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公认好口碑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从军渡过黄河,再由三交去太原,柳林县是必经之地。走遍山西,都知道柳林人有钱。最常见的,就是酒店前台一看柳林籍贯的身份证就笑了!柳林是个年轻的县,年由中阳和离石西部一部分合并后设在中阳县的柳林镇为柳林县。改开前一直是个穷地方,一般人连白面都没得吃。春天的故事讲到柳林,人还是过去的人,地还是过去的地,政策解放了生产力。占全县62%面积以上的地下煤层被陆续开发,柳林的“黑”就是煤。内行知道,柳林煤层蕴藏量丰富,煤层浅,热量大,开采成本低,其华晋焦煤沙曲矿4号煤层的煤炭被誉为中国瑰宝,闻名世界,可见质量之好没有第一。煤的学问很大,按照专业细分,几大类几十个品种各有所用,并非都是往锅炉一投任其燃烧了之。有意思的是,从柳林运出的煤多是用陕汽神龙重卡装载的,车多重载,以致于堵车成为家常便饭。柳林到太原二百多公里,早上开车出柳林县就得个把小时。年柳林县财政收入达到86亿元,在山西仅次于太原市,用于国计民生,之前的困窘得以改善。不过,与煤老板的家底相比,只是九牛一毛。昔日著名的四个煤炭大王,那个都有几百个亿呢!柳林人有钱,实际上是煤老板有钱,煤产业链上有本事的大小人物有钱。曾几何时,任性的柳林煤老板家院似宫殿,豪车排成串,婚丧嫁娶张扬至极,媒体上竞相报道过“壕”们的意气。拥有巨额财富的民营企业家也顺应号召做过一些善事,对改变市政面貌有所贡献。柳林县的五星级酒店,巍然屹立,设施奢华。一条清河穿城而过,碧波荡漾,柳绿花红。有的老百姓儿女考上大学发愁,靠慈善济民得以成行。年以后,煤价跌落,单一资源型经济回归理性。社会在进步,风气在改变。显豪斗富已成过眼烟云,柳林县的发展走上了新的历程。“黑”降“红”升。惠及柳林广大农民的“红”,是红枣。柳林全县种植有28万亩红枣,为了真正形成基地产出效益最大化,去年县财政投资万元,通过集体组织、村民互助、企业参与等方式,在红枣主产区5个乡镇建设了3万亩管护示范区,每亩补贴元,被农民高兴地称为“摘果子工程”。县里还规划了一座集红枣储藏、加工、园区管理服务、网络销售配送中心、职工之家五大功能于一体的红枣工贸园区。园区占地亩,总投资估算6亿元。三交镇高大的牌坊横额上有“中国红枣第一镇”字样,原来三交是柳林历史最悠久的红枣种植集散地。这里的红枣肉厚核细含糖量高,是山西晋中著名的枣乡。靠红枣致富的乡亲们在政府的资助下,陆续住上了有太阳能、卫生间、带橱柜厨房这样的新式窑院,屋顶架着白色的天线锅,快递业已经布局在乡镇,为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扩大内需发挥着重要作用。行走在沟壑纵横的乡间,有地域特色的新农村建设有目共睹。除了红枣,和老百姓生活最密切的特产是柳林著名的“碗托”。“碗托”是当地一种小吃,把荞面调匀,下热水锅呈糊状后,分次舀出冷却凝结,切成片状调汁食用,下口利活,滑爽宜人。在柳林,不仅满大街都是“正宗荞面碗托”店,还做成真空包装用手提盒装方式远销四方。从外地回到柳林的人进了城,先在“海荣碗托店”吃上一碗配有辣子蒜水浇汁的碗托,以解思乡之馋情。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柳林坐席吃饭即使有海鲜烤鸭,最后也离不了上“碗托”,既是主食,也是一道特色菜。柳林人爱柳林,纵是远隔千山万水,一碗“碗托”了却乡愁。舌尖上的滋味儿真是奇妙的不可思议!(文中图片系关中尧拍摄)关中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