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期
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的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全省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即将步入“十三五”这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开局阶段,加快发展服务业、金融业等已成为郑州市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
今日,分别分享金水区、郑东新区两大行政重点区于近日发布的“十三五”规划元年工作计划,看着一年政府计划推进哪些工作!
金水区
年金水区汇集了有关精细化建设管理的16项重点工作,分别为大棚户区改造;枢纽立交、高速公路出入口、互通区及接驳道路整治提升;“三级三类”市民服务中心建设;围合区域工业企业和市场外迁;围合区域道路大中修;重点区域、路段城市精细化管理;中心城区停车场建设;中心城区架空线缆入地;市域生态廊道建设;中心城区非机动车管理;临街“住改商”治理;社区充电桩整治规范;全面实施市民文明素养提升工程;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房屋租赁市场体系;大气污染治理;围合区域生态水系建设。
郑东新区北部区域的杨金产业园片区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涉及城市发展和民生建设方面有两大亮点。“大棚户区改造”的工作计划中明确提出:“2月底之前,完成庙李‘四议两公开’程序,启动搬迁工作;部分党员干部带头签订协议;3月份,实现刘庄、高皇寨、庙李协议签订和搬迁工作大头落地;4月份,完成张家村、柳林协议签订和搬迁工作;6月份,实现陈寨、沙门协议签订和搬迁工作大头落地。”
金水区城中村地图
同时,建设五大区级市民服务中心。
规划中的市民服务中心
金水区市民服务中心(位于文化路三全路口)包括文化馆、体育馆、档案馆、图书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馆等功能场馆,9月底前完成规划设计,12月底前开工建设;
科教园区市民服务中心(位于金水科教园区),10月底前完成规划设计,12月底前开工建设;
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中心(位于丰庆路国基路口),3月底前完成室内外装修,6月底前投用;
青少年公园市民服务中心(位于农业路天明路口),9月底前完成规划设计,12月底前开工建设;
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位于中州大道三全路附近),6月底前开始施工装修。
郑东新区
“鬼城”郑东新区凭借什么完成逆袭?
从年开始建设至今,郑东新区发展迅猛。截至目前,建成面积已累计达到平方公里,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逾亿元,在建和建成房屋面积累计突破万平方米,入住人口突破万人。
郑东新区从原来杂草漫天的荒地发展到今天城市功能相对完善的新城,是其较为合理的规划和完整城市功能为自身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发展初期,郑东新区通过政府和知名企业招商进驻,以政务和产业引入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入驻,同时,以高端低密度居住组团规划吸引高端居住人群置业郑东新区,进而通过各种科教文卫和商业配套为进驻的产业、企业和居民提供配套服务。
如今的郑东新区在金水东路农业南路周边形成了CGD中央政务区,在如意湖周边形成了CBD中央商务区,在金水东路以南形成了CLD中央居住区,同时又外扩形成未来的龙湖金融中心、高铁商务区、龙子湖大学城和科技物流园区,城市功能日益完善,产业和人口导入速度加快。
在产业方面,郑东新区以金融服务为核心,重点发展总部经济、会展经济、高端商业、特色旅游业、现代物流业、文化创意产业、房地产业八大主导产业,力图通过高端产业人口的导入,实现人口规模和结构的飞跃。医院、郑州图书馆、多个中小学的投入使用进一步完善了城市的功能配套体系。伴随地铁1号线,郑开城际铁路的通车,以及各条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的相继通车,形成了面向城市内外四通八达的交通辐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从城市规划角度来看,郑东新区的区位选择不同于国内诸多新区的城市飞地(指隶属于某一行政区管辖但不与本区毗连的土地)状态,而是紧邻原有的中心城区,能够直接承接城市既有的各种资源输出。人们对于距离本就具有天生抗性,而城市发展空白带的阻隔往往会导致新城发展的延缓甚至是停滞。郑东新区很好的规避了这一点。
