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三交镇中国党家村征文

资料:党继忠整理:党义海

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三交镇,位于柳林县城西南37公里处的黄河东岸,西临黄河,与陕西隔河相望,因地处中阳、石楼及陕西清涧三县之间,故名三交。三交古镇有“鼓击震两省,鸡鸣惊四县”之美称。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坪上村曾建有吴王城,传说吴起曾在此屯兵。遗址现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河两岸曾有这样的民谣,三交柳林则、家家有银则,一家没银则旮旯扫出几盆则。近代更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店铺林立、商贾云集之地。三十年代,三交镇税收即占到中阳全县的70%以上。当时的繁华胜过中阳县城,曾有小太原之称的美誉。李自成当年曾于此地东渡黄河北上,留下了吞吐历史烟云的闯王寨。年红军东征在此地强渡黄河,由此拉开北上抗日的序幕,周恩来副主席亲自在此建立了山西省第一个红色政权,中阳县苏维埃革命委员会。年,三交镇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红枣笫一镇。

拨开云雾见党氏

山西省柳林县三交镇党家寨村位于三交镇南约1、7公里处,居住的都是党氏。党氏先祖源于陕西省清涧县党家川,明朝初年迁居山西省宁乡县三交。始祖葬于石滩则南垣上圪凹。因党氏先祖年代久远,老家谱失传,其先祖名讳无可考。而党家寨、党家沟、党家岭、靳家山、以及黄丹墕、张家圪台的党姓皆其后裔。经考证石滩则村南源上老坟祖莹七宗。坐北向南桐树墕坟莹为先祖但先祖名讳不详。生有三子,长子党光英,次子党光清,三子党光秀。据同治十三年正月党家寨党氏家谱序言记载:“党家寨、党家沟、党家岭、黄丹墕、张家圪台之姓党者皆其后嗣。”有文字记载的始祖光英、光清、光秀始,迄今繁衍十六代,大约人口余人。

传说党氏是定居三交最早的姓氏之一,先定居石滩则村,后迁坡上村。党氏是明代三交的大户人家。党秀于顺治十三年(年)置买贾贾湾坡地七亩和宅基地,凭着自己吃苦耐劳和勤俭持家的精神。家业不断发展壮大。儿子运雾于康熙三十年至六十年置买土地壹佰零三亩(至年)在当时短短的30年时间,置买佰余亩土地是非常不易的。但是党家凭着吃苦耐劳和聪明好学、不怕苦和累的精气神,摸爬滚打几十年,“下湾”有三百多亩水浇地,一年种两茬,当时有这样的民谚“扛上锹不靠天、插里筷子长的冒了天”。家业越来越大。党家后来发展到以商贸业为主,和黄河水上运输,有万斤大船三艘,北至碛口南到河津禹门,运输当地大批的红枣、粮食、油盐、皮毛等。街上店铺林立,生意兴隆,日进斗银。其先祖十分注重对子弟的儒学熏陶,明、清时期,考中贡生、举人、秀才的多达20余人。为此,在坡上村买田置地,大兴土木,依山向南修建起八处规模较大的四合院,院院相连,高低错落,满渠皆是青瓦灰砖,起名:“党家渠”,并建立党氏祠堂,开辟了一块公益活动场地,名为:“党家坪”。党家渠的雄伟建筑足以证明党氏家族在明代已是三交地区的富豪之家。

党家渠易名“卫家渠”

党氏家族传到清代中叶开始衰落,一是因商行往河南运货,货船行至哨上的哨盖上(现叫壶口瀑布),船翻货失、人亡银丢,把一个梢工困到了哨盖上。只能用箭往哨盖上射馍馍来维持生命,由于当时救援设施落后。最终还是失去了生命,党家为此付出了不少的钱财。二是因黄河洪峰冲走“下湾”三百余亩的水田和街上的店铺民居,导致家境败落。党家可谓“成也黄河、败也黄河”。无奈之下,先人只好将整渠大院卖给当时的新兴富户一一卫氏家族。卫氏后来将党家渠改名为“卫家渠”。党氏族人各奔东西,迁徒党家寨、党家沟、陕西安定县(现子长县)等地生存。

