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锚定特优,三晋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牢记嘱托

锚定“特”“优”

近年来

山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方位提升

有机旱作农业“十项工程”扎实推进

“特”“优”农业全产业链长足发展

特优农产品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

01

聚焦全产业链

提升效益

▲三晋大地,硕果盈枝

山西围绕做好“土特产”文章

着力打好有机旱作牌、特色优势牌、加工转化牌

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行动

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小农户”主体矩阵

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

引导大型农业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

推进农产品加工向纵深发展

推动农业全产业链不断优化

目前,全省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

▲忻州市五寨县迎来马铃薯丰收

五寨县加工型马铃薯基地涉及5个乡镇43个村

截至目前

基地规模达到10万亩

基地内实施

“加工型马铃薯、渗水地膜谷子、绿色有机甜糯玉米”

有序轮作

“村、企、户”合作共同受益

▲运城市夏县南大里乡南郭村窑坡山谷子种植基地

山西不断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高标准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集群、产业强镇

大力发展农业专业镇

形成一批特优农产品带动区、集聚区

先后建设了高粱、苹果、中药材、谷子

4个国家级产业集群

9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34个国家产业强镇

打造了5个省级涉农专业镇和38个市级特优农业专业镇

到年

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将达到亿元

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0个以上、产业集群6个

▲清徐老陈醋生产车间

平顺的药材实现了

从“论斤卖”到“论克卖”的转变

清徐老陈醋不仅仅是调味品

还是保健品、护肤品

平遥牛肉、代州黄酒、高平生猪、吉县苹果等

分布在三晋大地的农业特色专业镇

呈现出勃勃生机

为转型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02

聚焦质量品牌

打响品牌知名度

▲吕梁市柳林县三交镇宋家垣村多亩朝天椒进入采摘季

山西持续打造知名品牌

培育区域公用品牌

创建特优农产品品牌目录库

搭建“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品牌矩阵

培优晋粮、做强晋肉、叫响晋菜

提升晋果、振兴晋药、擦亮晋酿

使“晋字号”特优农产品的知名度不断提升

隰县“玉露香梨”作为区域公用品牌

“临汾优选”的代表品牌之一

隰县80%的农民从业梨果

80%的农业收入源于梨果

80%的脱贫户依托梨果产业脱贫

▲“有机旱作·晋品”产品走进农交会

打造“有机旱作·晋品”省域农业品牌

首批66个品牌在去年的丰收节上进行专场发布

宣传广告登陆央视《新闻联播》黄金时段

“山西特色、自然本色”叫响全国

推动更多农产品进入国内大循环中高端市场

发挥好“南果中粮北肉东药材西干果”出口和商贸平台作用

山西多次组团参加中国农交会等大型展会

瞄准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前沿消费市场

我省举办多次专场推介活动

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分别建立“山西特优农产品展销中心”

▲“东方甄选山西专场”助力农产品出圈

拓展销售渠道

山西利用天猫、京东、抖音、快手等

“晋字号”农产品旗舰店

开展热点促销、直播带货

在双十一、双十二等时间节点持续举办促销活动

带动销售额近亿元

形成“线上”“线下”两个营销市场

▲大同黄花成为当地“致富花”

为保证品牌质量

山西连续两年组织开展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工作

“大同黄花”“万荣苹果”“忻州糯玉米”

3个区域公用品牌

纳入农业农村部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

“大同黄花”区域公用品牌

“品牌协同发展”做法

被农业农村部评为

年农业品牌创新发展典型案例

▲乡宁翅果已形成特色产业

山西推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两个“三品一标”协同发展

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体系

年全省绿色有机农产品有效数达到个

同比增长17%

全省地理标志农产品个

居全国第四

“五寨马铃薯”等7个产品

实施年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

全省个特优农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03

聚焦科技创新

赋智赋能

▲颗粒饱满的玉米

大同市云州区党留庄乡的玉米有机旱作基地

示范推广“宽窄行种植+无膜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

有机旱作集成技术

亩投入成本减少50元左右

比低压管灌亩增产公斤以上

平均增产率14%左右

亩增纯收益元以上

与无水浇条件地块相比亩增产公斤以上

平均增产率达60%左右

亩增纯收益元以上

▲临汾市襄汾县南辛店乡大陈村大棚蔬菜产业基地西葫芦大丰收

山西继续推动全省种业振兴“五大行动”落实落地

完善“首席专家+科研院所+优势企业”联合创新体系

扎实推进谷子、黄花菜、奶绵羊、西葫芦等4个国家级特色物种

玉米、小麦、马铃薯、高粱、生猪等11个省级育种联合攻关

加快培育一批突破性新品种

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

种源自主可控

▲晋中国家农高区(太谷国家农业科创中心)

依托晋中国家农高区(太谷国家农业科创中心)

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等农业科技创新平台

深化科企融合

创新激励政策

在全省布局底盘技术、智能装备等

5大领域27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加快推动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迭代升级

围绕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等技术集成

山西编制农业生产综合解决方案

组织开展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

定期发布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

持续开展万名农技人员技术推广服务

打通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

▲第七届“三晋新农人”创业创新竞赛颁奖现场

山西“三晋新农人”创业创新竞赛已经连续举办七届

一批怀有“三农”情怀、善于开辟新赛道的新农人

为我省“特”“优”农业赋智赋能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以“特”立足

以“优”谋存

山西正全力写就

三晋沃土上的大文章

整理:刘妍

制图:杨成林孟嘉琪

原标题:《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锚定“特”“优”,三晋兴农》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ulinzx.com/lcxxw/1450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