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镇各村史良寺村

3巨野人点上面(免费订阅)

良寺村

明朝洪武年间(约公元年),张氏族人由山西洪洞县迁至巨野县王家店,后又移居良禅寺,故得名为良禅寺张庄,简称良寺,沿用至今。

良寺村位于柳林镇北部,东与马台子村为邻,西与该镇后郝村相连,南与前郝村接壤,北与龙固镇巴鼍村相接。

全村总面积公顷,其中耕地面积公顷,村庄占地12公顷,河滩及公路占地8公顷。辖区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源丰富,盛产苹果、棉花、小麦、蚕茧。

境内交通便利,紧邻龙(固)柳(林)公路,是投资建厂的理想地段。

年,全村共有户,总人口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现有张、王、李、岳、刘等7个姓氏,均为汉族。

年,全村经济总收人万元,其中农业收入万元,畜牧业收人20万元,林果业收入10万元,其它收入10万元。人均纯收入元。

年被评为"县级文明村"庄称号。自以来连续十六年被评为镇级文明村庄。

大事记

年,安装50千伏安变压器一台,全村用上高压电。

2年,投资7万元进行校舍改造。3年,连降暴雨,造成涝灾,淹没良田亩,倒塌房屋50间,直接经济损失70万元。

3年7月,张爱巧以优异成绩考人曲阜师范大学,属该村第一个大学生。

解放初期,粮食亩产70公斤,棉花亩产20公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村民积极性,粮、棉产量大幅度提高,特别是近几,年来,农村经济突飞猛进,农业科技含量愈来愈高,多元体立体种植模式迅速形成。年,全村粮棉种植面积为余亩,皮棉单产首创公斤,创历史之最。其他经济作物面积90余亩,亩效益均超过元,真正实现了科学化管理、机械化作业。

建国前,群众文化落后,学龄儿童人学率占10%。建国后,逐步改善办学条件,先后投资15万元对村小学进行6次扩建,目前已达到国家"六配套"办学标准,适龄儿童人学率达%。有30名学生考入大中专院校,其中大学本科8名,大专5名,中专17名。共计举办科技培训班40期,参加培训的群众人。

建国前,大多数村民过着半年糠菜半年粮的生活。解放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村民生活不断改善。特别是农村实行责任制以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以迅速提高。年,人均纯收人元,人均年末存款余额余元,95%的户拥有砖石结构住房。有的盖起楼房,全村拥有各种机动车余辆,程控电话部,洗衣机、电冰箱,家用电脑10台,组合音响5部。

年,张士祥、张洪亮、王夫荣3人加入中国共产党,成立该村第一个党小组,张七祥任组长。解放战争时期,在党小组的领导下,全村12名青年参军作战。村里组织了支前队,担架队、农救会、妇救会等组织,有力地支援了前线作战。年党组织公开工作,发展党员8人。年建立了农村党支部,由王瑞英(女)任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多年来,在历任支部书记王瑞英、张士祥、王安远、张自章、王安军的领导下,村支部重视加强自身建设,形成强大的战斗力,连续多次被县、乡两级授予"先进党支部"称号。目前全村共有党员20多人。

年,村里相继成立了农救会、妇救会、儿童团。解放战争时期,村政权带领群众积极参军作战,发展生产支援前线。年,合并到先进社。年加入了龙固人民公社,村里设立生产大队,由王夫荣任大队长,下设4个生产小队。年建立良寺大队革命委员会,张西云任革委主任。年建立良寺村委会,设委员5人,由王安运新任主任,下设四个村民小组。9年村委会由5人组成,主任张德珍,副主任王安付,委员张战昌,文书张克来。村委会连续多年被县、乡两级评为"先进村委会"、"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村党支部书记王安君村委会主任张往珍村文书张克来

-end-

转发到“圈子”里,让老乡们也了解一下吧

各村史持续更新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ulinzx.com/lcxxx/1206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