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驻足的地方就是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红枣第一镇”的三交古镇。它位于吕梁西麓,黄河东岸,屈产河和留誉河二水入黄相夹的三角洲地带,是柳林县最大的镇。
三交镇是柳林县和石楼县交界之地,黄河对岸又是陕西省绥德县与清涧县的交界处,所以自古就有“鼓击震两省、鸡鸣惊四县”之美誉。年,三交镇被山西省政府命名为“山西省旅游名镇”;年11月7日,位于三交镇的柳林县黄河三峡母亲峰景区,被国家旅游景区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三交为魏国边境,北与赵国为界,西隔黄河与秦国为邻,三交作为古渡也是秦赵魏三国之争、三国之交之地,所以三交就由此而得名,就在我们面前的这座山上,至今仍残留着一座古寨名为吴王寨。相传为战国时魏大将吴起镇守三交时所建。
三交又是古老的秦晋商业重镇。早在明清时期就成为当时两省四县的商品集散地。镇内挂牌商号四十余家,其中最有名的“万兴隆”、“万盛德”、“德盛兴”等老字号店铺,资产总数约白银三万两以上,现在所能看到的古店铺,就是从当初遗留下来的。
大家抬头可见的这座亭子,它就是望黄亭。望黄亭本来就有,毁于战争时期,后来我们开发景区的时候又把它重新修建起来。
为什么把它命名为望黄亭呢?主要是因为以前这儿交通不方便,两岸的人日常生活用品主要靠木船来运输,因此我们这一带从事水上工作的人就比较多,但是在水上工作是有危险的,再加上船工水手们一出船就是三五天甚至十多天,自从他们走后,他们的家人非常担心他们的安危,一天几次跑到这儿眺望黄河,看看自己的亲人是否平安归来,后人就把此座亭子命名为望黄亭,当地人又称它为望夫亭,就是妻子每天跑到这儿眺望丈夫是否平安归来。
接下来我们要经过的就是黄河古道,它拥有着上千年的历史,这上边坑坑洼洼,崎岖不平,都是行人、骡马走过留下的痕迹,从而见证了它历史之悠久。
现在请大家随我前往三交渡口。这里就是三交渡口,看起来很平常,无非就是个石台河岸,然而它却承载了上千年的因史,这不仅是两岸人民生活往来的必经之所,而且是内地与两域通商的重要水陆码头之一。明崇祯十七年,闯王义军兵分三路进军中原时就从这里经过,河岸上至今还保留着李自成当年登船上岸后拴马的枣树。
历史悠久、风景优美的三交古渡口,是秦晋的水上交通要道,素有铁码头之称。此地四季摄魂,处处动魄,春回黄河流冰,似万马奔腾;夏归黄河怒潮,掠惊涛骇浪;秋至黄河深啼,乃洪钟大鼓;冬来黄河凌汛,似上舞银蛇。
好了,现在,我们的游艇已经启动了,请大家扶好坐好。
景区主打项目是乘坐游艇、快艇,在黄河中尽情冲浪,全身心融入大自然,安全又刺激!河中翻卷的大浪花,两岸的峭壁与奇石,山上飘下来的粗犷山歌,使人恍若画中,仿佛梦中。
这里的黄河冲浪里程达15公里之长,每天吸引着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众多游客。
从这里逆水北上米,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村庄叫沟口村。八十年前,也就是年2月20日由毛泽东、彭德怀率领的红军东征大军第一军团就是从沟口村出发,击退国民党军阻击在沟口村对面的柳林县三交镇坪上村登陆的,之后周恩来、毛泽民就在三交建成立了山西省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其旧址至今依然存在。
现在我们顺着船头的方向眺望东山顶,进入我们视线的那座仿古亭子就是当年红一方面军政委刘志丹烈士殉难纪念亭,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旁边建有刘志丹将军博物馆。当年的战火硝烟虽然早已散去,然而红军东征的故事却写进了黄河光荣的历史,并已成为千年黄河所溶载的壮丽史诗中的不朽篇章。
其实,沿着黄河会看到留在两岸山岸之上许许多多的古堡、古寨、烽火台,这些都是古老的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多灾多难的而又不屈不挠的见证,也是古老的黄河可歌可泣的悲壮历史的定格。
