牙利圆舞曲伯恩哈特德萨(BERTHARDDESAU)指挥不名乐队(KONZERTMEISTERDKGLHOFONER)

高登唱片NO

2.《他甜蜜家园的秘密》查尔斯·哈里森(CharlesHarrison)演唱胜利唱片

3.《圣歌》(GHAZALCHANTDEAMOUR)约舍夫马特(josephmartel)演唱胜利公司

4.《两朵罂粟花》阿瑟·普赖尔乐队演奏(arthurpryorband)胜利唱片

张贞黻大事记

年,张贞黻出生于浙江宁波奉化方桥西张村一个富裕家庭。

年,生子张心曙,成年后就职于第二医院神经内科,腕踝针疗法专家。

年,因受“五三”运动影响,就读上海立达学院的张贞黻同陈瑜清、吴朗西、朗伟东渡日本避难,投奔当时在日本留学的教育家、翻译家孙俍工。

年,张贞黻回家和妻子孙杏翠办理了离婚手续。

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院,之前曾就学于上海立达中学和立达学院。考入音乐学院后初学小提琴和钢琴,年改学大提琴。

年,赴江西任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管弦乐队大提琴师等职。

年初,张贞黻返回上海国立音专继续学习。5月,以实习生身份进入上海工部局乐队。

年年底,张贞黻参与筹建上海管弦乐团。

大概年,张贞黻二女儿出生。

年,张贞黻从香港来到重庆,任国民党中央训练团音乐干部训练班教员,又陆续兼任重庆励志社、中央广摇电台、国立音乐院、中华交响乐团等管弦乐队的首席大提琴师。

年冬,在贺绿汀引荐下,张贞黻与周恩来会面后奔赴延安。

年11月,国立音专在延安的同志为庆祝母校成立14周年,在鲁艺召开庆祝会,并成立国立音专延安同学会,张贞黻被推为会长。

年底,担任鲁迅艺术文学院音乐系教授。

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呼吁要重视乐器生产工作,在得到毛泽东、周恩来的赞同后,开办延安乐器厂,并自任厂长。

年3月,马歇尔以美国总统特使身份访问延安,在接待晚会上演奏的法国音乐。

年7月l7日,中央管弦乐团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举行成立大会。贺绿汀任团长,张贞黻、金紫光任副团长。

年12月24日,因腹膜炎病逝(罹患口腔癌)医院。年仅44岁。

年,由张贞黻主力推动,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中国第一架立式钢琴星海钢琴出厂。

年4月6日,中国音乐家协会举办“纪念张贞黻同志座谈会”上,时任音协主席吕骥、副主席孙慎、时乐潦,赵沨以及江定仙、缪天瑞、唐荣枚、杜矢甲、关鹤童、金紫光、李德伦、黄源礼等他的数十位战友到会纪念。

年2月10日,张贞黻的女婿熊国新第一次来到奉化方桥西张村探访张贞黻故居。

年5月31日,“歌从东方来”——甬籍近现代音乐名家成就展暨沈浩杰先生音乐名家研究成果展在宁波中山公园逸仙楼举办。张海平夫妇到场。

年11月17日,“音乐宁波帮”大会暨葛朝祉百年诞辰音乐会在宁波音乐港举行。近40位甬籍音乐名家及家属回乡聚首,再次提到张贞黻事迹。

年11月27日,爱乐人沈炜、宁波电台褚晓燕寻声计划栏目组采访张贞黻生平事迹。沈炜把张贞黻留下的三张老唱片进行了数字化,音频首次公布于众。

唱片等资料由奉化区档案馆提供支持

因为史料有限文章难免瑕误请知情者指正赐教以待日后完善

宁波留声岁月黑胶俱乐部(海曙恒茂广场一楼D区49号)

梨枣书店(东部新城文化广场二楼)

观谷山房(星河国际花园1栋66号)

枫林晚书店月湖店(青石街36号)

沐尘书店(杭州富阳西堤路号大千城二楼)楽lestudio(杨浦区国顺东路号艺术区西楼)唐宁书店(广州珠江新城海风路广粤天地)

Stutong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ulinzx.com/lcxzp/968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