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较射
柳林较射又名柳林子,
位于县城西南二三里的巴曲河岸,
因其南端有一股龙眼泉清澈甘冽,
且在历史上又修建过一座龙王庙,
所以当地群众习惯将这里称之为“龙王塘”。
龙王塘依山傍水,平坦,开阔,
有一80亩的平坝,坝内绿草如茵,
花团锦簇,树木茂盛,特别是沿
巴曲河畔的柳树、核桃树连片成荫,
秀丽万端,恰似一幅野草闲花、
清泉林木杂凑成趣的天然图画。
自清代以来,每年的端午节、中秋节,
寺庙喇嘛都要汇聚于此诵经,演藏戏,
群众把这叫做“雅勒羌”
(“雅勒”,藏语,意即“藏戏”;
“羌”,藏语,意即“跳”或“表演”),
届时不请而至,尽情观看;每年的春季,
土司头人在这里搭上帐篷操练藏兵,
演习骑马射箭,并请朝廷粮台的文武官员校阅;
每逢夏季,人们都携食来这里避暑,
名曰:“逛柳林子”,酒醉歌舞,尽情欢乐。
久而久之,龙王塘便成了巴塘人民的娱乐场所,
并以“柳林较射”之美名于清宣统二年
(年)列为巴塘的八景之一。
为此,民国初年巴塘县的代理知事
刘赞廷还赋诗一首:“讲武当年事已迁,
空留迹扯忆前贤,一湾绿水千株树,避暑人为九夏天”。
解放后,龙王塘为巴塘城郊一景点,
人们在此种植了不少花草树木,
还修建有巴塘藏戏团的排练房和观戏台,
人民政府将昔日的“雅勒羌”改为了
“雅勒节”(意即送夏迎秋,庆祝丰收)。
从此,龙王塘便成了巴塘人民欢度民族
传统节日——“央勒节”的固定地方。
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前后,各族群众都要
身着华丽的盛装,带着帐篷和丰富的生活用品
到龙王塘安营扎寨,度过七至十天的“雅勒节”。
节日期间民族歌舞、巴塘弦子、巴塘藏戏等都要
在这里演出,城乡的物资交流也在这里举行,
此时的龙王塘,帐篷如云,店摊如林,
彩旗如画,歌舞如潮,仿佛是沸腾的海洋。
编辑:刘晓婷(县委宣传部)
图片来源:文化馆格桑泽仁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