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县发展村集体经济案例柳林乡墨池

墨池村:“一主三辅”盘活山林资源

基本情况

墨池村位于竹山县最南端堵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距离县城多公里,全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户,人,现有党员56人。墨池村为省定重点贫困村,现有贫困户户,人,贫困人口发生率为35.3%,所辖境内地广人稀,有着丰富的山场、林特、土地、水资源及旅游资源。近年来,村两委牢牢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转变思维、民主决策、务本务实”原则,大力实施“一主三辅”发展模式,即大力发展以烟叶种植为主导产业,中药材、光伏发电、林特为辅助产业,有效破解了“三农”发展难题,加快了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近三年来村集体收入分别达到13万元、17万元、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元、元、元。

主要做法

1.挖掘资源优势“造血”。坚持以村集体“造血”创收、群众增收致富为目标,充分挖掘利用本村丰富的林特、山场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把开发利用资源优势作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激发资源潜能,撬动村级集体经济快速发展。依托毗邻大九湖3A级国家湿地公园的区位优势和堵河源头丰富的林特资源,着力发展林特产品,积极发动群众种植板栗、核桃等干果近亩,发展川乌、平术等中药材近亩,实现村民增收余万元;同时认真践行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加大对生态公益林保护力度,村民获得生态补偿红利50余万元,村集体获得集体收入3.5万元。

图为川乌药材种植基地

2.盘活集体资产“活血”。根据集体资产管理使用的相关规定,对村集体闲置土地、集体荒山等存量的集体资产,采取单独经营、租赁承包经营等方式,加强集体资产盘活利用力度,激发集体资产增值增效。通过拉网式排查,摸清“家底”基数,对存量的40亩村集体土地采取租赁承包经营的方式,以每亩地每年元流转给烟叶种植大户,每年获利2万余元。

3.发展特色产业“补血”。通过抢抓国烟扶贫机遇,坚持“科学规划、分类指导、重点培植”的原则,将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烟叶种植作为主导产业,成立烟叶种植专业合作社,按照“支部+种植能人+精准扶贫户”的模式种植烟叶亩。同时村两委采取提供土地流转、调处纠纷等上门服务,扶贫户利用土地和劳动力入股,按照贫困户种植烟叶得销售收入,村集体得税收返还的模式,实现种植户增收余万元,村集体收益13万余元,真正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精准扶贫的高度有机融合。

图为烟农进行烟叶采摘

4.用好扶持政策“固血”。充分利用省重点贫困村的有利契机,用好财政资金投入、联建帮扶、精准扶贫等方面的优抚政策,有效整合资源,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近年来通过抢抓国家推行新能源开发利用契机,大力培植光伏产业,采取村集体整合政策扶持资金持股80%、企业技术持股20%方式,在贫困户集中安置房屋顶建装机50千瓦的光伏发电一座,现已并网发电,可实现村集体年收益5万元以上。目前柳林乡6个行政村已实现光伏发电产业全覆盖,走出了“一村一站”光伏发电朝阳产业的新路径,实现了经济强村有突破、一般村有发展、薄弱村有起色的目标。预计年墨池村村集体经济将达到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元。

图为光伏发电基地

经验启示

1.发展集体经济,因地制宜是前提。在村一级,各个区域几乎都存在着自然条件限制、资源优势有限等具体问题,因地制宜,避免盲目跟风,是确保集体经济长效有序发展的必然要求。墨池村结合本村林地资源、区位优势和气候优势,大力发展林特产业和烟叶种植,实现强村富民目标。

2.发展集体经济,民主决策是重点。通过抓住扶贫政策利好发展的良好机遇,在充分考虑本村光照时间长的地理环境情况下,果断决策,积极探索发展新的洁净能源产业“光伏发电”,以独特的发展方式,获得了较为成功的发展态势。

3.发展集体经济,队伍建设是保障。发展强不强,关键看头羊。乡镇党委坚持“靠得住、有本事、群众公认”的原则,把政治素质高不高、工作能力强不强、作风扎不扎实、是否乐于奉献、是否热心村级事务作为村两委班子配备的重要标准,调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只有好的班子才能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为增强集体经济提供组织保障。(执笔人王宏宾)

图为烟叶分拣加工

竹山县发展村集体经济案例汇编

1.官渡镇桃园村

2.宝丰镇下坝村

3.得胜镇圣水村

王宏宾

赞赏

长按







































北京哪家看白癜风好
云南白癜风治疗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ulinzx.com/lcxyy/714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