其次为企业聚力。以金融企业为代表的众多知名企业相继进驻东区,实实在在地为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增添动力。金融业的飞速发展形成了资金、人才聚集,促进了更多现代服务业等高端产业的集聚。
例如郑州金融城核心区——高铁站办公区的汇艺中心(文化产业大厦)项目。项目以文化产业作为核心价值,吸引了迅雷公司、郑州日报集团等文化产业进驻。除了办公功能,该项目还规划了酒店、会所、商业等配套功能,目前,其已成为该区域的地标级建筑,并带动了周边房地产项目的迅速溢价。而以绿地集团为代表的知名房企更是全面融入了郑东新区的城市建设之中。
此外,各路媒体都把注意力聚焦在郑东新区的发展上来,充分的报道宣传让全国乃至国际社会都了解到了这里,从侧面促进了招商引资工作的进行。
酝酿下一个爆破点:商业高端演进
商业是任何一个区域最具活力和最为外向的载体,衡量新区发展状况,判断未来走势,商业绝对是不容忽视的视角。
同其他城市新区一样,作为郑东新区起步区的如意湖CBD在开工建设,至年逐步建设成型,也存在着前期常住人口少、城市道路尺度过大、商业定位不清、建筑硬件不匹配商业使用等问题,直接制约新区发展,进而影响居住及办公人口的大规模进驻,构成新区发展的“死循环”,严重延后新区成熟。
但是,作为河南首个城市新区,郑东新区具备商业发展的先天优势:入驻的居民和办公人口以“郑州新移民”和老城区外溢的居住改善客户为主,具备了较强的支付能力与消费意愿;提供的商用物业硬件条件明显优于老城区;配备的停车位数量对比传统的二七、花园路商圈具有显著优势。正是这些条件支撑了CBD商业的高端演进。
年以前,CBD主要的商业形态仍是分布零散的底商裙楼:CBD内外环写字楼临路底商,主要服务于商务办公衍生的日常餐饮、商务休闲需求;东风渠以北的住宅底商,主要服务于当时已入住的居民的日常餐饮等生活类消费。恰恰是这些初级业态,奠定了郑东新区CBD区域商业蜕变的发展氛围。
到目前为止,郑东新区已有丹尼斯七天地和宝龙城市广场两处大型商业设施。虽然因为各种原因都不尽如人意,但它们也为新区商业的发展留下的探索空间。比如,丹尼斯七天地因为动线过长无法形成消费集聚,宝龙城市广场因为租售运营造成空铺率较高均无法满足整个东区的商业消费需求,大量消费仍然外溢到主城区。
纵观大多数新区发展,在人口入住初期,服务于日常生活的底商充当了重要的角色,加速了商业氛围的形成;而在商业向集中式形态进化的过程当中,面向主流人群日常需的“家庭型生活业态”能够有效降低商业开发风险,促进新型商圈形成。从社区配套、超市卖场、购物中心的分布和质量来看,郑东新区商业存在市场机会。
众多拥有商业发展经验的集团公司已经看到了郑东新区商业发展的机会。例如,美国知名零售地产开发商与运营商塔博曼公司与中国北京王府井百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次携手、联合打造的购物中心产品“CityOn熙地港购物中心”已在郑州落地,目前正在施工与招商阶段,未来将引入众多首次进驻郑州的品牌。而本土商业巨头丹尼斯商业集团签约高铁区域高端商办综合体绿地新都会,未来丹尼斯将在该项目开设集餐饮、零售、娱乐、超市、影院于一体,面积高达10万平方米的丹尼斯高端购物中心。
未来,随着龙湖金融中心高端金融服务业项目的产业导入,高铁商务区的形成,大型商业配套的完善及品牌进驻,郑东新区或将迎来新一轮的强劲发展。
郑东新区,-,走过10年
附工作计划
一、融入“一带一路”金融将有新突破
郑东新区将抢抓国际商都建设和自贸区申建机遇,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全年引进各类金融机构20家以上,以韩资、澳资和“一带一路”沿线金融机构等为重点,力争外资银行引进实现突破,推动进出口银行、浙商银行入驻,从而实现政策性银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全部进驻,并推动民营银行以及矿产品、钢材等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尽快组建。
龙湖副CBD金融中心
加快金融载体建设,推动龙湖金融中心内环整体开发项目三区6栋楼宇建成投用,开工中原银行大厦、中国人保大厦等9个项目,加快推进金融创新集聚区规划建设。加快发展新兴金融业态,设立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支持第三方支付、股权众筹、P2P、征信等互联网金融企业规范发展,引导股权投资机构和私募证券投资机构有序发展。
二、名企纷至中央商务区愈发国际范
构筑对外开放平台,持续放大“上合效应”,积极开展国际化的人文经贸合作交流,积极对接有关国家部委和戴德梁行等机构,承办相关国际会议。扎实推进楼宇经济发展,全年新引进航天科技、延长壳牌等国内外强、行业20强企业及区域总部项目15家以上,培育税收超亿元楼宇28栋,力争超5亿元楼宇10栋、超10亿元楼宇3栋。
着力完善高端商务体系,签约落地韩国乐天等一批商贸项目,力争新引进电商企业50家以上。加快构建“双创”服务体系,全面提速九大创新创业综合体建设,启动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运营工作,集聚知识产权代理、交易、研究机构50家以上,全年新增众创空间5个,各类孵化器入孵企业家,集聚创业团队多个、创客0多人,引进“两院”院士团队2个、国家“千人计划”团队5个。
