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演绎一方舌尖文化。
说到竹山的美食,最能让每个南来北往的商贾达人在此停车歇息以饱口腹之欲、又能满口生津透齿留香的,当数这里的美食一绝——柳林腊肉!
“柳林腊肉”名称的由来其实是源自地名,正如“郧县三合汤”、“房县黄酒”、“丹江翘嘴白”一样,“柳林腊肉”因出自柳林而得名。
柳林乡位于竹山县南部山区,这里紧邻川陕,四周均为海拔八百米以上的崇峦峻岭,茂林修竹。加之地处堵河源头,溪流众多,烟笼寒纱,交通不便,先民世代过着一种自给自足的世外桃源般的农耕生活。那么,每逢年末岁尾、红白喜事宰杀年猪,一时剩余,如何保鲜?
正如《舌尖上的中国》所描述的那样:时间是食物的挚友,时间也是食物的大敌。在蛮荒未开的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为保存食物通过经年累月的实践创制了腌腊、风干、糟醉和烟熏等一整套的保鲜方法。而柳林腊肉保鲜技法的精妙之处则又是聚天下食物保鲜之大成,博采众家之长,融合多种技法,把保鲜技术推向极致,其工艺融合了腌腊、风干、烟熏三种技法。不仅达到了保存食物的效果,同时还意外地让我们获得了与鲜食截然不同、味道更为醇厚鲜美的“柳林腊肉”。
“柳林腊肉”的传统制作技法首先是“腌腊”。即刚宰杀的新鲜猪肉,将肉与骨分割开,均匀地在猪肉上涂抹事先准备好的食盐、花椒、辣椒、生姜等调味料,然后在一大木桶中放置三到五天。这样食盐的渗透让鲜肉中的水份充分析出,而调料则潜润化于肉中骨中,与肉骨同香;其次是“风干”。待肉中水份充分析出后,遂将整块腊肉拎出,挂在通风的墙壁或吊杆上,晾上一段时日。接着就进入到最后一道环节,这是腌制柳林腊肉最重要的一道环节,那就是把风干后的猪肉制品全部转挂在紧靠灶堂通烟口的地方。经过几个月的烟熏火燎,炊烟草木香味自然渗透进每块腊肉中。于是腊肉除了有一种天然的肉味,更多了一种来自大山植物的草木香味!“柳林腊肉”令业内厨师们最为称道的特点之一就是外观“有范儿”:肥瘦相连不散但层次分明,肥的温润如玉,瘦的透着酱红。无论厨师怎么动刀切放,或蒸或煮或爆炒,柳林腊肉总是显露出一种“王者”风范。无论与什么材食配伍,它都表现出一种落落大方、兼容并蓄的王者之气。无论是贵为“八珍”的“龙肝凤髓”,还是身价低廉的“萝卜豆干”,柳林腊肉都能来者不拒、皆可与之组合成馔!
而真正令美食者们喜爱的当数它的口感:肥瘦一体,肥而不腻,肉质筋道。入口初觉是甘醇肉香,旋即便透出大山里特有的一种淡淡的似有若无的草香木香。肉香裹腹,草木余香较之肉香似乎更绵味醇厚,淡淡在舌,又恍若在脑,更似潜在心脾,沁入肌髓,让你咂舌再三,品味往复,大有“绕梁三日不绝于舌尖”的回味绵长!
“老板,再上一盘柳林腊肉。”“好呐!”
在竹山的任何一家酒店小坐,总容易听到食客与老板之间这样的一问一答。因为在吃的法则里,风味重于一切。看似不经意的一问一答之间,每每透露出的是人们对“柳林腊肉”的钟爱与喜好。不唯如此,酒酣耳热之际,文人雅士也会趁此胡诌嫁接一些关于“柳林腊肉”的趣话故事来以助酒兴。其中流行版本最多的就是戏说苏东坡喜好猪肉,除在苏杭流传下来的美食有“东坡肘子”外,而且还在千年前假“考察”之名溯汉水而堵河抵竹山。但见翠竹千杆,气节凌云,好一幅人间仙境。东坡居士兴奋有加,由感而发即兴赋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有好事者见其如此爱竹之品,又喜肉之香,难舍之间,于是便趁机补上两句:要想不俗不瘦,来碗笋子炒肉。妙哉妙哉,“笋子炒肉、不俗不瘦”!真是庄谐生趣,雅俗共赏。东坡见“鱼和熊掌兼得”,哈哈一乐。恰逢此时,店家置席摆上一盘透着“滋滋”声响、冒出“腾腾”热气、飘着诱人馨香的“柳林腊肉炒竹笋”来。从此,“柳林腊肉炒竹笋”流传数年,成为竹山一道凡席必备的招牌菜肴。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