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症状 http://m.39.net/pf/a_7282164.html
柳林枣香飘逸醉游人
摄影李勤李小刚
金秋九月,枣园飘香,迎来了柳林县第二届红枣文化节。“秋来红枣压枝繁,堆向君家白玉盘”“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正遇“漫山红透”采摘季,采摘园内游客络绎不绝。在这硕果飘香的季节,从柳林县孟门镇到三交镇黄河沿岸,近百里的沿黄红枣林带,到处可以看到红彤彤的枣儿挂在枝头,一派丰收的场景。游客沿途观摩各红枣观光采摘园,在红枣观光采摘区进行采摘,找回儿时摘枣的记忆;“枣王”评选、认领枣树、“墨香枣园”书画、摄影展览及“说唱柳林”地方特色文艺展演+汇演等多项活动,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本次红枣文化节以“枣香天下诚信柳林”为主题,主会场将设在庙湾小学体育场及庙湾新街,在三交镇、高家沟乡、石西乡沿黄枣区设置观光采摘直播分会场。民歌云:“柳林红枣实在好,一树能打几栲栳”。枣树在柳林县被被称作“铁杆庄稼”,有着余年历史。柳林红枣主要品种木枣是全国十大名枣之一,自古有着“中华木枣源远流长,柳林红枣甲天下”的美誉。年,辐射秦晋两省六县、年交易量逾万公斤的柳林县三交镇,被农业部评为“中国红枣第一镇”,年又被有关部门确定为“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年,柳林红枣成功注册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商标使用权,成为“绿色柳林”又一张靓丽新名片。柳林现有28万亩红枣林,年产量万公斤,有达滋、六郎、亿得利、吕梁山、山娇等一批享有著名商标的知名红枣品牌企业,年加工转换量1.2亿公斤,红枣产业及其连带产业年产值达5亿元。近年来,柳林县积极顺应现代农业兴起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潮,将红枣这一富民产业放到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重要位置予以推动发展。全面打响红枣振兴战,制定了红枣振兴规划、组建了红枣振兴公司,与山西农大开展了校地合作,高标准打造科技示范园,推进红枣产业提质增效;借助“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东风,在北京、深圳、太原等地成立了柳林商会,畅通红枣外销渠道。去年,柳林县成功举办了首届红枣文化节,吸引5万多市民、外来客商参观、购物,实现销售总额48.4万元。来自北京、山东、浙江、福建、内蒙古等地的友商达成16项红枣及特色农产品贸易协议,签约总金额万元,让红枣、干制红枣、枣夹核桃、黑珍珠小米、南瓜子等柳林更多优质农产品走向了全国。目前,柳林县已建起10个红枣初级科技示范园区,培育壮大了3家省级、16家市级红枣加工龙头企业,加工生产有蜜枣、贡枣、滩枣、空心枣、玉枣、脆枣、珍珠枣等二十余个加工产品,产品远销全国二十余个省市和东南亚各国,已成为全县农民增收的重要依托。此次第二届柳林红枣文化节进一步提高了柳林红枣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让更多的人走进柳林,了解柳林红枣,柳林红枣产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前景。(记者惠爱红通讯员李勤)临县枣儿红了庆丰收摄影李勤李小刚品临县红枣,赏黄河美景,赴碛口盛会。伴随着中国·碛口第五届“枣儿红了”红枣旅游文化节暨第三届“农民丰收节”盛大开幕,参会嘉宾共同见证了枣儿红了、农民笑了的喜悦。近年来,临县县委、县政府坚持实施红枣振兴战略,按照“”发展战略,转思路、破困局、趟新路,持续在红枣产业转型升级上下功夫,从红枣种植、加工销售、品牌宣传、市场营销等方面制定了若干条奖补激励政策,设立了“红枣院士专家工作站”,着力打造“临县红枣”公共品牌,培育了全国驰名商标“天渊”、山西著名商标“晋奥华”等品牌,初步形成了枣芽茶、枣木香菇、枣花蜜、枣园复合经济等红枣新业态。临县旅游资源丰富,有中共中央后委旧址、中央西北局旧址、毛主席东渡黄河纪念碑等一批红色革命遗址,有义居寺、正觉寺十二连城、紫金山、大渡山等一批人文自然景点。碛口古镇是中国的碛口,世界的碛口,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欢声笑语庆丰收,好戏连台度佳节。看展演、品美食、观书画……在第五届“枣儿红了”红枣旅游文化节暨第三届“农民丰收节”活动中,精彩的节目轮番上演,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亮点频出,惊喜连连。开幕仪式现场,两个由大红鲜枣串成的“灯笼”悬置在古镇广场中央,颇引人注目,精彩的“不倒翁”表演引来观众的阵阵喝彩,游戏互动环节更是点燃了现场气氛。热情的农民朋友身穿节日盛装,唱着歌,拉起琴,跳着欢快的舞蹈,喜迎八方来客,共庆丰年、分享喜悦,营造出浓郁的节日氛围。《枣乡记忆》、《大河古镇》、《如梦碛口》等多种多样的文艺展演精彩纷呈,为来宾和游客带来了一次盛大的文艺盛宴;富有地方特色的婚俗展演让游客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绵绵驼队走在碛口古街道,铃声清扬而悠长,与奔腾向前的黄河水交相呼应,重现明清时期晋商的繁华景象;古老的民俗祭拜活动,承载着人们对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祈求。一盏盏通亮的河灯放于河面,寄托着对故人的祝福与思念;一幅幅优秀的现代农民画作品展,描绘了新农村新风貌;知名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们现场泼墨挥毫,书写丰收的赞歌;红枣、蜂蜜、小杂粮、阳府井的“枣芽茶”成为亮点……政府搭台、红枣牵线、旅游布景、企业唱戏。活动设置了扶贫专区,带动了消费扶贫,省委办公厅、省信访局、省政务中心、省传媒学院、省农业厅等与临县政府签订了销售临县优质农副产品战略框架协议。碛口记忆馆开馆,全三维动画展示了碛口古镇历史文献及图片资料,还原了当年碛口古镇的兴盛历程。大型旅游实景剧《如梦碛口》在弘扬黄河文化、晋商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的基础上,回顾了毛泽东主席东渡黄河、晋商的繁荣、黄河儿女的奋斗乃至取得脱贫攻坚胜利等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的经典瞬间,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与喝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丰收的季节孕育着乡村振兴的希望……(记者李雅萍通讯员吴丽娜)来源:吕梁日报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