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黄梅,山清水秀、人杰地灵,
出自黄梅的美女,会是怎样的?
↓↓↓
一、濯港镇
黄梅县辖镇。位于县境中部。面积.7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人(年六普)。辖4个居委会、41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濯港东街1号,距县城10千米。濯港是工业重镇,省级开发区大胜关山工业园位于境内。濯港镇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要务,大力发展工业,初步形成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兼有肥料饲料、机械电子、纺织服装等产业,着力把濯港打造成为农副产品加工集中区。
二、大河镇
位于黄梅县西北部,与武穴市、蕲春县接壤,是黄梅的“西大门”,由原大河镇和王枫乡于年2月合并而成。全镇版图面积平方公里,居全县乡镇版图面积之首,镇政府驻大河铺,人口人,辖1个居委会及47个行政村。大河镇位于黄梅县西北部,与历史上有“粮仓”之称的原王枫乡和有“山码头”称的大河镇合并后,农业、山林、旅游、商贸,成为大河社会经济发展的四大基本特点。全镇拥有耕地面积亩,山林面积10万亩。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4.2亿元,农业总产值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三、小池镇
位于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东南部,湖北省与江西省交界处,长江与京九铁路交汇处,紧挨九江长江大桥北岸桥头,与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隔江相望,是湖北省经济特区城镇、副县级镇、建制镇。素有“鄂东门户”和商贸旅游“金三角”之称。
年,小池镇下辖16社区、50村,镇版图面积.8平方公里,有人口12万,其中:农业人口7万,城镇人口5万。年末,小池镇实现社会总产值68.55亿元,比年增长18.15%。小池镇曾列为湖北黄冈地区五小经济特区、省级开发区、全省重点口子镇、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系“楚天明星乡镇”、“全国文明村镇”、全国创建工作先进镇,为全省经济发达镇、全国第三批改革发展试点镇。
四、蔡山镇
地处黄梅县的西南部,南临长江,北倚太白湖,西与武穴市相接,东与孔垅镇接壤。全镇版图面积.2平方公里,下辖56个行政村,3个场,1个居委会,总人口人,耕地面积亩。蔡山镇交通便利,前临长江,建有航运港口1个,深水货物转运码头2座,中间省道孔武公路穿境而过,9.4公里长的京九铁路并排而行,设有三级火车站1个,可直达南昌,近两年伴着移民建镇的春风,城镇开发不断掀起新高潮,移民新城和老街已基本连通,粮棉街开发正热火朝天,农贸市场、菜场也已落实了规划,一个新兴的小镇已初显雏型。蔡山镇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强镇,土地肥沃,盛产棉、粮、油、猪、鱼等,其中棉花单产、品级曾夺得过全市的“七连冠”,素有“十里棉乡”、“鱼米之乡”之称。
五、独山镇
是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辖镇,地处鄂皖两省交界,是湖北省的东大门。地理特征属山区乡镇,版图面积81平方公里,境内辖1个居民委员会,19个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个,乡村户数户,总人口人,其中乡村人口人,耕地总面积亩,其中水田亩,旱地亩,山林总面积亩,养殖总面积亩。
六、分路镇
地处鄂、赣、皖三省边缘的结合部,属于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北距县城37公里,南临长江,与江西省九江市市区隔江相望,以九江长江二桥相连接。距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庐山仅25公里,东与湖北省小池经济开发区以及徐港片区相毗邻,西与新开镇接壤,北面与孔垄镇张河片区相邻。相传是唐朝初期禅宗五祖弘忍出家前在此地与母亲分开,因而得名。辖区版土面积61.2平方公里,镇区面积1.2平方公里。下辖:分路、镇南、五条路、张门、郭塆、汊湖口、何垏、彭桥、港西、代坝、燕龙凼、濠湖桥、游洲、毛墩、戴塆、圩坝、新坝、余坝、聂弄、陶圩、沙垏、余桥、霍桥、王会、聂墩、摘芦庵、桂花庵、裴刘杨、张塆、江塆、大兴、香世庵、郭桥等33个行政村,个村民小组,截至年底共人,其中农村居民人,城镇居民人,全镇均为汉族。年末实有耕地面积亩,其中水田亩、旱地面积亩。拥有:九江二桥、五条路龙井古寺、套口江畔、杨公闸、张塆张氏祠堂、郭塆郭氏祠堂、余桥老街、摘芦庵、香世庵、桂花庵、沈婆婆庙等景点。
七、黄梅镇
黄梅镇位于镇江市句容市,地处镇江市西郊,东距句容市区7公里。是镇江的西大门、全镇人口2.3万人,面积54.68平方公里。黄梅交通便利,区位优势突出,宁杭公路、沪宁高速贯穿全境,集镇距高速公路道口仅4公里,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铁路镇江南站、新生圩港、镇江港均只有30分钟车程,市区公交车直达该镇。