勤劳致富搭“盘子”

听老人讲、党桂益,生于年,迁到陕西安定县(现子长县)西河滩(西河塔),由于当地地多人少,土地肥沃凭着自己聪明伶俐,勤劳创业,为人忠厚、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的精神,田地逐年增多、财源广进,家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了当地有名的大绅士。为了给老家三交有个留念,在前南街置买土地,建起一家当时在三交最大的骡马大店,日宿牲畜百十余头。院中打深井一口,为了饮水方便、在井台边安放满间槽一顶。每到夏天,掌柜的把水吊得满满的,让太阳爆晒。他说,夏天深井水阴,牲畜喝了会肚子疼,所以槽里常把水备得满满的。他对客人更是无微不至的关怀。听说当年太谷的一家马帮初到三交驮运红枣,因不知当时的行情带的银两较少,起不起货想让他担保,他二话没说就爽快地应下此事。事后,帮主说你就不怕我把你骗了,他说我开了这么多年的店,从来客人没欠过我的一分。人心换人心,八两换半斤,我相信你也不是那种人。所以他的生意一直做得风生水起、青云直上、如日中天,特别兴盛。

口传,当时还有一家迁往柳林镇,以打短工为生,租住别人家的房屋,过了年正月要在巷道搭建“盘子”(盼子,盼生儿子的意思),其他住户不让。在没办法的情况下,他在青龙买的一小块地,把“盘子”搭在那里。没过几年,党家人丁兴旺,事事通顺。逐年发展、生活富裕,后来买下现在的党家楼底。每年正月把“盘子”搭在街上。其他人见党家没有几年发展的这样兴盛有人又有财。他们就和党氏一样都搭建起来,一直传到现在。当时柳林党家楼底的“盘子”是最有名,因“盼子”和“盘子“同音,这才有了后来人们常说的柳林“盘子”。

争强好胜党家人

党招财,清宣统二年(公元年4月),没落的清王朝疯狂地加重地方税赋,盘剥穷困百姓,人民群众奋起反抗,南山穷苦百姓反抗“双重税”(贩运红枣、黑碳既要交纳销售税,又要交纳运载税),压得百姓无法生存,迫使十多个村的脚夫及大小商贩在高家沟乡大成垣村聚会设盟,一致推举党家寨村的党招财和青圪咀村的刘德珍为盟首,发动穷苦农民多人,挺进薛村税卡,税卡人员闻风逃窜,愤怒的群众砸毁了税卡的门窗和家具。次日,党招财又率领三交群众砸了三交税卡。后遭宁乡县(今中阳县)县衙镇压,党招财、刘德珍同时被捕遇难。党招财自小练习武功,长大后好抱打不平,为民除害,是反抗满清统治的民族英雄,至今三交人民念念不忘,代代相传他见义勇为的故事。

年2月红军东征在三交强渡黄河,拉开了北上抗日的序幕。3月中旬,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由陕北来到三交,组织建立了山西省第一个红色政权:中阳县苏维埃革命委员会。

年红军东征,刘志丹将军壮烈牺牲在党家寨鏊则疙瘩。老区人民为了纪念他,在党家寨村口鏊则疙瘩建起了刘志丹将军纪念馆和刘志丹将军纪念亭。省政府把刘将军殉难处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列为山西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党学冉,年出生。16岁时自愿加入中阳游击队,为了不让情报落入敌人手中,他把衣服扔在河边,把情报藏在帖身游泳过河送达。年仅21岁的大哥党学财却被抓走,杀害于石楼县东藏村。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又加入了八路军,后转战晋陕边区。解放后,他先后为甘肃省纪检委副书记黄恩明和中阳县委书记徐登甲当过警卫,曾荣立三等功二次。卸甲归田后从未讲过他曾经的辉煌和隐痛,直至4年去世。

