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你如何成为现在的

白癜风怎么医治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293352.html

前几日,和许久未见的朋友聚餐,大家感叹我们好像都活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样子,有人戏称是生活把我们逼成了这样,事实果真如此么?我们到底是如何成为现在的自己?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本心理咨询的入门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或许本书能解开你的疑问。这本书豆瓣评分8.5,有近5万人评分。作者是英国资深心理咨询师罗伯特戴博德,他以英国经典童话《柳林风声》的动物为主角,演绎了一个心理学咨询疗程的标准模板,凝聚了作者多年心理咨询工作的心得,也是英国畅销20多年的国民级心理咨询入门书。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京东¥26.6购买已下架

书中以患有抑郁症的蛤蟆先生与心理医生苍鹭的10次面谈为主导,讲述了蛤蟆先生如何被曾经的事,身边的人如父母及朋友河鼠、鼹鼠和獾所影响,成为了现在的蛤蟆,又如何在一步步的咨询中深入认识自己,摆脱束缚,成为真正有力量的蛤蟆。

我认为本书的核心思想可以总结概括为一个人生坐标,两个问题,三种自我状态。

人生坐标来源于对两个问题的回答,即“我是怎么看自己的?我好吗?”和“我是怎么看别人的?他们好吗?”好与不好的回答,会出现四种组合,进而构建为人生坐标:

1.我好;你也好。

2.我好;你不好。

3.我不好;你好。4.我不好;你也不好。

童年时期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所形成的人生坐标,对我们的人生成长至关重要。因为其形成的态度和观点会内化为我们内在的逻辑和底层架构,我们会建构出一个世界,去断强化、确认和支持这些观点,使它从预言成为现实。也就是说一旦我们在童年决定了用哪种态度和观点,我们就会在随后的人生中始终坚持这样的选择。

三种人生状态即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和成人自我状态,而三种状态是回答两个问题所呈现的结果。

儿童自我状态处于“我不好,你好”的人生坐标,这个坐标中的人通常在童年时期没有得到足够的爱与陪伴,为了生存他们不断不调整自身来顺应外部世界,因此在生活中总是有种受害者的感觉,认为别人总是自己好,生活总是更善待别人。

父母自我状态处于“我好,你不好”这个人生坐标,这个坐标中的人继承了父母的价值观和行为,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一部分,因此在生活中喜欢对别人评头论足,攻击并谴责别人,最典型的就是挑剔型父母,总是对孩子不满意,认为哪哪都做的不够好。

成人自我状态处于“我好,你也好”这个人生坐标,这个坐标中的人是最理想的自我状态,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能够理性分析当下的状况,基于事实来决定该如何做,能够调用自身拥有的知识和技能并将其最大化,既不会被童年的情绪所困扰,也不会被父母的声音所左右。

想要理解我们的现在,就必须回答回到我们的过去,因为那里藏着我们成长的秘密,希望我们都能打破从童年延续而来的因果循环,让真实的自我摆脱过去经历的束缚,在自由中成为真正的自己。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ulinzx.com/lcxfc/1398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