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撷取“鲁班奖”,已成为我国各建筑企业梦寐以求、为之博取的最高目标。陕煤化建设集团创建一流工程,终于圆了这个梦。在年11月27日公布的—年度第一批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入选工程名单中,陕煤化建设集团承建的红柳林矿井工程榜上有名。金光闪闪的鲁班奖,使之成为综合实力高标准的象征,是西北地区煤炭行业首个鲁班奖,也是今年全国煤炭行业唯一一家夺得这一奖项的建筑施工企业。
现如今,只要走进红柳林矿区,在路面上,我们可以看到排列整齐的职工宿舍;在矿井下,我们可以看到整洁干净的巷道,这些都彰显着煤化建设人艰苦奋斗、奋力拼搏开拓创新的光辉历程,诠释着国内最高工程质量“鲁班奖”的实至名归。
迎难而上,精准策划夯根基
红柳林矿井位于陕西省神木县西北约15公里处,是国家发改委年神府南区总体规划的四对大型矿井之一,井田东西长约20km,面积.Km2,设计生产能力万吨/年。对于建设集团来说,拿下这项工程,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因为,“煤化建设”的名号将在这里打响,同时也将为该公司的发展积累更多的经验。
工程于年5月开工建设,直至年12月建成投产,实现了原煤开采、生产、运输、加工的“一条龙产业链”,目前,这条生产线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处于煤炭行业前列。
冲刺鲁班奖不是一句空话,首先要有一流的规划方案。为此,该公司在开工前就对工程建设进行了精心策划,提出创建目标,即争创鲁班奖。
为了迎接这场即将到来的攻坚战,作为甲方的红柳林矿业公司和建设方的建设集团公司,双方领导高度重视,本着“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的建矿思路,共同商讨确定了高于国家规范的质量目标,以打造“世界领先,中国一流”的现代化煤炭企业建设为最终目标。
目标确定了,接下来,该公司立即会同设计、监理、环保等各参加单位,策划确定了创优工程规划,编制鲁班奖创建总体规划、实施细则、工程质量管理办法等多个质量管理规定,规范了工程的质量管理,保证了工程整体进度。同时,选配高素质的项目管理团队和施工队伍,建立专管成线、群管成网的管控体系,通过施工全过程监控等管理措施确保优质高效地完成施工任务,实现工程创优目标。
精益求精,严抓质量铸精品
施工中,该公司除了保证工期更加注重精耕细作,以保证工程质量。开始建设后,制定了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把实现工程质量“零缺陷”,单位工程一次性验收合格率%作为工作指标,力争建设一流的精品工程,一举拿下“鲁班奖”。
结合工程实际,该公司严格执行标准化管理模式,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成立质量管理组织机构,编制工程管理策划、创优规划等规章制度,做到一切工作有策划、有标准,有章可循。在满足整体效果的基础上,坚持样板引路、标准验收的质量目标,做好质量控制要点及施工操作细节的详细交底。另外,对工程施工重要工序、设备材料到场检验及各阶段质量验收等关键环节加强质量管控,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强化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在创建“鲁班奖”过程中,这些措施最终让该公司把质量管控落实到工程细节,抓实到每个关键控制点,相对提高了品牌含金量。
工程创优,基础管理促效益
一座建筑精品的塑造,靠的就是真功夫、硬本事,该公司能够首创“鲁班奖”,也是对其管理的最大肯定。为了保证过程创优、一次成优,确定了“目标管理、过程监控、阶段考核、持续改进”的创优机制,成立创优实施领导小组,坚持对施工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严格管理。
