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在山西柳林县孟门镇到三交镇黄河沿岸百里的红枣林带,红彤彤的枣儿挂在枝头,一派丰收景象。枣树在柳林被称作“铁杆庄稼”,有上千年栽培史。全县红枣林成林面积28万亩,沿黄百里红枣林带年平均盛产红枣万公斤。全县现有余家中小规模型红枣深加工企业,年可加工转化原枣1.2亿斤,加工生产有蜜枣、贡枣、滩枣、空心枣、玉枣、脆枣、珍珠枣等二十余个初加工产品,红枣产业及其相关连带产业的年产值大约在5亿余元左右,已成为全县农民增收的重要传统依托。年,辐射秦晋两省六县、年交易量逾万公斤的柳林县三交镇,被农业部评为“中国红枣第一镇”,年又被有关部门确定为“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年,柳林红枣成功注册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商标使用权,成为“绿色柳林”又一张靓丽新名片。近年来,柳林县将红枣这一富民产业放到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全局重要位置予以推动发展,着力改变其“大而不强”的产业状况。在工矿企业转型发展现代农业这一具有柳林特色的“以工补农”政策撬动下,柳林县按照吕梁市“一乡一特一园区、一村一品一基地”的产业扶贫路子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家庭农场)”的模式,扎实推进新品红枣林栽植、老枣树高接换优、红枣品种改良、裂果防治以及红枣饮料等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全面加快枣业转型升级发展步伐,在“建基地、举龙头、创品牌、深加工、拓销售”上不断谋求新跨越、实现新发展。据有关部门初步统计,“十二五”期间,全县每年用于扶持推动红枣产业发展的涉农项目资金均在万元以上,现已建起10个红枣初级科技示范园区,培育壮大了3家省级、16家市级红枣加工龙头企业,涌现出了达滋、六郎、亿得利、山娇等一批享誉国内外的知名红枣品牌,通过余名红枣经纪人、余家分布于各大中城市的柳林红枣营销部,产品远销全国二十余个省市和东南亚各国,并获得了不少欧美国家消费者的青睐。9月23至25日,柳林县举办了“首届红枣文化节”。本届红枣文化节以“做强红枣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是柳林县为加快红枣产业转型升级、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提升柳林红枣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而搭建的新时代红枣产业化发展开放新平台。红枣文化节设主会场和三交镇、高家沟乡、石西乡8个枣区观光采摘分会场。24日上午,在三交镇枣洼红枣观光采摘园举办“原味柳林,枣想约您”柳林红枣原产地寻鲜之旅,同时观摩石西乡前焉村两河口、三交镇三交村两个红枣观光采摘园以及柳林达滋红枣公司和高家沟乡车道沟农贸市场。同日下午,在柳林煤炭大酒店举行红枣产业发展论坛暨招商引资贸易签约仪式。拟签约16宗、总成交额万元红枣暨特色农产品大宗交易项目和2个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红枣文化节期间,在开幕式场区和各红枣观光采摘园巡回展演水船秧歌、鼓子秧歌、伞头对唱、柳林弹唱、盲人鼓书以及道情、晋剧等柳林特色传统文化,举行柳林特色农产品展示、传统特色小吃品鉴和民间工艺展示活动,并将在沿黄枣区举办《枣儿红了》主题枣林艺术摄影活动、柳林枣韵书画艺术展、“翰墨枣香园、笔动黄河舞”大型笔会和“快乐骑行”枣林自行车山地越野赛。(中国日报山西记者站)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