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文化历史考证之柳溪寺

柳溪寺始建于唐代,正式扩建于宋代嘉佑三年,即公元年,农历戊戌年,至今历史已逾千年。古时与柳林香严寺、孟门南山寺、锄沟广济寺、离石安国寺等同为永宁州八大官寺之一,积善行好于方邻百姓,信徒众多,寄寺老残病孤日多,历代高憎精心守钵,弘扬佛教禅宗临济宗教法,影响十分广泛。佛香盛时,住寺和尚近人,寺田亩,寄寺者络绎不绝。官方佛界人物常常骑马而至,民间传寺内火炕三十三盘。寺东后沟古时有煤窑一座,建好寺后封窑至今未采矿,为后代留存。据寺内现存碑刻考证,该寺在元代元统三年,即公元年,农历乙亥年曾大规模重修。清雍正八年,即公元年,农历庚戌年重修时,被康熙皇帝誉为天下第一廉吏的于成龙之孙于准曾为该次重修亲撰碑文。

柳溪寺地处山西省柳林县庄上镇辉大峁村李家庄自然村南坡上,座北朝南。背靠李家庄構(jiang)垣上元宝山,面临清河水大支流由东向西流入黄河,依山傍水,峰峦叠翠,柳暗花明,河廻路转。一条连接秦晋的商贸古道,沿河跟过。昔时古道上南来北往,东进西出,人声鼎鼎,驼马队队。现为规划中的康前公路一段。

柳溪寺方圆四周一二十里,四寺拱卫,即西有杜家湾建于唐代的龙潭寺,南有杨家峪建于明代的广泉寺,东有曹家崖底建于明代的圆明寺,北有前元庄建于明代的天宫寺。柳溪寺居四寺之中心,据相关四寺现存碑刻知,柳溪寺广联各寺,常捐济于这些寺庙。

柳溪寺现整体残破,檩樑全失,门窗、砖瓦残存,大部分移作他用。但规模结构仍在。寺内分三院一区,即上院、下院、旁院。三门仍在,东、西两旁钟鼓楼残存楼基,其中上院正殿为枕头窑,殿前为一砖木结构大堂。下院僧房若干,曾古柏参天。旁院最早建成,旁院南面为拴马喂马处。整院南正门,西側门,东侧门通外。寺内现存残碑七通,古时生活用磨、碾、菜窖,遗流至今可见。野草萋妻,令人心碎。

柳溪寺历代屡有修葺,寺外河对岸和寺墙外四处塔林,共有高憎住持塔墓二三十座皆废。今仅存得道高憎巨塔一座,佛号临峰,俗名舍利塔、皇姑塔。传说乾隆皇帝女儿患重病,百医莫治,皇帝张榜告示天下,言谁治好女儿的病,不论憎俗年龄,即下嫁此人为妻。柳溪寺住寺高憎揭榜,手到病除。但坚守清规,谢绝皇诺。而这位皇姑,毅然来寺独居修行,终生未嫁至佛化善终。皇帝以感憎恩,以表女节,修建此塔,传为信诺佳话,流传至今。据百姓传说,寺东米半坡有一窑洞,为当时皇姑清住,寺东河底一水湾之水,为皇姑洗濯处,谁家孩子高烧感冒,瘴疫气麻,用此处水即洗即愈。寺西坡下有古井一眼,井前有一石破小渠,为皇姑浣洗小解处。跨桥小石渠三块石条为小石桥,古道从此通过,现仍赫然在目。

柳溪寺无戏台,寺节不详。每年农历腊月腊八这一天举行“浇冰山”仪式。上院大殿供桌边上绑好柏枝柏叶,用寺内烧开水边浇边冻,凝成冰山形状。来年冰消之日,便惊见香灰铺桌。

柳溪寺,弘扬佛教禅宗五派之一临济宗,“当头棒喝”、“四呵斥”、“四料拣”、“心心相印”等教理,特色鲜明,影响至今,宋智昭?人天眼目·临济录?中写临济宗创始人三十八世临济义玄禅师“曹州南华人也。俗姓邢,幼而颖异,长以孝闻,及落发受具,居于讲肆,精究毗尼,博赜经论。俄叹曰:“此济世医方也,非教外别传之旨”...。唐咸通八年丁亥四月十日(公元年)摄衣据座,与三圣问答毕,寂然而逝。敕谥照禅师,塔号澄灵”。

作者简介:康序,男,年生,山西柳林人,文学评论家。年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年至年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攻读文艺学美学研究生。系中华美学学会会员、中国赵树理研究会理事、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古典文学学会会员、吕梁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柳林文化研究会顾问、柳林县文学协会名誉主席等,《吕梁文学》编委、《吕梁学刊》常务副主编,《清河》顾问。

长按







































得了白癜风该怎么治疗
北京看白癜风的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ulinzx.com/lcxxx/393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