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容琳,笔名肖斌、张栋、秦川、魏轩。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退休干部,现为中国老年学学会会员,陕西省诗词学会会员,宝鸡市杂文散文家协会会员,宝鸡市诗词学会原副会长,宝鸡市政协、渭滨区政协文史委特约撰稿员渭滨区老年学学会副会长兼学术部部长。散文诗歌发于各级报刊杂志,30多篇散文获奖。
秋游凤翔东湖
容琳
正是百花争艳,和风轻拂的中秋时节,我们呼朋唤友,驱车来到钟灵毓秀、久负盛名的凤翔东湖观光游览。
凤翔东湖,坐落在凤翔县城东关南侧一片绿树掩映、百花竞放的开阔地里,占地近20万平方米,其中水面8万平方米。同游者告诉我们:很久以前,这里只是一个小小的池溏,古称“饮凤池”。相传周文王元年瑞凤飞鸣过雍州,在此饮水而得名。宋仁宗嘉佑六年()著名文学家苏轼任凤翔府签书判官,倡导官民疏浚扩池,开挖池溏,扩大面积,引城西北凤凰泉水注入,种莲植柳,建亭榭,架曲桥,因地处城东,并亲笔题写湖名为“东湖”,与杭州西湖雅称“姊妹湖”,是北方不可多得的江南式园林小品。有诗曰:“东湖暂让西湖美,西湖却知东湖先”。从此,凤翔东湖名扬九州,成为宋代以来各朝达官显贵消遣、文人墨客寻词觅句和过往商旅所向往的游览胜地。如今,凤翔东湖已成为人民群众休闲游乐和游览赏景的公园。年凤翔东湖被陕西省政府首批命名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年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AA”级旅游区。乘着闲暇,我们来到碧绿欲滴、繁花似锦、水美草青的凤翔东湖。也许是初来游览观赏吧,一切都是那么新鲜、迷人!东湖园林,犹如一幅恬阔闲逸的山水画卷,使人神清气爽,满目生辉。
此时,正值秋高气爽、花繁叶茂的中秋时节。湖岸上各种鲜花姹紫嫣红,争奇斗艳,开得正闹,红艳艳,金灿灿,粉扑扑,馥郁清香,乐得鸟雀放声歌唱,惹得蝴蝶翩翩起舞,喜得小蜜蜂儿哼着小曲东奔西忙。
在游览时我们看到,景区内现存的亭、台、楼、阁、轩等明清式仿古建筑多达三十多处。我们一个不落地游览观赏了颇具特色的凌虚眺远,岸柳飞雪、石璃吐甘,沧浪瀑布,凿桥观鱼、断桥叙文、喜雨怀苏,洗砚直谋,君子吊古,苏伺仰容、墨海揽胜、牡丹争艳。只见每处景点碧水环绕,绿树耸立,鲜花相随,让我们这些整天面对高楼大夏与水泥地面的城里人倍感神清气爽,耳目一新,舒心惬意,大饱眼福!同伴们深有感触地说:凤翔东湖历史悠久,距今已近千年之遥。自然景观独具特色,人文景观内涵丰富。院内藏有苏轼梅、兰、竹、菊手迹石刻,有历代文人墨客诗词石刻一百五十余通,诗文书画、亭廊阁壁,给人以古朴典雅,恢宏壮阔,博大精深之感。
凤翔东湖布局玲珑别致,独具一格,景色秀丽,风光宜人,宛若一面映日照月的明镜,镶嵌在美丽富饶的雍州大地上。同行者啧啧赞叹道:东湖布局完整,精巧雅致,风光独特,宋代风貌,江南风格,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风景、文物、艺术、旅游价值,堪称我国北方古典园林的优秀代表和西部一个独具特色的旅游景区。我们看到,很多中学生坐在小凳子上,手拿画板正在写生;不少人拿着相机或手机留下一张张美好的瞬间;而更多的则是闲庭信步观赏着古典建筑与碑文、水景。经过与好几位游人闲聊才得知,有的是慕名来此西安,有的来此汉中,也有的来此天水、兰州、乌鲁木齐与山西。
凤翔素有“东湖柳,柳林酒,姑娘手”之说。呵,真是百闻不如一见!老态龙钟的东湖古柳,确是别有韵味:纤细碧绿的柳丝儿,宛若妙龄少女那青丝乌发,舒展下垂,在微风中自由自在地摇曳拂动。和煦的阳光仿佛给湖面涂了一抹淡淡的白银,水清如镜,波光粼粼,亭台阁榭、曲桥勾栏倒映水中。池光柳影,翠绿掩映,饶有情趣,一派勃勃生机。
进入“古饮风池”拱门,那檐飞檩突、钩心斗角的断桥亭、君子亭、洗砚亭便矗立眼前。凤翔东湖现存的几十多处古建筑中,最精巧别致的亭榭,莫过于朱柱画梁的鸳鸯亭了。两个琉璃碧顶犹如一对鸳鸯相偎,婷婷玉立,情趣盎然。我们依栏而站,俯身下望,只见成群结队红色小鱼儿,时儿浮游于水面,时儿沉匿于水底。须臾,平静的水面碧波荡漾,泛起层层涟漪,给人以情的陶冶,美的享受!
蹬上东南角数十米高的“一览亭”,确是“生面别开”。放目四望,望苏亭、小桥亭、喜雨亭、木牌坊等亭榭曲桥尽收眼底。早就听说,喜雨亭为苏轼任职期间所建。当年,干旱降霖,东坡与民同乐,异常激动,思绪翻滚,挥毫写下了不朽的名篇《喜雨亭记》。坐落在东湖北岸的苏公祠,已被历史的风风雨雨所湮灭,听说苏公祠是重修的。来东湖览胜,如果看不到人们为纪念苏轼而建的苏公祠,不能说不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置身于一览亭上,古城墙那残壁断垣依稀可辨;苍老的南城门清晰可见。登临寄兴,抚今忆古,使人仿佛窥见了千百年前,王侯将相调兵遣将,奋力厮杀,驱逐异族,统一中国那惊心动魄的征战场面。
穿花径,过曲桥,我们来到春风亭前。只见古建队的画工们,正施展他们那高超的技艺,涂朱抹彩,雕梁画栋,把一座座苍老古旧的亭榭装扮得龙飞凤舞,焕然一新。凤翔东湖和其它文物名胜一样,饱经了历史的风霜刀剑。“文革”期间,我国唯一保存下来的这座宋代古建筑群也未能幸免,碑毁匾碎,弃于草丛,许多有价值的珍贵历史文物荡然无存。东湖园林管理处的同志告诉我们:粉碎“四人帮”以后,各级领导对保护东湖名胜十分重视,及时拨款进行整修。如今,经过浓妆淡抹的东湖,以更加艳丽的姿容欢迎广大群众游览光临。
回归的路上,我情不自禁地又一次回过头来眺望那诗情画意般的东湖,苏轼的《东湖》“泉源从高来,随波走涵涵。东去触重阜,尽为湖所贪。但见苍石螭,开口吐清甘……”情不自禁地浮出脑海,一种对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敬慕之情油然而生……
我爱远近闻名的凤翔东湖,我也爱那金丝如梦的东湖古柳,然而,我更爱像古柳那样素朴、淳厚、具有极强生命力的广大劳动人民。
投稿须知
1、原创、首发散文、随笔、文艺评论字以上,附字以内作者简介及照片,文责自负。投稿邮箱
qq.在北京治疗白癜风大概多少钱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治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