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每到一处新地方,最激动的莫过于找好吃哒~若是味如鸡肋,人生会不会太无趣?上海菜的甜糯,四川菜的辛辣,广州菜的清雅,日本刺身的鲜嫩,西餐的浓郁……对云游在外的资深吃货来说,真真儿是难分伯仲,各有所“尝”。“吾心安处是故乡”,然而古话说得好!小摊儿老板隔着氤氲热气递来的热情招呼、藏匿在胡同巷尾却广为人知的美食地图、酸爽够劲、百转千回怎样都吃不厌的当地小吃,兴许才是最让咱舍不下的。
放眼家乡,物产丰富,人文荟萃,地方文化特色鲜明,酿酒业发达,各种面食、地方风味小吃举不胜举,味美而意深。
今日推送的特产,四季食用、老幼皆宜,吃起来坚韧、醇香,放入不同调料就能摇曳不同的活色生香。是什么,猜到了吗?
碗秃是柳林特产,离石、中阳等地都有,但不如柳林正宗。、柳林人淳朴,即使你不善言谈,在小城里照样会有人和你搭腔。
碗秃多为冷食,切条、就碗刀扎而食均可,以蒜泥、辣椒、好醋为主要调料,尚配以姜末、香油。其辣椒选用头茬,晒干后研为细末,用麻油烧热后,放入葱少许,待葱发黄时,倒入辣椒粉,用铁勺搅匀,油多辣椒少,遂成稠浆,装入瓶、钵备用。
看看那调料下面,分明是一层紧贴着碗壁的、半透明的、凉粉样的东西,不细看真不易察觉。碗秃,碗里秃着,名字大概是名状呢……
划开再看,了然了吧。
荞面和水成糊状,装入碗里,上锅蒸熟,是碗秃制作的大致工艺。有记载:
面糊调好后入碗上锅、碗多为细瓷,以底浅容积小者为宜,面糊入碗前,先将碗置锅内蒸热,用湿布擦去碗内汽水,将面糊舀入碗内。每碗只盛八成,加盖以武火蒸之。蒸约二十分钟即熟。趁热取碗出锅,用双筷朝一个方向飞速搅动,摊贴至碗口边缘,使碗内呈凹形状,置于凉处令冷即成碗秃。
用什么工具划开呢?见上图,钢锯条!
吃这种地道小吃,一定采用地道方法,不能用筷子哟~
荞面碗秃,重在调料,蒜、醋、辣椒、盐、姜末、味精外,还有芝麻和花生碎,粗粮都是没有味道的,吃的是调味品的味道。
实话说,有没偷偷隔屏流口水?一碗一块五的小确幸,还能抓把豆芽儿炒着吃,大寒天也难不倒咱。吼吼~
Ci货们,接下来的每周四,小编都在这里约你一起来吃GO,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