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1)班阅读计划
阅读目的
六年级学生又“洗牌”了,做班级阅读又要从头来,对于新生就是为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成为爱书一族;对于原五(1)班学生就是巩固阅读兴趣,形成良好阅读习惯,学习阅读相关书籍的技巧。
阅读活动安排
1.每天的“日有所诵”;
2.每天的“五个一”,“五个一”30天养成计划群里打卡;
3.每天的“课前一读”,午睡前的一个小故事;
4.每周的绘本共读;
5.双周读书交流会,单周个人说书秀;
6.共读书《呼兰河传》《西顿动物故事》《柳林风声》《孔子的故事》;
7.节日诵诗:中秋节、元旦,每周一节吟诵课;
8.每月一次阅读公益活动;
9.学做议写传统节日文化:重阳节、春节,二十四节气文化,结合《时节之美》进行;
10.诗词背诵考级比赛;
11.书香少年评比。
“五个一”30天养成计划
30天“五个一”30天坚持30天成长!阅读温润生活,锻炼强健体魄,练字修心养性,做家务事培养家庭责任心,诗歌温润心灵。让五个一成为我的习惯。我是(),今天是五个一习惯养成第()天,五个一打卡第()天,我会将30天五个一成长计划坚持到底!今日读书《》第()面到第()面,时间为()。练字(),态度()。锻炼是(),时间为()。做了()家务事。背诵诗歌()。人和人的区别不在智商,在于坚持!
为书“打工”计划
将学生做“五个一”的合格数、参加班级读书活动的成绩、读书本书、30天养成计划打卡次数等转化为分数,作为期末评比书香少年的依据,兑换成现金。
1.每天的“五个一”一个合格为1分,打卡一次1分;(管理员记录)
2.个人说书秀没做课件5分,做课件一次10分;(管理员记录)
3.读书交流会参加故事大王比拼加5分,故事大王另加5分;(管理员记录)
4.日记擂台赛一次加5分,擂主再加5分;(管理员记录)
5.写字比赛和其他读书活动比赛一二三等奖分别加5、3、2分,进步奖加1分;(管理员记录)
6.课前一读朗读者加1分;(管理员记录)
7.每读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加10分;(老师记录)
8.参加一次阅读公益活动加1分;(老师记录)
9.期末个人说书秀评出最佳说书人加5分。(管理员记录)
阅读年龄测试
a为0分,b为1分,c为2分(请家长先和孩子一起测测孩子阅读年龄。)
1.在电视、网络和看书之间——a不看书,空闲时间不能看电视、上网时就玩别的。
b喜欢看电视、上网,有时在大人建议下也能看书。c喜欢看电视、上网,也喜欢看书。
2.是否主动看书?
a从不主动看书。
b很少主动看书,除非自己非常感兴趣的书
c主动看书,感兴趣的书很多。
3.平时与父母聊到与书相关的话题——a几乎没有。
b比较少。
c很多。
4.孩子结交的朋友中,喜欢阅读的——a几乎没有。
b比较少。
c很多。
5.看到喜欢的书时——
a只能看15分钟左右。
b能看半小时左右。
c能全神贯注看一小时以及更长时间。
6.是否相信小白兔会说话等童话作品?a非常相信,最爱听这类故事。b半信半疑,被故事打动时愿意相信。c绝不相信,并斥为幼稚。
7.平时家庭交流中,孩子会——a使用亲昵的儿童化语言,比如“吃饭饭”、“喝水水”。b高兴时会用儿童化语言,一般则使用偏向成人的语言。c大量使用社会上的流行语言。
8.在班级里,老师对阅读的态度——a反对,看课外书会被斥责。b只要完成作业等等,无所谓是否阅读。c积极赞同,甚至主动节约时间便于孩子阅读。
9.平时读得多的是——a根据电视动画片改编的动漫书。
b图多的书,比如图画书。
c文字书。
10.以下哪个描述,最接近于孩子的状况——a读书像吃药般痛苦。
b阅读不痛苦,但是可有可无。
c读书已经成为孩子的生活习惯。
11.一旦发现不懂的问题,孩子会——a询问他人。就算他人建议去查阅图书也懒得查。b在父母建议下,能够查阅书籍寻找答案。c主动查阅相关图书,再有疑虑才会与父母交流。
12.一本孩子对内容感兴趣的10万字的文字书,孩子自己会——a再喜欢,也从没看完过。b特别喜欢的话,能用几天时间读完。但这样的情况不多。c感兴趣的话,能用一天甚至更短时间读完。这样的情况经常发生。
13.看完一本书,孩子在口头上——a很难完整重复书中内容,即使勉强讲述出来也不知所云。b能够完整地重复书中内容,但对故事的意义还很懵懂,或是人云亦云。c不仅完整重复书中内容,更能明确提炼出含义,还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有所发挥。
14.读完自己感兴趣的图书后,孩子在写作读后感时——a很难动笔,就算有想法,也是茶壶煮饺子倒不出。b所需时间较长,中规中矩,内容略嫌单薄平淡。c用词得当、旁征博引、一挥而就,甚至会有独特见解。
评分与建议0-7分阅读年龄为“幼儿园”。建议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从图画书入手给孩子讲故事,从孩子常看的动画片改编的动漫入手让孩子自己看故事,让孩子亲身感受到阅读是件有趣的事。8-14分阅读年龄为“小学”。建议提升孩子的阅读能力。提供大量的图书供孩子随时、随手取阅,着重从桥梁书开始,进行文字书的阅读。14-27分基本成熟的读者。建议着重将孩子从娱乐型到思考型引导。多与孩子沟通、探讨书中的问题,让孩子将书本与生活相连,更多地实现知识与生命的共鸣。28分完全成熟的读者。建议着重将孩子从思考型向行动型引导。创造更多机会,开拓眼界,提供平台,帮孩子从阅读到创造,知行合一。(请和孩子一起完成测试)
小学班主任刘晓琳
○
与萌娃共读共写共乐的日子
○
班级自主管理班级阅读故事
为萌娃们留下最美好的记忆。
刘晓琳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