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吉木
去年秋天,吉木驱车20余公里,一路向南,前往位于浉河区最南部的红色土地—柳林乡。
柳林乡北距信阳市19公里,南距全国著名风景区鸡公山18公里,南与李家寨镇,北与东双河镇、西与十三里桥乡、谭家河乡毗邻,东与罗山县朱堂乡接壤。
此行的第一站,是位于柳林乡镇府南约3公里的,一座已经有多年悠久历史的古村落—柳林老街。
柳林老街形成于清代嘉庆年间,现存具有明清古韵风格的青砖灰瓦石木结构古建筑30余间,老街道全长多米,宽30米左右,原为南北通商小镇,现主要以加工板栗、经营豆腐、手工挂面、酿酒作坊等为主。
柳林老街也是红色的土地,信阳农民武装斗争的发源地。年,“互助社”由武昌迁至该街。年,信阳县第一个党支部、信阳地委、信阳县第一个农民协会先后在柳林老街建立。为党培养一批干部和大批农运骨干。
参观完柳林老街后,汽车沿国道返回柳林新街。汽车在国道上飞驰,而我们却被沿途小河美景所吸引。秋天,小河静的像一面镜子,平稳而光滑;绿得像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当阳光照在河面上是波光粼粼,不禁让我想起了一首诗“水光敛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我们在柳林新街南头停下,徒步走进集市。
集市上人山人海,不时听见几声叫卖声,满街的货物摊,从街头摆到街尾,摊上五颜六色的货物使人眼花缭乱,就连空气中也弥漫着热干面、油条、煎饼、包子……的诱人香味。
卖货的极力地推荐着自己的货物,买货的顾客则东瞧瞧西摸摸挑选自己喜爱的货物。
从南穿到北,就来到了柳林近年落成的大桥。五头水牛在桥下河畔上悠闲的吃着青草,桥的对面,就是柳林新型农村社区。
桥头的右边,坐落着耿合群等十位烈士之墓。年6月28日,中原解放军按中央的意图开始突围,部队从鄂豫皖边区向西突围。两天后部队到达九里关即现在的浉河区柳林河。
为甩掉紧咬不放的敌人,耿合群所在的一班十名战士光荣的接受了掩护六连转移的任务,同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直到壮烈牺牲。
正是:群山号恸英雄饮恨柳林河,大地生悲烈士扬名大别山。青山脚下掩忠骨,柳林河岸传芳名。这些英雄,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新中国的诞生,他们牺牲了年轻的生命、洒尽了最后一滴热血。
我们在路边摘下仅有的几朵野花,献到墓前,来祭奠存长眠在了这块赤热土地上的十位烈士。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无数的革命先烈,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环境,才有了祖国的繁荣昌盛。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功夫就到了晌午,我们在向导的带领下,穿越京广铁路,来到了位于铁路东边的周家休闲山庄。
柳林深处大别山,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造就了这里天然绿色的食材。
猪肚炖豆巾
干锅鸡
野鸭炖汤(向导提供)
香菇炒肉片
等都是当地特色菜。
酒足饭饱后,我们驱车前往卢家冲。道路崎岖泥泞难行,向导在前方骑着摩托车灵活的穿行,我们在后面一档慢悠悠的向大山深处驶去。据向导介绍,不久将来,这里将会建7米宽的柏油路,将极大的方便出行。
下了主路,继续行驶约一公里山路,就来到了向导家,他是当地有名的野鸭养殖户。
我们看望了岁的老人徐德秀,是本次向导的奶奶,她出生于年,历史上的那年,二次革命爆发,孙中山还很年轻,正在伐袁世凯。我们与老人拉起家常,老人虽已过百,可是腿脚灵活,吐词清晰,依旧容光焕发,能上山捡柴,下地种菜。
这里真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在向导带领下,领略了至少4颗百年以上的古树,有银杏、皂角等。
这里地势呈u形,类似山谷,其中形成了约6个大型的池塘,清澈的山泉从山上流向山脚,保证了水源的安全,池塘的一面终年被翠竹覆盖,不仅有放养野鸭需要的人工湖、茅草亭、石子路、小树林以及草地,而且还具备休闲观光、品种研发等功能,风景特别优美。
他在此基础上建起了面积近30亩的野鸭养殖基地,养殖约只野鸭。模拟野鸭生存的野生环境,做到真正放养,提高了野鸭的品质。
绿头鸭是最常见比较大型的野鸭。被驯养的绿头鸭抗病力强,成活率高,适应性广,群居性好,食性多样,饲养容易。养殖的绿头鸭个体肥大,但肥而不腻,肉质鲜嫩味美,营养丰富,野味浓厚,素来视为野味中之上品,享誉国内外。
虽说是驯化养殖,但绿头野鸭还是不改野生本性,一旦受到刺激或者食物短缺,就会飞走。为此,向导就在池塘中拉起了防护网,为了不让鸭子们飞走,他还要随时给它们喂食,如果你想品尝这些野鸭的美味,可以与小编联系。
食物是非常讲究的,这个季节,就用茶叶、野菊花、谷类,通过机器的搅拌制成的混合物,特别的纯天然。
参观完向导家后,我们驱车继续行驶,道路两旁植被葱郁,景色宜人,小河流水潺潺,树木遮天蔽日。
行至讲约台村,讲约台是古迹地名,位于乡镇府西八公里处。村图呈扇形,东高西低,东部郭家寨由三座山连成品字形,是为祥龙诞凤之地。讲约台大致记录了乡俗与民约,其中内涵颇深,为后人津津乐道。
沿着小路行至李店村,即上了大路,右可到柳林,左可至谭家河。至此,信阳范儿的第二次柳林行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