为保证创优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和有序运行,在建设过程中,该公司全面建立技术交底制、样板引路制、过程“三检”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保证管理工作从一开始就走上正规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在施工过程中,实行高标准、严要求的质量管理。在创优细节方面,根据实际情况对管理方法不断改进,呈现诸多亮点。
亮点一:各项单位工程质量管理到位。创建期间,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规范、技术标准和基本建设管理程序,严格按照设计组织施工,多个单位工程取得行业荣誉奖项,其中主副斜井、产品仓、综采车间等单位工程先后荣获煤炭行业“太阳杯”及优质工程等荣誉。
亮点二:服务跟踪到位。建立了各方参建方决策层参与的创优指挥部,以精细化管理为核心,精选各专业项目团队具体实施,有效保障了项目整体建设进度和工程质量。
亮点三:管理再上新台阶。企业过程控制和精细化管理模式成为国家安监总局推广范例,树立了行业千万吨级大型矿井标杆。
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矿井实现了争创省优各项质量控制目标。投入使用以来,结构安全稳定,得到了建设、设计、监理、使用等单位高度认可。矿井工程以优良的质量曾获得全国行业优质工程奖、“陕西省煤炭优质工程”等荣誉。
科技领先,品牌打造赢赞誉
“高标准、高起点、严要求,建设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现代化矿井。”这不仅是建矿目标,也是该公司坚持科技创新、实现科技建矿的真实写照。
红柳林矿井共设计4条井筒,具有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大等难点,这无疑对施工质量提出了严苛要求。围绕这些工程难点,该公司高举科技创新大旗,结合工程实际,明确了8大类技术难题和多个科研课题,先后投入大量科研资金,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深入研究,成功破解了一道道技术难题。期间,总结完成的小管棚注浆法在长距离深厚风积沙斜井井筒施工技术获得国家一级工法。
矿井的技术难点,突出地体现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和施工技术技术复杂三个方面。在红柳林井筒施工前期,针对表土层沙土流动大造成开挖边坡防护困难的实际情况,该公司经过现场研究实验后,采用木桩加背板维护边仰坡技术,保证了边坡稳定。在主斜井及回风斜井施工中,更改以往用建筑模板或槽钢加工旋板支护的方法,采用大块钢板加工弧度模板,保证了半圆拱形巷道成型。针对斜井井筒半圆拱施工断面大的实际,施工中采用五台激光指向仪定向技术,大幅度提升了巷道成型。针对施工中穿越砂土层造成顶板支护困难的实际,采用超前小管棚预注浆固结技术,保证了短段掘进不出现砂层冒落现象,填补了国内煤矿此项施工工艺的空白……
尽职履责,圆梦鲁班再起航
在煤化建设者们历时33个月的艰辛努力下,红柳林矿井工程优质高效完工,成为该公司矿井项目中的一笔宝贵财富。之所以能捧回“鲁班奖”,这项荣誉的背后浸透着汗水和付出——工地上步履如飞的身影,矿井下挥汗如雨的身影,办公室里通宵达旦的灯光,无不在默默诉说着煤化建设者们的敬业和奉献。
为了保证施工质量一次成优,他们长期坚守工地,并以此为家,疲惫的身躯伫立在工地紧紧盯着施工的每一个环节;为了能早日建成投产,他们穿着沾满煤灰的工作服在矿井里摸爬滚打,任凭汗水浸透全身顾不得擦一下;为了保障施工进度,他们加班加点掀起大干热潮……如果你问他们为了什么?他们会淡然地回答:这是我的工作,做好是应该的!没有“高大上”的语言,却有“高大上”的行动,这就是我们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煤化建设人,他们信念坚定,执着追求;他们热爱自己的企业,所以甘于奉献,无怨无悔;他们拥有美好的梦想,所以攻坚克难,百折不挠;他们将“务实、奉献、奋进”的煤建精神写在每一项工程中,写在每一项荣誉背后,写在与企业共奋进的时刻里。
“鲁班奖”的加冕,这项中国建设领域至高无上的荣誉,记载了该公司的实力,同时也是煤化建设人继续创造明天的新起点。如今的煤化建设人,他们依然斗志昂扬,豪情满怀,即将再次踏上新的征程,用“鲁班奖”的精神继续谱写新篇章。(宋阳丽)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