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西黄土高原地质灾害防治重点:高陡边坡分布的人口集中居住区
该区行政范围包括忻州市河曲、保德,吕梁市石楼、柳林,临汾市永和、大宁、吉县的全部区域,偏关、五寨、岢岚、兴县、临县、离石、中阳、隰县、蒲县的部分地区,总面积约.37平方公里。该区地貌类型为黄土丘陵区,下部煤层属山西河东煤田,在修路、采矿、建房切坡等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下,形成了大量的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隐患。该区是近年来崩塌、滑坡地质灾害最为发育、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最多的区域。该区地质灾害防治重点是村庄、厂矿、国道、国道、离柳高速公路、孝柳铁路及其他县乡道路周围的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及高陡边坡地质灾害隐患点。该区域以离石、石楼、永和、隰县等为代表,在高陡边坡分布的城市人口集中居住区、城乡接合部位人口集中分布区易发生造成群死群伤的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应重点防范。冻融期、汛期要进行复排查,发现险情及时撤离人员,坚决防范群死群伤地质灾害的发生。
太原东山—阳泉—潞安—晋城—沁水矿区地质灾害防治重点:村庄、厂矿、公路等周围的崩塌、滑坡及高陡边坡隐患
该区行政范围包括太原市杏花岭,阳泉市郊区、盂县、平定,晋中市寿阳、昔阳、和顺、左权,长治市武乡、襄垣、屯留、上党,晋城市高平、陵川、阳城、沁水等县(市、区)的部分地区,总面积约.14平方公里。该区为沁水煤田(盆地)北、东、西三翼浅埋部分,地貌形态为中低山区及山间盆地,发育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和地裂缝。该区地质灾害防治重点是村庄、厂矿、国道、太旧高速公路、国道、晋侯高速公路、太长高速公路、太焦铁路、石太铁路、阳泉-长治铁路及县乡道路周围的崩塌、滑坡及高陡边坡地质灾害隐患点。
岚县—静乐矿区地质灾害防治重点:村庄、厂矿等周围的崩塌、滑坡隐患
该区行政范围包括吕梁市岚县、忻州市静乐、太原市娄烦的部分地区,总面积约.40平方公里。该区地貌类型为中低山,区内矿业活动强烈,发育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该区地质灾害防治重点是村庄、厂矿、太古岚铁路、国道及县、乡道路周围的崩塌、滑坡及高陡边坡地质灾害隐患点。(薛建英)
来源:山西新闻网
点击“阅读原文”有福利?戳一下试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