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不如意的人,需要一场沿河的旅行

河流面前,她与自己了断,也与自己和解。

波兰诗人琴斯洛·米沃什曾写道:

“伤心欲绝时,我们就返归某处河岸。”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这么做的,

奥利维娅·莱恩也是。

于是,一本与河流和时间有关书,

连接起了这两个人:

她们一个自沉于河流,

一个追溯于源头。

与伍尔夫相同,

奥利维娅·莱恩也是一位女性作家。

她曾任英国《观察家》图书版副主编,

还是年麦克道尔奖得主。

虽然写作事业上,她备受赞誉,

但情感、生活中,她却并非一路顺遂。

很多中国读者认识奥利维娅·莱恩,

是从一本《孤独的城市》开始。

“孤独就像是一种可耻的体验,

与我们应该过的那种生活背道而驰。”

她把孤独的范围延展至最大,

在都市化的世界里,击中了大部分人的身心。

奥利维娅·莱恩的敏感,

总可以手到擒来地俘获人心。

这一次,她同样以失意者的身份,

以女性作家特有的敏感视角,

沿河而上,写出了另外一本有情绪,有历史,

也有故事的书,《沿河行》。

“水,令我魂牵梦绕。

也许是因为我内心干渴难耐,

也许是因为我太过于英国化,

也许只是因为我对美太敏感。

总之,如果附近没有河流,我就浑身不自在。”

对于奥利维娅来说,河流,究竟意味着什么?

十年前,那是她与曾经的男友到过的地方,

有段时间,她曾酷爱与朋友在那里嬉戏,

丢了工作,失去了恋人,一无所有时,她站在那里,

与过去的自己了断,也与未来的自己和解。

对于于奥利维娅来说,

河流承载了自己的得意、欢愉,

也包容了自己的孤独、落寞。

它是空间,也是时间,

它记录着过去,也延伸至远方,

伍尔夫与伦纳德

“年春,我陷入人生循环往复的小灾难中,

仿佛支撑生活的脚手架注定要倒塌。”

奥利维娅以这样的处境和心情,沿着乌斯河畔行走,

追寻着传奇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故事,

从私人日记、文学作品到童年经历、婚姻故事,

奥利维娅以独特的视角,讲述了伍尔夫的青春往事和最后人生,

以及伍尔夫一生最大的幸运——伦纳德的陪伴。

“若迫在眼前的当下除了当下之外毫无感觉,

那么,相比之下,有往事支撑的当下要深刻一千倍......

就让我像个赤足走进冰凉河水里的孩子那样,

再次深入那条河流吧。”

这是伍尔夫的文字,讲的却是奥利维娅的感受。

艾丽丝·默多克和丈夫约翰·贝利

奥利维娅的阅读是广泛的,

这让她沿着乌斯河畔,不止想到了伍尔夫。

爱尔兰小说家艾丽丝·默多克与其丈夫的“乌托邦婚姻”,

肯尼斯·格雷厄姆《柳林风声》创作背后的悲伤往事,

河流的历史与这些作家们的故事交织,

他们起伏的遭遇,面对命运的方式,

给奥利维娅启发,也被奥利维娅演绎。

吉迪恩·曼特尔绘制的化石发现

刘易斯战役

如果说奥利维娅用伍尔夫、肯尼斯的“河流世界”,

怀念偶像,慰藉自己,提醒成长,

那么刘易斯战役、禽龙化石的发现、皮尔丹人的伪造,

就成了她对乌斯河沿岸历史的追忆。

大概走出绝望的最好方式,

就是把自己装进历史。

自然风光、作家经历,历史故事、神话传说

《沿河行》是一部游记、小说,

也是一部历史故事的合集。

奥利维娅是个作家,却足够温情。

她沉浸在自己的情绪里,









































北京白癜风医院那家最好
北京白癜风如何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ulinzx.com/lcxzp/430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