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跋涉的起点
那是春节的时候,矿上放了几天假,我也得以有一点时间回家里陪着家人过年。
乡村的冬天特别的冷,冻得人禁不住打哆嗦。这是大年初一的晚上,妻子和儿子母亲都睡得很早,我往炉子里添了一些炭,封住口,就一个人披着厚厚的一件军大衣出去了。
空气中没有凛冽的寒风,但仍然冻得鼻子发酸。夜空好高好远啊,还是在这样的空旷的田野里,抬头就能看见无数眨着眼的星星。回头看村庄里的温馨的灯火,我反而有一些怅然。老家的人都在忙碌了一年,安闲的享受这新年带来的快乐,越是劳累心情就会越放松。我不禁扪心自问,我收获了什么呀。
我的脚步变得沉重,心情也变得迫切而不安,一个声音在某一处角落里,不停地呼唤我,让我的内心变得热烈起来:我要开始庄重的阅读了。好久没有集中大量的阅读,让情感变得荒疏,对书本有一种陌生之感,这是很可怕的。幸好我又重新找到了这样的感觉。
我是有成夜成夜的阅读经历的。那时朋友海波还在南方上着大学,可是一到放假他便会不辞辛苦的带给我一大书包的书,这全是他用同学和自己的图书证借的。我带着一份感动去读整套的草婴翻译的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集。我知道朋友那时挤火车不容易,常常是让同学把他先推到火车上,再递给他这一包重重的书。几乎每夜我都读到天亮。那时一段艰苦但心情愉悦的日子。
如今又要开始漫长的读书生涯了,我有些感奋。我该读什么呢,我的第一选择马上就是两个字:张炜。
张炜是我喜爱的作家,是我理想的标杆,这些年不断从书店和旧书摊上搜罗他的作品。有一年在书摊上发现一本被水泡得厚厚的《当代》,我打开看看,顿时眼前一亮,那上面有《古船》,这是这部作品首发在这个刊物上。我按捺住心里的激动,不让老板看出我的情绪的激动,而是左右上下看看,它太厚了,像个大面包。老板说”“反正水泡了,你真想要,两块钱拿走!”
我没有丝毫的犹豫,马上掏出两块钱给他,老板看了看我,又看了看书,终于没有再说什么。我快步走到一边,贪婪地读着。
有一年读他的另一部重要的作品《九月寓言》,读着读着居然把书合上了,不再往下读了,而是看看读了大约多少。我的情绪亢奋起来,我沉醉在书本营造的世界里,心里感叹着这是多么好的一本书啊!我不该那么快一下子读完,我一下子变得谨慎而吝啬,读几页就合上,自己在那里不为人知的激动着。我觉得自己仿佛是一个没有吃过好东西的流浪汉,在用手接住下面小心地吃一个糕点。我不断地想,这要是永远读不完该多好啊!
我知道自己的手机上有北京有哪间治疗白癜风的医院治疗白癜风有什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