现在,我们的游船正行进秦晋黄河大峡谷中。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脉,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9个省市自治区,注入渤海,全长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公里,秦晋黄河大峡谷风光雄美,古朴苍凉,是万里黄河最美的一段。
大禹治水的开端,就在我们柳林的孟门,距此45公里。《水经注》有记载说:“龙门未劈,吕梁未凿,大溢溺流,无有丘陵高阜。灭之,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谓之孟门”。大禹先劈开孟门山,凿通蛟龙壁、开出了晋陕峡谷的主河道,才形成了如今的黄河,因为孟门是大禹治水开辟的第一道门槛,所以名为“孟门”,古时用孟、仲、叔、季四字表示次序的先后,“孟”排列第一,孟门山上至今仍保留着当时的一处遗迹——大禹石,大禹石上有两个巨型的脚印,相传那就是当年大禹指挥治河时留下的印迹。
说到大禹治水,你也许听过“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其实,这个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故事说的是当年大禹治水的时候,天天奔波在三百里河道上,曾经三次路过家门也没有顾得上回家看看。听了这个故事也许有人会提出这样问题:是他真的重任在身无暇顾及家庭呢?还是他的妻子不贤惠,与他没有感情呢?说到这里我要告诉大家,大禹的妻子不仅非常贤惠,而且又美貌无比,他们夫妻可谓英雄配美人,天设的一对,地造的一双,只是大禹是个干大事业的人,他深知重任如山,不敢怠慢,以致三年也无暇顾及自己的娇妻。
他离家走时,妻子已有身孕,可他三年不回,妻子肚子里的孩子也三年没有出世,于是他的妻子很着急,就千里迢迢骑着骆驼来寻找他,禹夫人一路上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大禹的治河工地,而正当她兴致勃勃地去见大禹时,忽然天崩地裂一声巨响,山上飞起了纷纷巨石,这时,一个巨大的人影正飞跃在山坡上,好像要用自己的身体挡住即将落下来的巨石,禹夫人一看那人正是自己日夜思念的丈夫,于是就不顾一切地朝着丈夫冲了过去,也不知道哪里来的神力,她这一冲居然冲出了几十丈远,落在了丈夫的身后,她顺手把丈夫推出几十丈远,而用自己的身体挡住那纷纷落下的巨石,就在这一刻,她肚子里的孩子经这一震,也哇哇坠地了。
大禹被这突然的变故惊呆了,他回头望时,自己的娇妻已坐化成一座石山了。他抱起刚刚出世的孩子,禁不住心中的悲痛,对着奔涌的黄河发出一声惊天动地的呼号,这痛苦的感声激起了巨大的黄河波涛,波涛一泄千里,逢山变谷,遇石成粉,于是晋陕峡谷的千里河道被这一声呼喊疏通了。
大禹的儿子在河道疏通之际诞生,所以起名为启。启后来当了皇帝,建立了华夏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夏朝,开创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先河。黄河凝聚了中华父老的心血,也溶入了启的血脉,而启又开创了中华民族的基业,所以人们便尊黄河为母亲河,尊启的母亲为黄河的母亲了。
现在,我们已经到了祭母台,请大家按顺序下船,然后让我们一起去瞻仰黄河母亲山。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山头,就是禹王娘娘坐化后的黄河母亲峰,你看她仍是那样美丽,那样安详。她正凝视着滚滚的黄河,脸上现出微微的笑容,那头秀发正随风向后飘曳着,依然保留着当年那动人的风采和神韵。
禹夫人坐化成黄河母亲之后,她便成了黄河上至高无上的神灵,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民,逢年过节都要来这里祭拜黄河母亲,特别是黄河船工和过往客商,每遇过碛或水急浪大的时候,总要来祭拜,以求通顺平安。
现在请大家见识一下传统的船工祭拜仪式——圣门祭母。这里所说的“圣门祭母”就是生殖图腾崇拜的古老习俗的一种形式。“圣门”就是指人类神圣的生命之门,大家可以仔细看看上面这块岩石构成的图形,它就是一个生殖图腾的象征物,它本身具有“生”的象征,因此在这一特殊的图腾象征物前举行祭母的仪式,目的在于其所包涵的“再生”的意义,它就是为了求得平安、通顺生命永恒,它不仅体现了一种原始的文化现象,而且具有极深的人文内涵。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亲自去祭拜一番。