党立礼,解放前参抗日儿童团,经常在村里站岗放哨,传送鸡毛信,宣传陕北红军打土豪、分田地等红色信息。党立礼解放后任村党支部书记,20余年如一日,为改变党家寨村容村貌、为村民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做出了很大贡献。

党世伟,自幼聪颖好学,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现任铁三局天津公司总经理(师级干部)。年荣获铁道部“火车头奖”,是国家铁路部门的最高荣誉。

党拴补,从七十年代担任该村党支部书记,一干就是三十多年,为该村经济发展和东疙瘩的绿化造林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为村民脱贫致富,倾情奉献。

党继忠,男,年生,高中文化,从小聪明好学、勤奋努力。由于父亲是三交镇供销社的售货员,他从小就喜欢父辈的行业。高中毕业后他卖过各种小商品,由于初入社会生意做得很不理想。后来改行弹棉花,有一次操作不当把右手卷进机器,致使右手截肢致残。再改行经营棉布,他以惊人的毅力,克服了常人难以克服的因难,吃了不少常人难以吃下的苦头,把棉布店做了起来。由于他诚实守信,加上人脉关系好,与客户协调融合,信用度高。在离石、柳林一带名气很大。一是他所进货品物美价廉,对人态度和蔼,老少无欺,公平交易。对孤独老人和残疾人员免费加工。只要顾客稍微有点不满意,他就重新返工,从不嫌麻烦。只要有顾客进门,他就不厌其烦地讲解各种布料的吸水性能和面料的合成。所以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如日中天。现在,他的店铺里每天人来往,十分兴隆。正如他平时所说:“生意要兴隆,诚守定为本”。他现在是三交镇最有名气的棉布经销店,更是老少共知的享有“恪守诚信,生意兴隆”美誉的一家老店。

党海元,九十年代起担任该村党支部书记。多年来为该村修建标准化教室、为了方便党家寨行政村所属三个自然村村民的出行方便,他多次跑镇里和县里筹集资金,修起了三村循环道路,并全部硬化。现在,三个自然村的村民们出行在宽阔平展的水泥路上,高兴地说:以后我们再也不会“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了”。这得感谢党书记!与此同时,他还为三交林场修了一条标准化道路、为东圪塔碉堡景区的开发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在刘志丹将军纪念园景区植树造林风风雨雨几十年。他为刘志丹将军景区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现在的志丹景区风景如画、环境优美、每天游人如织。卸任后的他,既是刘志丹将军纪念馆的馆长,又是解说员,每天坚守在纪念馆,为游人热情服务,传播红色文化。三交是革命老区,也是一片红色的热土。镇内有山西第一个红色政权,中阳县苏维埃革命委员会旧址、周恩来旧居、毛泽民征粮处、刘志丹将军殉难处,红军东征坪上渡口纪念碑、红军强渡黄河浮雕,红军东征纪念馆。三交又是明清古建观览地,有水台山、老爷庙,和明清古街。黄河一日游和天下黄河第一碛“土金碛”。来到镇上,你可以找到各色民间小吃店,尽享民间美味。热情好客的三交党氏。热忱欢迎各位宗亲们的到来。改革开放后的三交镇的党家人口约千数余人,老一辈的除上述人员外,大多以务农、种枣为生,年青一代不忘先辈勤劳之根本,外出务工或创业。据不完全统计,从三交走出来党家后代,榑土生、研究生有8人,大专以上学历30余人、中专以上60多人。参加工作现以离退休人员有20多人,在外工作人员50余人。在外打工的有煤矿安检员,有班主长机电修理工,有不少外出打工人员在柳林、离石、中阳、文水、太原建起自己的小家庭和居家之地。有的自己当上小老板在外开洒店或汽车修理等。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让党氏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党氏!《党氏家族报》年筹办,年正式创刊,铜版纸彩印,全国最好的家族报。党氏家族报







































白癜风能否治愈
浙江治疗白癜风疗效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ulinzx.com/lcxxx/819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