三、三大主战场四大生态公园强力推进
以龙湖、龙子湖和白沙区域为三大主战场,促进城乡区域协同发展。全年共安排社会投资项目个,计划完成投资亿元,包括新建项目87个,续建项目个,其中,龙湖区域重点推进天语智能终端研发园等43个项目,完成投资.7亿元;
白沙区域重点推进白沙商业中心、郑开中学等52个项目,完成投资84.7亿元;龙子湖区域重点推进陈三桥污水处理厂等68个项目,完成投资83.8亿元;东广场等区域医院2期等54个项目,完成投资73.8亿元。与此同时,以白沙区域为重点,全年共安排路桥项目个,完成投资56亿元。
白沙片区规划
大力推进生态建设,持续聚焦四大生态公园建设,着力打造龙湖“千亩湿地、万亩水面”、如意运河景观、龙子湖“森林花海”、象湖滨水绿廊。开工森林公园、龙子湖植物园等绿化项目56个,年内建成龙湖滨水公园、龙子湖植物园,力争新增和改造绿地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2.7亿元。
加快生态水系建设,全年计划开工项目15个,完成投资3.4亿元。与此同时,积极推进大棚户区改造,加快推进金光花苑等11个续建项目建设,确保规划的安置区上半年全部开工,年底前已拆迁群众回迁率达到80%以上。全年开工安置房1万平方米,竣工9个项目万平方米,完成投资亿元。
四、新增7个学位
打造三级三类便民服务体系,推动体育公园等7个续建项目建成投用,规划的便民服务中心项目全面开工。完善国际化教育医疗服务体系,确保康庄路小学等24所中小学幼儿园上半年开工,建成五十四中等学校4所,完成投资10亿元,新增学位7个;抓好“三医疗一平台”(优质医疗机构、基本医疗单位、公共医疗卫生中心,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建设,完成投资15亿元;加快推进1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
构建祥和社区服务体系,分类制定城市社区、村改居社区等祥和社区创建标准,坚持试点带动,全年建成祥和社区20个;完善养老服务保障体系,依托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日间照料中心,加快社区托老站建设,探索“居家养老”“智慧养老”等新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发展社区中小型养老机构;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和就业促进工程,全年新增就业4.7万人。
已完成建设的郑东新区CBD内环
郑东新区“十三五”规划目标
郑东新区“十三五”主要指标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1个百分点。到年,金融机构总数突破家,争取申建落地跨境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等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型要素市场,年底前开工建设金融创新集聚区;
加快建设国际化中央商务区,持续扩大“上合效应”,力争成为部分国际组织、国际论坛的发起地或永久会址,力争年入区世界强突破60家,国内强突破80家,力争年集聚电商家,交易额突破1亿元。五大国家级服务平台、九大创新创业综合体全部投用,力争年,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名以上,新增创新创业载体面积万平方米,新增科技型企业家,创投基金规模25亿元。
全面完成城市规划区内大棚户区改造,年底前实现12万群众全部回迁,到年,全面建成四大公园为主体的生态绿化体系、“五湖八渠五河”为主体的城乡生态水系,新增绿地面积1万平方米,新增水域面积万平方米,全区绿地、水域总面积突破万平方米。
积极推进区域联动发展,其中,龙湖区域,实现龙湖蓄水到位、凤山植被成林,使龙湖生态公园万亩水面、千亩湿地成为东区重要的共生城市生态景观;龙子湖区域,科研创新集聚区主体功能项目全面投用,清华华商科技园、武汉大学科技园、创意岛孵化器、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实现多园联动发展,规模效应初步显现;白沙园区,建成象湖吉祥文化公园,中原云大数据中心、大数据产业园建成投用,建成省考古博物院、省图书馆、省科技馆、省会规划展览馆等一批标志性建筑,全省公共文化中心地位基本确立;郑州东站东广场地下地上基础设施和商务楼宇开发基本完成,高端服务业快速集聚,成为商贸云集、总部林立的枢纽经济中心区。
构建国际化的医疗、教育和社区服务体系,年底前,投资46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47所,增加学位8万个,全面建成33处片区级便民服务中心,努力为群众营造舒适宜居环境。
干货|资讯|城事儿|品牌|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