下面呢,请大家随我去参加另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叫“同心结缘”。
这里有一个景点叫“同心石”,相传它是大禹的女儿枣姑与大禹的治河爱将土金两心相爱、两心相合的见证,也是他们留给人间的一大吉祥物。
大禹的女儿枣姑是个美丽有善良的姑娘,她跟着父亲治河期间,深深地爱上她父亲的一名爱将叫土金,土金是个勇敢诚实的年轻水手,也是一名治河的主力干将,他也深深爱着枣姑,把对枣姑的爱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然而,就在疏通我们对面的土金碛的东河道时,土金因闯碛没有成功而葬身碛下,土金死后,枣姑非常痛苦,天天到碛岸上去呼唤土金的名字,土金的亡灵被枣姑唤回,就在一个月明如昼的夜晚,两人终究在这里相见了,俗话说的好:“相见易,别易难”,临别时,她们恋恋不舍,于是各自掏出了自己的心要给对方留下,谁知两颗心一经结合就再也分不开了,紧紧地溶在一起了,变成了一颗心,并久久地坐化在这里了。
大家可以看看那上面的图形,两个心字交错在一起,是那样协调一致,是那样密不可分。后来,人们便把它作为一个爱的吉祥物,凡事新婚的男女青年都要来这里祭拜“同心石”,以求爱情永恒,白头偕老。
现在这里正开展的是“同心结缘”活动。请大家首先欣赏一曲由某某先生和某某小姐演唱的歌曲:《知心爱人》。
听了这首动人的歌曲,你一定为真情所动,现在请带着爱人和恋人的游客,带上同心锁吉祥物去抱抱同心石,感受一下爱的真谛;摸摸同心石,让爱的好运伴随您。
如果没带爱人和恋人的游客也不要失望,我们的歌手们愿意陪您携手走上同心石,去感受这一美好的瞬间。
好了,请大家随我继续往前走。
(神鹰报警解说)
刚才大家听了土金和枣姑的爱情故事,一定很感动。也许大家要问:后来土金又怎么样了?
现在请大家抬头看前面那个峰头,那里站立的像不像一只神鹰?原来呀,它就是土金的化身。
突进虽然死在了东碛下面,但他死不瞑目。因为他没能完成治理东河道的重任,所以他只好化作一只神鹰守护在西碛岸上,时刻给人们一危险的警示,提醒人们要小心过碛,免得发生意外。所以这一景点就叫“神鹰报警”。
(青蛙探险解说)
现在请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看石壁上那个露着脑袋的大青蛙,你看它正跃跃欲试,好像想跳进黄河里边似的。原来它也是黄河的守护神。每到禹王娘娘要巡游黄河时,它便在前面探测水路,来保护娘娘的安全。
时间长了就坐化在这大河岸边。后来人们就管这一景点为“青蛙探险”。
(仙狐避难)
这里又有一处小小的景观叫“仙狐避难”。你看那只狐狸深深的躲在石壁之中唯恐被人发现似的。
原来,它本是这后山修炼千年的仙狐,大禹治水时,来了两名大将,一名叫狮王、一名叫虎王,把他从后山赶了下来。它不愿离开自己的修炼之地,就乔装打扮成一名护河兵。一次禹王娘娘要去巡游黄河,按理,它必须去担当护驾的任务。可是它深知这差使很危险,一不小心就会葬生水中。于是它就使了个隐身法,把自己隐藏在这千年的岩石之中,谁知,它还是没有逃脱禹王娘娘的眼睛,为了惩罚它,就使了个定身法,把它永远的定在了岩石之中,让它永世不得还生。
现在请大家随我到土金碛的西岸,观看黄河滑浪表演,参加今天滑浪表演的是为我们驾船的黄河艘公。他们所要滑过的这条河道,就是土金碛的西河道,也就是黄河上水急浪大的地段。对一般人来说,在这里滑浪是很危险的;但对于从小在黄河风浪里长大的水手来说,也许是小菜一碟。好,滑浪花已经开始了,请大家不要错过这一惊险、刺激的时刻。
看了黄河滑浪,大家也许领略到了黄河人的豪放、勇敢,其实这仅仅是他们生活的一个侧面。下面就请大家一起去欣赏一下黄河的传统鼓乐——鼓子秧歌。
好了,充满古朴、粗狂的黄河传统鼓乐表演完了。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黄河人的那种不屈不挠的豪爽性格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热爱的执着情感。
