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柳林县属于苏区范围的考证

关于柳林县属于苏区范围的考证百年征程百年华章

“苏区”是指在—年我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即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建立“苏维埃政权”的革命根据地。开展苏区县认定工作是党和国家为加大扶持力度,促进苏区建设发展,让广大人民更多的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的一项重大举措。

原柳林县委史志研究室主任卫彦平

柳林县位于山西省中部西缘,吕梁山西麓,黄河东岸。东与离石、中阳交界,南和石楼为邻,西与陕西省吴堡、绥德、清涧等县隔河相望,北和临县毗连。境域群山环绕,物产丰富,扼大河乃中原锁匙,架飞桥为秦晋通衢。位居军事要冲,向为兵家必争之地。柳林县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土地革命时期,柳林是山西重要的苏区县之一,是晋西游击队的策源地和重要活动中心。在红军东征、创建红色苏维埃政权、开展对敌武装斗争过程中,党领导柳林人民浴血奋战,前仆后继,为夺取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大贡献。现据历史资料记载,就柳林属于苏区县的有关问题,作如下考证和综述:

一、柳林早期革命活动

柳林是山西省早期青年运动、工人运动的卓越领导人,中共早期高级党务工作者,红军高级指挥员,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政治委员、第3军团政治部主任、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中共第五、第六届中央委员贺昌同志的家乡,是晋西建党时间较早、党员人数较多、革命活动频繁、革命历史悠久的革命老根据地。年“五四运动”爆发后,以贺昌为首的革命先驱者,为反帝反封建,点燃了本土的革命火种。年田家沟煤窑工人难荷重负,在工人联合会领导下举行罢工取得胜利。年上海发生五卅惨案后,本籍青年刘有刚、高如山、王达成、杨逢昌等组织成立“沪案后援会”,发动民众声讨帝国主义屠杀中国人民的滔天罪行。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柳林特别支部和中国共产党柳林支部成立,在党的领导下,农民运动风起云涌,一年内组建农民协会30多个,会员发展到余名。年,柳林镇贫苦市民为反抗阎锡山不合理负担,组织成立“穷人团”,斗争反动村长贾如诚。

二、创建山西省第一个红色苏维埃政权

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锋军东渡黄河,进行了举世闻名的东征。是年2月20日晚8时整,东征渡河战役打响,分兵两路进行。一支由东征主力红一军团红二师五团团长张振山和政委林龙发带领25名勇士,首先从陕西绥德县沟口村下面的华石畔分乘8只小船,突破黄河天堑,在对岸山西柳林县三交镇坪上渡口登陆后直捣三交镇,全歼晋军第七十二师杨贵有的一个营,继而占领留誉镇,直逼中阳城。(另一支由师参谋长毕士悌亲自带领红十五军团七十五师二二三团40余名勇士,从陕西清涧县河口村分乘5只小船、2只大船出征,攻克对岸山西石楼县贺家凹渡口,冲向石楼……)

年2月21日,东征红军的总部和红81师尾随红一军团在坪上渡口渡过黄河,时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的邓小平随红81师渡河;彭德怀、林彪、叶剑英、聂荣臻、左权、罗荣桓、黄克诚、刘亚楼、陈赓、陈光、杨成武、萧华、彭雪枫、黄永胜、杨得志、耿飚、谭政、舒同、张爱萍、吴法宪等红军领导人和大军一起在此地渡过黄河,拉开了东征抗日的序幕。

红军突破黄河天险后,即分兵数路,长驱东进:一路进占义牒,围攻石楼;一路攻克留誉,进逼中阳;一路沿河北上,经大成垣、梁子上、东山、贺家坡、南刘家垣一带进袭柳林。

(2月21日:指挥所部第一军团按照第二师、第四师、第一师的顺序,先后渡过黄河,进至大成垣、梁子上、东山、贺家坡、南刘家垣一带。第五团占领三交镇(山西柳林县境内)、贺家凹地区。

一时,同聂荣臻致电徐海东、程子华:(一)我五团于昨日二十一时许即占领坪上附近堡垒,该地守敌系七十一师二零七旅四一四团之二营六连之一个排。略有缴获,但未捉到人。(现)刻我第二师以渡完,四师可拂晓时渡。一师及八十一师(师长贺晋年、政委张明先、参谋长李寿轩)须在十五时才能渡完。(三)我五团正向三交镇攻击中。(四)二十一分队随四团行动,十七分队随我行动。

七时,毛泽东致电彭德怀,林彪、聂荣臻,徐海东、程子华:甲、我两军团主力本日上午均可渡河完毕,下午可全部渡完。乙、从河口至三交镇沿河之敌约两团,现在我大包围中。估计该敌本日有转向石楼撤退之可能。丙、我红军第一军团应速向小蒜镇,红军第十五军团速向义牒镇截敌追击,两军团并各以先头师乘胜向石楼急进,相机占领该地。丁、义牒镇、河口两点是方面军主力后方联络线,红军第十五军团须酌派小部保护,候抗日游击队明日或后日接替。

二十时,毛泽东致电彭德怀,林彪、聂荣臻,你们下决心速进,夺取中阳。

二十一时,聂荣臻致电李天佑(四师十团长)、罗克桂(四师十一团团长)、李志民(十一团政委):(一)敌情为你们所知。(二)估计柳林镇敌明日有向我攻击可能。(三)你们明日仍在现在以小部向薛村游击,如发现敌向我前进时,你们应在大成垣以北及东北地区抗击敌人,保持大成垣在我手中,以便主力进入消灭敌人。(四)二师主力明日可进到白家塔集结,四师在贺家坡,一师在东山、杨家凹,我们在南刘家垣。

