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县县城出发至金兰山街道办李塝路口(约10公里),由李塝路口进入游上塆村民组(约2公里)。
从新县县城出发过浒湾集镇到达游围孜路口(约12公里),从路口过漫水桥进入游围孜新农村。
★上午,参观农民居住生产生活环境:漫步村居小道,感受现代农村的干净整洁环境,观赏田园风光,在田间小道剜野菜,吹和风,尝天然井水,体验农家生活,拍摄美丽乡村图片;参观敬老院,慰问老人,发扬敬老孝老光荣传统,考察未来养老事业。主要景点:万方大塘、农民文化广场、古水井、美丽田园、光荣敬老院。
★下午,品尝农家饭后,参观游围孜产业基地,欣赏小潢河两岸优美的自然风光,感受河边嬉水、自然垂钓、赤脚漫步沙滩的乐趣。主要景点:蔬菜种植基地、水产养殖基地、畜禽养殖基地、泡沫板材厂、灰砂砖厂、水泥管厂、健康主体公园、农民新村、河沙滩、柳林。
★夜晚,品尝农家饭后,与农民群众共同举办广场文化活动,观地灯戏,唱民俗歌,跳健身舞。结束后只需26分钟便可返回县城。
游围孜村位于新县浒湾乡政府驻地西北部约四公里处,东部跨小潢河流域2公里,与浒湾乡郑店村隔河相望;南邻金兰山街道办事处李塝居委会;北连浒湾乡曹湾村;西接吴陈河镇朱洼村。村委会驻游上湾。总面积2.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亩,山场面积余亩。辖7个村民组,7个居民点,人。
净整洁干净乡村本村西面环山,东面临水,山水将村庄和田畈包围其中,田平畈整,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生态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是全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本村村民建房临河滩或在平畈宽阔的土地上选址,很早就形成一种整体规划意识,因此房屋建筑,主干路、区间路等基础设施均整齐划一,村容村貌干净整洁。村庄内绿树掩映,田地、池塘、道路等基础设施交错布局。
美生态优美乡村村西边是绵延数里的山系,自然景观十分优美,公益林、天然林、人造林及天然植被相互交错生长。不论是山地还是平地、畈田,均为优质土壤,《新县志》中记载的所有动植物都能在这里生长和繁衍生息。松树林、杉树林、竹林、柏树林、槐树林、茶树林数不胜数,百年以上树龄的树木不计其数。山上四季有景,常年见绿,形成一片片神奇的自然景观。流经本村的小潢河,在本村辖区形成天然的宽阔沙滩,河水清澈见底,水草丰富,河两岸的柳林既是休闲养心的天然公园,又是学者采风、闲者垂钓的理想乐园,同时也是阻挡风沙入村的天然屏障。
古柏
古枫
松林
杉木林
天然林
名木
荷塘
河滩
柳林
古人文厚重乡村扶山寨遗址(红色旅游景点和人文景观)革命战争年代,本村有13名烈士为中国革命献出宝贵生命。本村坐落在著名的扶山寨脚下。扶山寨是明代由扶姓先祖为保卫家园、防匪入侵而动员乡邻用天然石头垒砌修建而成的城堡,山势雄伟,地势险要,方圆约20平方公里,自古为战略要地。因年代久远,已毁于战火,但山寨石基尚存。革命战争年代,扶山寨是红军阻击国民党反动派入侵的重要战略要地,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在此曾组织两次著名的战役,因其特殊的历史意义被《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史》《红二十五军战史》《新县革命史》永久载入史册。扶山寨遗址是接受党史研究、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开展地方志研究的重要基地。
古水井本村有两口百年以上的古水井,水位常年保持平衡,水质经国家质检部门检测可与纯天然矿泉水媲美,“井巴凉”(当地俗称)不经加热可直接饮用,是天然的清凉饮料,并被载入《浒湾乡志》。常有来本村串亲访友或途径此地的过路人,不畏长途跋涉用纯净水桶将本村井水装回家中饮用。位于游上湾的古水井
位于游围孜新农村的古水井
特特产丰富乡村本村土质优良肥沃,水源十分丰富,土特产主要以农产品为主,茶叶、板栗、菜籽油、花生、红薯粉条、糍粑、本地豆腐、本地鸡(蛋)、本地鸭蛋、香菇全部为天然无公害农产品。杂交水稻种植虽然面积较小,但籼米因其颗粒饱满、色泽圆润、营养丰富备受城市居民喜爱。
农民育种的茶叶苗
本地鸡蛋
本地鸭蛋
家庭自种红薯
家庭自种无公害蔬菜
自种花生