八、五祖镇
位于县境北部,垅坪水库边,距县城12公里。面积81平方公里,人口2.5万。农产有水稻、洋芋、红薯、棉花,特产茶叶、蚕茧、桐油、黄花菜、鲜鱼。乡镇企业以磷肥生产为重,陶瓷业也久负盛名。明代在此建“直窑”,清代改烧“龙窑”,能生产较精制的瓷具。有举世闻名的禅宗古刹五祖寺以及商周、战国、秦汉等朝代的村落遗址10余处。太平洞和刘岳村为新四军江北游击队八大队诞生地。年实现村村通电话目标。年5月设土桥区,年改为公社,年复区,年改公社,年更名蔡田公社,年更名为五祖寺公社,年再设五祖区,年建五祖镇。辖张思永、一天门、刘岳、白羊岭、花山、渡河桥、多云、向桥、阻马岭、蔡田、小坪、大坪、天山、郝大屋、向大湾、中山寺、洪楼、木桥、江河、卢府、陈胜一、西冲22个村委会。
九、新开镇
位于湖北省黄梅县西南部,距黄梅县城区约42公里,距黄冈市龙感湖管理区约26公里。是黄梅县的经济重镇、人口大镇和文明古镇。镇政府驻新开村。本镇濒临长江,位于长江黄广大堤中段,沿长江大堤向西约37公里即是武穴市区,往东约24公里、40公里分别是与江西省九江市区由长江大桥互通、素有湖北东大门之称的湖北省级经济开发区----小池镇及位于鄂、赣、皖三省交界处的刘佐乡,向南与江西省九江市及瑞昌市隔江相望。本镇旧称新开口,传说自出生到八岁一直未开口说话的佛教禅宗五祖弘忍第一次开口即是在此,并随后即被四祖道信收为徒弟,从而得道,故此地正式得名“新开口”。
十、停前镇
停前镇位于黄梅县北部山区,系古角山脉与平原地区的过渡地带,内与柳林、五祖、杉木、独山等乡镇接壤,外与安徽宿松县毗邻,是省级重点插花乡镇和鄂皖交界的边贸“口子”镇之一。
十一、下新镇
位于县境东部,交通便利,距县城5公里。依山傍水,东濒大源湖,南临龙感湖,北依马鞍山,西连濯港镇,东接独山镇,东南湖区与安徽省宿松县龙湖毗邻。“八水—山—分田”,土壤多为红赤砂泥土,属丘陵地区。蕴藏着丰富的铁、石膏、瓷土、石灰岩等矿产和鱼虾、莲藕、野菱、芡实等水产水生资源,是鄂东地区重点水产基地,黄梅县最佳的天然产鱼淡水湖,是黄梅革命先烈宛希俨、宛希先的故乡。
十二、孔垄镇
隶属于湖北省黄梅县,地处县境南部,东濒龙感湖,南临分路镇、小池镇,西依新开镇、蔡山镇,北邻濯港镇、距黄梅县城24千米。截至年,孔垄镇版图总面积.5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34平方千米,下辖35个行政村、3个社区,总人口11.57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万人,城镇化率12.7%。孔垄镇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地面平均海拔高程13.3米左右,是湖北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湖北省十佳安全生产示范乡镇。
十三、杉木乡
杉木乡是著名烈士邓雅声的故乡,也是黄梅县第一个农村支部的诞生地,位于黄梅县城东郊,地势北高南低,属丘陵平原相间。地势北高南低,属丘陵平原相间,版图面积7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1万亩,山林面积2.5万亩,国道、城五二级公路、黄黄高速公路、合九铁路越境而过,交通极为便捷。
十四、刘佐乡
黄梅县刘佐乡地处鄂、皖、赣三省交界处,素有“鸡鸣三省”之称,南临长江,西南与小池经济开发区接壤,北国营龙感湖,版图面积39.04平方公里。辖十三个行政村,总户数户,总人口21人,耕地面积亩,其中水田3亩,旱地亩,年人平纯收入元。刘佐乡通讯网络健全,已装有程控电话多门;交通便利,国道连接线小滨公路横穿全境。段窑集镇商贸是鄂、皖、赣三省交界处商品贸易的集中地。刘佐乡人杰地灵,土地肥沃,素有“诗词、楹联之乡”之称,“黄梅戏”在刘佐生根开花。肥沃的土地孕育着丰富的物质基础。
十五、柳林乡
柳林乡,又名古角山,位于鄂皖两省、蕲黄宿三省交界之地,版图面积62平方公里,山林面积6.4万亩,耕地面积0.78万亩,下辖16个行政村,个村民小组,户,人。湖北省27个红色乡镇之一,曾是红九团、新四军42团的主要活动地,最早的东区苏维埃政府就诞生于柳林。
十六、苦竹乡
黄梅县苦竹乡位于大别山南麓,县城至北7.5公里处,是集山区、库区、苏区为一体的山区乡镇。辖区25个行政村,全乡总人口人,版图面积8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亩,山林余亩,银杏基地余亩。是一个集山区、丘陵、平原为一体的老区乡镇。苦竹在黄梅佛教旅游圈中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东连五祖寺,西接四祖寺,背靠挪步园风景区,城挪、横山两条旅游公路穿境而过,境内人文资源十分丰富,有“岳宗墓”、“老祖寺”、“太平天国红花寨”、“王仙芝墓”等一批历史文化遗迹,“黄梅山歌”、“苦竹剪纸”已被收入“黄梅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旅游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声明:本投票非官方,纯属娱乐!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