2月23日:红军第一方面军全部渡过黄河,进入山西省境内。

指挥部队攻占留誉镇(柳林境内),俘虏一百余人。随即在留誉镇、普善庄、暖泉镇、土门一带发动群众,扩大红军。

在红军占领三交镇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即派罗荣桓(红一军团政治部副主任)和毛泽民同志率红一军团政治部先遣人员和宣传队组成抗日先锋军地方工作团过河到达三交镇。第三天,黄石山同志带领清涧县东区的地方干部,阎红彦同志率领新编三十军亦齐聚三交镇。在罗荣桓和毛泽民同志的领导下,首先建立了中共中阳县工作委员会,由贺天云负责党的工作,黄石山负责政府工作,贺建山负责青年工作。

中阳县苏维埃革命委员会旧址

境域三交一带虽属贫困山区,但却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早在30年代初,沿河一带就有了党的地下活动。比如年阎红彦、马佩勋等同志率领的“晋西游击队”就经常在这里活动。此次红军渡河东征,广大人民群众欢欣鼓舞,喜迎亲人,革命热情高涨。因此,罗荣桓和毛泽民对在此开展工作充满了必胜的信心。由于工作进展迅速,群众得到了充分发动,广大贫苦农民翻身求解放的革命热情十分高涨。面对大好形势,中共中阳县工委积极筹备创建苏维埃政权。2月26日,县工委在三交镇老爷庙戏台院召开了多名群众参加的“中阳县苏维埃革命委员会成立庆祝大会”,宣告“中阳县苏维埃革命委员会”正式成立,选举享有声望,群众拥护的石滩则村李文才担任苏维埃主席,选举在沿河一带有影响的黄石山同志担任副主席,选举高立山、李文信、李凤呜同志分别担任军事、财政和保卫委员。

庆祝大会召开后,及时建立了中阳县工会、妇联、青年团等群众组织。发动群众打土豪、拆碉堡,狠斗了李成满、白玉光等几十户反动地主。并根据群众检举,召开公审大会,镇压了一个平时为非作歹的地痞流氓刘某,大大激发了广大群众的革命热情。接着又把没收地主的部分财物和粮食分给了贫苦农民;很快恢复和发展了张更新、薛万才等10多名党员;毛泽民亲自领导,建起了红军贸易局(后勤部),贸易局设在三交镇永兴恒粮店;阎红彦军长带领红三十军长时间驻扎三交,大批青壮年踊跃参军,迅速为新编三十军补充了百余名战士;先后建起了杨家坡、刘家洼、冀家垣、上庄等4个区苏维埃政府和三交、坪上、宋家垣等16个村党支部、农民协会。

周恩来路居地

数日后,周恩来从陕西马灰坪过黄河,来三交镇检查指导山西省第一个红色苏维埃政权的工作,在三交停留了三天三夜。周副主席再三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敌情,及时掌握敌人的动向。并指导大家:打土豪,斗地主要充分依靠群众,不要动富农和工商业者的财产,注意贯彻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动员青壮年积极参加红军。

后来,接周恩来副主席“为留守陕北红军筹措一部分粮食”的来信指示,中阳县苏维埃革命委员会以组织名义,向商人借小麦石,派船送到西辛关。

三月中旬,阎锡山派陈长捷旅向三交进犯,四月初,三交镇再次被敌军占领。期间,红28军奉中央军委命令,在兴县罗峪口渡过黄河,进至晋西北地区,与红15军在临县白文镇会师。为配合南线红军的战略行动,把晋军主力牵制在晋西北地区,红15军团和红28军采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在临县、方山、离石、中阳一带的吕梁山区与晋军兜开了圈子,先后在曹家坡、白文镇、峪口、圪洞、金罗等地重创尾追之敌,并于中阳县大石头村战斗中俘获晋军团团长郭登赢及其以下官兵四百余人。4月12日,红28军奉总部命令,自金罗镇分兵向离石以南黄河沿岸挺进,相机夺占黄河渡口,打通与陕北苏区的联系,保证东征主力背靠苏区。4月13日,红28军进占中阳留誉以东的党家寨等地,向晋军重兵把守的三交镇发起攻击。由于三交镇紧扼秦、晋两省的交通要道,为黄河天险的重要渡口,故两军争夺十分激烈。军长刘志丹冒着枪林弹雨,进至距敌军阵地不足米的党家寨鏊子疙瘩直接指挥,不幸被敌军枪弹击中,壮烈牺牲。刘志丹是东征中牺牲的红军最高将领,他牺牲后,由红28军政委宋任穷继续指挥战斗……

鉴于国民党军大举进攻,毛泽东、彭德怀决定西渡黄河,回师陕北。中阳县党政机关除部分干部转入地下斗争外,其余都随军队撤回陕北,毛泽民、阎红彦、黄石山、李文才等同志也回到了陕西,中阳县地方游击队也转战到河西活动,到此,中阳县苏维埃革命委员会便告一段落。

综上所述,柳林县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组织健全,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开展了分田运动,地方武装健全,并积极展开了武装斗争,在晋西苏区斗争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晋西苏区重要苏区县之一。

责任编辑:任林莉

编辑:楊鑫

学习党史意义重大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教育引导全党学史增信,增强历史自觉,保持战略定力,筑牢信仰之基,深刻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

习近平: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ulinzx.com/lcxxw/1142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