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上海都知道上海有一个地方叫做“八仙桥”
“八仙桥”这个名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
“八仙过海”里的八位神仙
不过这两者之间可没有什么关系
“八仙桥”的前世今生“八仙桥路”原来叫作“八里桥路”
其实“八仙桥”和八仙一点关系也没有
而是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一场战役有关
当年的八仙桥地理位置很独特
从年上海地图来看
在老城厢(南市)的北面
老法租界的西面,英租界的南面
也就是在三个地区的夹缝里
(就是现在的金陵路,柳林路口)
年八仙桥地区图
当年法租界当局为纪念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北京八里桥之役
将这里命名为“八里桥街”
八里桥之役是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的最后一战
就是这一场战役标志着英法联军打开了入京的大门
面对侵略者的纪念性命名
上海人民的民族情感急剧升温
按照地名中常常出现的近音转换现象
纷纷将“八里桥街”唤作“八仙桥街”
年建造初期的大世界游乐场外景八里桥南堍正门
年,法租界为了连接新老法租界的交通
于是在周泾的北端的公馆马路(今金陵南路)上
修筑了一座木桥
因为这桥靠近八仙桥街
于是就被称为“八仙桥”
年之后,法租界又在原八仙桥的南面新筑一座桥
称为“南八仙桥”
原来的八仙桥也称之为“老八仙桥”了
后来,又在八仙桥街洋泾浜(现在的延安东路)上建筑一座桥
称之为“新八仙桥”或“北八仙桥”。
年时,市政当局填平周泾为敏体尼荫路(今西藏南路)
填平洋泾浜为爱多尼亚路(今延安西路)
虽然这些桥全部拆掉了
但是,“八仙桥”的地名一直沿用到今天
成为上海一段历史的见证
年从大世界塔顶俯瞰八仙桥地区
如今的八仙桥是指一片地区
通常是指东起西藏南路,西至普安路
北始宁海西路,南止淮海中路
这儿绝对是大上海的闹市区
从位置而言,如今全属新黄浦区
“八仙桥”当年的盛况旧时的上海八仙桥,知名度较高
有着很浓厚的商业气息
大世界游乐场、黄金大戏院等相继在附近建成
极大地刺激了八仙桥地区的繁荣与发展
大小饭店星罗棋布,各种商店鳞次栉比
由此,八仙桥发展成为老上海的商业中心之一
八仙桥菜场
由于八仙桥地区早年是上海水陆交汇的地方
洋泾浜、周径流过这里
再加上这里是南市(华界)北市(租界)交界处
所以曾经一度形成了老上海城外最大的集市
当年的八仙桥菜市场还是露天的
每天都有大量的新鲜蔬菜在这里被交易
清晨有租界里的保姆、娘姨来这里买菜
也有老城区里的大批居民赶来买洋货
每天都非常热闹
大世界游乐场
年八仙桥东北面
开设了著名的大世界游乐场
大世界是很多上海人的童年记忆
当年大世界的热闹景象一点都不亚于
现在的迪士尼等大型游乐场
年代大世界排队进场的游客
大世界游乐场曾经几度易名
最终演变成了如今的大世界
青年会
八仙桥地区当年的很多建筑已经不见踪影
唯一能见到一些“八仙桥”色彩的
大概就属“八仙桥基督教青年会”了
因为上面还带有“八仙桥”三个字
八仙桥基督教青年会坐落在今天的西藏南路上
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最重要的活动场所之一
举办过很多演讲、歌咏会、戏剧演出等活动
如今的青年会属于上海市文化遗产建筑
大楼的大部分楼层为青年会大酒店
黄金大戏院
黄金大戏院位于上海金陵中路1号
由上海滩大佬黄金荣创办
年1月开幕
黄金大戏院自开业以来
很多名家都曾在此演出
京剧四大名旦及马连良也曾在此登台献艺
黄金大戏院戏单
年黄金大戏院被拆除了
现在演变成了兰生影剧院
上海音乐厅
年3月26日在八仙桥爱多亚路
也就是今天的今延安东路上
南京大戏院正式开业
南京大戏院在年更名为上海音乐厅至今
刚进入21世纪
上海市政府决定对市中心进行综合改造
其中一个重点项目是
把从虹桥机场直至外滩的延安路进行拓宽
地处延安东路南侧的上海音乐厅被圈在内
年9月1日音乐厅歇业
经过近个日日夜夜
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
音乐厅向东南方向移动了66.46米
并抬高3.38米,抵达新址
如今的上海音乐厅
嵩山电影院
嵩山大戏院前身是恩派亚大戏院
位于如今的淮海中路85号
年经市文化局批准改成嵩山电影院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
都是最受老上海人欢迎的电影院之一
嵩山电影院在年被拆除
后来在旧址上建造了大上海时代广场
“八仙桥”的美食看了这么多有名的建筑
都可以想见当年的八仙桥是有多么繁华
而有这么多娱乐场所的八仙桥
必定也是美食云集啊
特别是随着大世界的建成
云南路上出现了一批固定的美食摊位
就是现在著名的云南南路的美食街
阿宝炸猪排
阿宝猪排一直是云南路上的排队大户
运气好的话可以不用等
人多的时候等一个多小时也是有的
因为他们家的招牌炸猪排真的太好吃了
来过云南南路的人都不会错过
配的是泰康黄牌酱油
个头超大,刚出锅香香脆脆
迫不及待就想来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