自种油菜籽
本地产杂交水稻
板栗苞
富产业融合乡村本村产业以农为主,农工结合。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本村就办有机砖厂、造纸厂、水泥预制厂、茶场、油坊、聚丙烯厂、林场、米面加工厂,并有村办集体经销点。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开展,农村产业政策的不断调整,本村产业融合率先走在全县村镇前列:以种植和养殖两大主导产业为重点,发展蔬菜大棚面积达亩,高产水稻示范区面积达亩,食用菌基地面积81亩,发展淮南猪养殖户6户,建成灰砂砖厂1个,淘沙场1处,水泥管厂1家,泡沫板材厂1家。村黄鳝、泥鳅水产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71亩。不少村民发挥自身厨艺精通的特长,利用自家房屋开设农家饭庄,主营农家小菜、本地特色食品及农村传统宴席菜肴,深受食客喜爱。这里种植的绿色天然无公害蔬菜是县城及周边农贸市场蔬菜的主要供给来源。食用菌基地种植的食用菌、养猪基地养殖的淮南黑猪、本地鸡蛋、本地鸭蛋已经叫响地域品牌。灰砂砖厂生产的灰砂砖、沙场建筑用沙、泡沫板材、水泥管是全县及周边地区建筑工程的主要材料来源。水产养殖基地
蔬菜种植基地
连片蔬菜大棚
时令蔬菜
淮南猪养殖场
农家饭庄(一)
农家饭庄(二)
农家饭庄(三)
农村淘宝店
泡沫板材厂
水泥管厂
灰砂砖厂
全配套齐全乡村本村最突出的特点是交通便利,四通八达。从游围孜村民组出村米便可上省道线,然后向南3公里可到达大广高速新县北站,10公里直达新县县城;向北30公里可直达光山县城。从游上湾村民组出村米,可上省道线,然后向南10公里到达新县县城,向西公里到达信阳市区。本村村组全部通水泥路,区间道路全部连贯。村部至S线村级公路主干道为加宽加厚双车道。村民家家通自来水,用电、网络通讯、有线电视线路信号全部贯通。村民文化广场、文化墙、主体公园、健身步道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齐全。浒湾乡敬老院在本村落户,已容纳30名老人居住。建有一级电气化提灌站,畈田浇水面积达到全覆盖。村有万方大塘5口,布局合理,能够同时发挥景观、灌溉、水产养殖、居民日常洗涤一体化功用。东方红小学是全县重点村小,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共有12个教学班,配置达到国家三类标准,能容纳名学校就读。光荣院一角
淳民风淳朴乡村本村居民是明末清初由江西省筷子巷经瓦屑坝迁来,主要姓氏有游、胡、程、叶、黄、方、扶、张,其中以游姓和胡姓居多。民风淳朴,邻里相处和睦。在长期的繁衍生息中,本村居民形成热爱民俗文化的好传统,民间锣鼓、舞狮、玩旱船、喊彩、地灯戏历史悠久并且代代传承,是逢年过节、红白喜事、农闲时刻休闲娱乐的文明健康方式,已在浒湾乡、光山县泼河镇、吴陈河镇等周边叫响品牌。
本村民俗可作为新县主体民俗的代表,自古以来形成向善向上、热情好客、勤劳俭朴、乡邻和睦、孝老敬亲、乐善好施的优秀民俗传统。能工巧匠甚多,木匠、泥瓦匠、篾匠、铁匠、石匠、理发匠技艺代代传承。豆腐坊、油坊、弹花坊、畜禽养殖技术远近闻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墙
文明宣传墙
“最美家庭”光荣榜
《村规民约》宣传栏
康健康和谐乡村本村村民全部参加新农合、新农保。因生态良好,空气清新,居住条件清洁卫生,许多70岁以上的老人从未生病,一生没吃过药扎过针。全村80岁以上的村民有20多人,年纪最大的达90岁。近年来,随着各类产业在本村落地生根,农民不出村就能在产业基地就业。又因交通便利,部分农民平时在家从事产业发展,闲时到县城或周边务工;部分农民长年在北京、厦门、深圳一带务工,已形成巩固稳定的事业发展阵地;新生代农民工完成学业后,就业遍布全国各大城市。从本村走出的军队师级干部1人,团级以上干部5人,在行政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及相关重点企业工作的人员30余人。
“置身村庄,干净整洁、耳目一新,如临世外桃源。
漫步河滩,溪水潺潺,柳叶摇曳,如入清新世界。
畅行山间,松涛阵阵,鸟鸣兽欢,享受自然恩赐。
足踏阡陌,心怀希冀,充满活力,惊叹乡村变迁。
热情好客的游围孜人期待你的光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