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盘子会又称天官会会、小子会会,是流行于山西省柳林县县城及城郊穆村一带盛大的民俗文化活动。
盘子是一种制作精美的组合型阁楼式仿古建筑模型,被人们称为放大的神阁子。盘子是古代祭盘的俗称。盘子会起源于古代搭棚祭神活动。神棚是用椽子、帐子搭成,其形状如帐篷,棚内设香案,供三官,摆放供品。搭神棚始于唐玄宗开元年间。那时天上有三官神(天官、地官、水官),天官喜欢花灯,地官喜欢人多,水官喜欢热闹。每年正月十五,他们便降临人间,享受一年一度的人间欢乐。“三官”还宣称人间风调雨顺,都由他们主宰。因此百姓们为了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便在正月十三搭就神棚,悬挂花灯,点上旺火,闹起社火,迎接三官降临。
明代,柳林镇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原始的神棚不能适应民间宗教信仰活动,开始有匠人模仿唐代之祭盘,将民间庙宇与神像按比例缩小,精雕细刻,油漆彩绘,活卯活鞘,易装易拆易保存。这种浓缩的庙宇比用砖木修建的庙宇造价低,一般高约三到四米,有四角或六角,有单层或双层,内分几个神龛,供奉天官、财神、观音等神像,几乎全部供于一座阁楼之中。“盘子”的绘画主要分布在内装板上,主要以各种历史故事、神话人物、神话传说为主。到明末清初,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盘子会。盘子的建筑材料多采用质地细密而又硬实的上等木料制作而成。它不仅总体结构合理,而且装饰工艺古香古色、精美绝伦、令人叹服。
“柳林盘子会”活动时间为农历正月十三至二十六,以元宵节为高潮。活动期间各街巷张灯结彩、高搭彩盘、遍点社火,或配以秧歌、弹唱;或佐以转九曲、斗活龙,汇聚十里乡亲,载歌载舞,共庆节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表达了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年“柳林盘子会”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文:刘远视频:葛丽娜美编、责编:于飞
统筹:刘进葛丽娜监制:李磊明贺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