那么现在呢,大家可以随我走进我们黄河风情游的第二景区——原始石峡风景区。需要说明的是,这条原始石峡全长约3.5公里,往返需要两小时。走进石峡,你可以去欣赏天然壁画,石虎峰、百蛙阵、悬崖壁以及天壶瀑、九龙潭等自然景观;还可以尽情感受回归大自然的乐趣。如果没有兴趣的话,可以就地自由活动,或到沙滩上休息聊天。还可以到河岸上捡捡黄河奇石,到山道上骑骑毛驴……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峡口主峰上残留的古寨遗址,那便是明末清初李自成起义时占据过的山寨之一,也是他所立的“兰清县”的临时县城所在地,山寨前面的那块凌空欲飞的岩石,相传是山寨的祭天台,也是义军的点将台,现在山上还有起义军住过的石洞。
“黄河人家”景观是景区的又一亮点。这一处院子,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情景布置,院子里摆着石磨、碾子,放着切草刀等农具。窑洞里陈列着纺花机、织布机等,墙上贴满那个时代的旧报纸,窗户上贴着窗花与剪纸。院子里回荡着“大海航行靠舵手”、“社员都是向阳花”、“大寨红花遍地开”等老歌曲。既满足了老年游客的怀旧需求,又教育了年轻人。
大家在这里可以骑骑毛驴、推推碾子、纺纺棉花、织织粗布,感受一下农家乐趣。
请大家继续往前走。
现在我们来到了悬棺壁下,我们面前的这座悬崖石壁上面有许多大小不一的洞孔,这就是悬棺洞,悬在洞里的棺椁有的已经随着岁月的流逝风化腐朽,有的扔可看到一点痕迹,据有关专家推断,洞里停放的死者可能是古代过往的客商,他们是远道的客人,比较富裕,途中遭遇不幸,尸体无法运回,又怕就地掩埋后将来不变记录,于是便采取了这样的存尸办法,也许他们中有的已经转移运走,有的也就永久地停留在了这里。好,下面让我们继续往前走。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黄河石壁天然壁画,这些画面痕迹是经过上千年的风雨剥蚀自然风化而成的,这幅巨型的天然浮雕构图奇妙,意趣无穷,是所有艺术大师所难以完成的艺术精品,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这在黄河上来说,似乎很平常,几乎随处可以见到,就这幅画来说,你可以看到水族龙鱼,也可以看到人间百态,还可看到神话传奇,你看那上面有一位状的女人的半身图形,她的下股部分风际会,波涛汹涌,大大小小的龙子盘绕其间,那就是“九龙出世图”。它正向你讲述着一个古老的神话,看完这幅自然壁画,你也会感到它就象一部神秘的天书,要读懂它、破解它还真不容易。那么就请你留张影,带回去慢慢解读它吧。好,我们继续往前走。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狮虎峰下,你看那头狮子正骑在老虎的背上,目光炯炯注视着前方,又像竖耳静听周围的动静,传说它们就是大禹手下的治河大将,只因半道上抢喝了九龙王的寿酒,惹恼了九龙王,一个惊雷掌炸起满山乱石,引来了禹王娘娘救夫坐化的结局。狮虎二将知道自己闯了祸,没有脸面再见禹王,就隐居在这后山之中,充当了禹王娘娘的守护神,以弥补他们的过失,你看它们到现在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也许有人会问:狮子为什么要骑在虎背上呢?我想,也许它们觉得自己的工作很单调,趁着太平无事,在寻求一种乐趣吧。
现在我们已经走过了石峡的一半了,再走一段就到了“百蛙阵”了。
好了,百蛙阵已经到了,大家数一数,这座岩石头上有多少只青蛙?
是啊,这里的青蛙很多很多,传说有一百只之多,它们也是黄河的守护神,每逢九龙王恼怒,石峡里发了大水的时候,尽管这里发大水是少有的事情,但它们仍不敢怠慢,常年四季一刻不停地守护在这里,你看它们的神万言书不像是严阵以待吗?
走过了百蛙阵,已经距离我们的终点站——天壶瀑不远了。
好了,天壶瀑布到了,你看这里的地形多像一个圆形的水壶内壁,而那一线瀑布就像从天上向壶嘴里倒进来一般,所以就管它叫“天壶瀑布”。壶底的这潭水,就叫九龙潭。相传这里曾住着一只千年老龟,它就是龙王的第九子,所以就叫九龙王,九龙王爱喝酒,只要喝了酒,他就常年四季醉卧在潭底。它的肚子下面有一眼龙泉,它若缺了酒喝,发了脾气就会跳出水面,而龙泉的水也就会汹涌的溢出来,给下游造成水灾。玉帝为了制服他,就将一坛陈年御酒倒进了天泉,然后流入天壶,共它想用。从此以后只要天壶瀑长流,九龙潭就会平安无事;而如果天壶瀑断了流,当地的老百姓就提着酒祭拜龙王。所以人们也往往把“九龙潭”称作“酒龙潭”。大家可以闻闻潭中水是不是还散发着酒味呢?
想必原始石峡的雄奇壮观已经让您震撼了,更震撼人的是眼前黄河中的土金碛,它是万里黄河当之无愧的第一碛(碛口俗称二碛),巨澜翻卷,浊浪滔天!
土金碛就是土金闯碛的地方,这道碛就是因为土金闯碛献身而命名的。土金碛位于黄河与屈产河的交汇点上,每逢两季,两条河上涌下的巨石互相顶撞在这里就形成了所谓的“碛”,也形成了巨大的水流落差和复杂多变的旋流。久而久之,旋流冲撞的地方被冲刷成大小深浅不同的石漩涡,这石漩涡的出现变化更使水系复杂化,所以直至今天,没有任何一名水手敢学习土金从这里通过。看了土金碛,我们就可感受到黄河的神秘色彩了。难怪当初给它命名时就取了“河”字,所谓“河”就是“何”的意思,就是说,它太神秘了,神秘的让人难以捉摸,这当然是远古的说法,到了今天,黄河已得到了人类的充分利用,成为一条惠及人类、惠及社会的利河了。
(吃饭,自由活动)
朋友们,接下来我们该去串枣林了,串枣林也是黄河两岸人的传统习俗,你知道串枣的由来吗?
看来还得从枣姑和土金的爱情故事说起。土金遇难以后,枣姑天天哭着奔波在黄河岸边,呼喊着土金的名字,希望把他喊回来,她的脚迹遍布黄河两岸,她的眼泪也洒落在黄河的岸边,晶莹的泪珠是她心血和情感的凝化物,落地以后居然长出了绿茵茵的树苗,树苗很快长大了,结出了红玛瑙般的果实,果实甜美可口,解饥提神,成了老百姓生活的宝贝,可是当树上结出果实后,枣姑再也不见了,人们说,这果实是枣姑的魂儿变成的,所以就把它取名为枣了。
红枣是枣姑的生命之树,每到秋天鲜红的枣儿就像无数数小小的红灯笼满了黄河两岸,照的千里河道莹光闪闪。这光辉召回了土金的亡灵,她们终于团聚了,于是黄河岸边又多了一种形状较长的枣,人们说,那是土金的魂儿变成的,就把它叫作“牙枣”,把那又圆又大的枣叫“母枣”,从此,枣树成了枣姑与土金的爱情之树了,凝结着枣姑和土金美好爱情的枣林也成为年轻男女寻求爱情和向往之处了,久而久之,枣乡人就流传下了一个串枣林的习俗。
传说,青年男女来到这枣香四溢的枣林里尝尝香甜的鲜枣,唱唱动人的情歌就会找到如意的伴侣,而且会相爱到老,永远幸福。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清香四溢的枣林边了,请大家尽情地去串串枣林听听情歌,去感受其中的乐趣吧。
朋友们,我们的游船启动返程,乘此机会,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景区的食宿特色。景区拥有十分别致的黄河窑洞宾馆,窑洞建筑最大的特点就是冬暖夏凉,干净整洁,古老的窑洞与现代生活达到了完美的结合,可让厌倦了城市喧嚣的人们在此实现乡村式的返璞归真。
窑洞宾馆的餐饮别有风味,特色鲜明。游人可在此吃到极具营养价值的黄河野生鲶鱼。这里的夹肉花饼子、枣馍馍、农家枣糕、劲到豆腐等特色菜食,皆为本地产的绿色食品,既营养丰富,又卫生健康,使前来旅游的游客都赞不绝口。窝窝头、金裹银(一种软面馍馍)、山药擦擦,老咸菜、苦菜、三交特色拌三丝等,更是尽显当地的农家特色,均为绿色健康美食……
黄河的上游是其青少年时代,中游是其壮年时代,下游是其老年时代。黄河古镇三交有幸,在其中游占其壮年,思想成熟且魅力无限。黄河青少年时代文风尚未形成,壮年发为意气昂扬的唐诗,老年发为低沉哀怨的宋词。黄河古镇三交有幸,在其壮年占其唐诗部分,雄沉宏厚,清新激越,个性张扬,穿透岁月!
五千年文明看山西,一万里黄河看柳林。
长按补骨脂注射液说明书引起白癜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