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福则村
一、基本概况
土福则系行政村,属平川,在峪口镇西北7.5公里处。据传,曾有南方人来挖坌取宝,致山梁留有土坌。
据考证,该村明化年间建庄,因后山梁留有土坌,故取名为土坌则,后“坌”演化为“福”。年全村有耕地亩,有户,口人,大畜存栏82头,羊只,村民拥有家庭小汽车60辆,百分之八十户安上了太阳能热水器,彩电、冰箱、洗衣机等电器入户率达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和劳务输出为主。
全村共有35姓,李姓占全村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五,薛姓占百分之二十三,赵姓占百分之二十一,其它姓为:王、张、刘、冯、付、穆、侯等。该村依山傍水,村内民房主要有窑洞和平房,坐北向南,是宜居的好地方。
二、教育卫生
本村从年就创办学校,当时学校办在庙里,由李文海执教,先后在村里任教的老师有:临县的郭美昌(——)、梁芝云(——),横泉村的冯祥林(——),峪口的王继贤、刘生亮。
土福则学校办学久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年又重新修建,学校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运动场地90平方米,有办公室5间,多媒体教室2间,音乐室2间,美术室1间,体育活动室1间,图书阅览室1间,仪器实验室1间,计算题网络教室1间。
学校修建于国道西侧,土张公路旁,村中部,学校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年成立村级保健站,到年改为合作医疗所,年实行新农合。医生先后有:闫成奎、保英,现由李东生担任。
三、古迹
土福则村西有古庙一座,由于年代久远,又遭到文革时期的破坏,碑已失落,建筑年代无法考究。年采用集资捐款的方式,对该庙进行了修缮,全村捐款20多万,新塑了神像。该庙为真武庙,坐北朝南,庙内东西隔有一墙,正南为真武神像,真武东面塑有牛王、马王,西边塑有虸蛾。庙的北面、正面塑有观音,东边是三位娘娘,西面塑有风神娘娘。庙内新塑神像形象逼真,活灵活现。据说,该庙神灵非常灵验,求雨、求财、求官、求子、求平安的人很多,庙内“有求必应”的匾幅挂满四周,黄铜钟也有四五口。
年,在支书刘怀玉的带领下,又进行了第二次修缮,共捐款30多万元,对庙内神像又进行了重塑,新增了全铜关公像,庙宇分为上下两层,对下层重新进行了改修,又购买了太阳能佛音,一年四季昼夜播放。
四、历任村干部
支书
主任
姓名
任职时间
姓名
任职时间
任怀全
——
郭志旺
——
刘玉堂
——
冯补新
——
杨廷荣
——
宋玉平
——
冯补新
——
刘玉堂
——
韩仁锁
——
张荣华
——
刘怀玉
——
刘玉堂
——
薛保兰
——
李承恩
——
赵进忠
——
薛连兆
——
刘怀玉
——
薛正科
——
赵新国
薛连科
——
赵金平
——
赵进忠
——
李东生
——
陈喜平
——
张玉军
——
刘怀玉
——
崔文治
——
冯来友
五、本村人物
1、土地革命时期干部(按姓氏笔画排序)
李光清(——),男,年生于土福则普通农民家庭,少年时在本村读书,后考入离石高等小学,年毕业后因家中贫困,无力继续供养,回村务农,年加入我党领导的抗日组织“同盟会”,并任公道团副团长,年入党后,先后任方山县第三区区委书记、临县城关区委书记,年党组织以同志会(国民党组织)特派员伪装身份派他前往山西省静乐县从事党的地下工作,秘密发展共产党员,年抗日新政府成立,他被宣布任静乐县公安局局长,后又被调任隰县公安局长,年任文水县公安局长,年调情报部门工作,任晋中情报站站长年奉命西进调任西安市一分局局长,年新疆和平解放,调任乌鲁木齐市市委常委,公安局副局长,后又调祖国的边陲伊宁市任市委常委,专署公安处长,年调任乌鲁木齐市市委常委,公安局局长,年提为市政府副市长,分管公安和城市建设,年打倒四人帮后,任自治区广播电视局局长,年任乌鲁木齐市市委副书记,参加了对四人帮的审判,年后,任乌鲁木齐市代理书记主持市委工作。年退出领导岗位,年离职休养。
李新雨(——),男,年生于土福则村,年参加工作,年入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山西新军政卫旅宣传队分队长,年起,先后在山东滨海农村报社、鲁南报社任编辑、编委、主任等职。年起历任山东广播电台台长,山东电视台台长,是山东省第三届人大代表,第五届人大常委。年任山东广播电视厅顾问,山东省人民政府咨询顾问,,年任山东省新闻学会会长,中国新闻学会常务理事。
2、抗日战争时期干部(按姓氏笔画排序)
李新山,男,年1月生,年参加工作,年任汾西县财政局局长,年离休行政16级,县处级待遇,年病逝,享年76岁;
宋怀德,男,年3月生,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革命;
薛柄(——)男,年生,年参加革命,年调湖南省常德市国营光学仪器厂机电分厂任党总支书记,年离休,年病故;
薛景明,男,年8月生,年1月参加工作,年任下昔乡革委会主任,同年五月退休,年改办离休,年9月病故;
薛映兰,峪口镇土福则人,年生,年参加革命,中共党员,年任离石县委农工部副部长,年任吕梁市地委农村政治部政工科科长,年离休,行政15级,享受副地级待遇。
年薛映兰同志担任峪口公社领导时办了几件实事:
(1)联合四个兄弟公社建成了土福则至韩家山煤矿的平车路,当时方山县没有大煤窑,群众冬季取暖靠岚县、兴县的脚夫送煤烧,在他的组织下,经过四个公社共同协商,由麻地会和下昔公社出木料,圪洞、峪口出劳力,县里出资2万元,由圪针湾村支书赵敦全领导,仅用半年时间完成了长达15华里的平车路,不只解决了7个公社上万人的烧煤取暖,同时沟通了方山和临县的运输往来,为后来修建土韩公路奠定了基础。
(2)建起了公社畜牧苗圃综合场。峪口公社原有一个培育耕牛的畜牧场,因为建在丰泉寺的深山,越冬条件不好,面临倒闭的状况,薛映兰将兴龙湾支书薛立守调任厂长,在东湾村划定30亩的河滩,作为育苗基地,建起牛棚将牧场迁往东湾,改为苗圃畜牧综合场,还办起了农业职业技术学校,综厂在改革开放以来被改,建为峪口镇铁厂。
3、解放战争时期干部
李月章(---),男,年参加工作,年1月任下昔公社副书记,年退休,年改办离休。
王乐恕(---),男,离休干部,年1月参加工作,在解放军旅从事护理工作,年到方山县文化馆工作,此后一生奋斗在文化战线上,创作的漫画《送郎参军》、《优待军属》、《变工队》等有力地支援了前线。年绘制的连环画《合作社》被《山西画刊》整版刊登。年创作的泥塑《地主与穷人》、剪纸《聚宝盆》和年画《引水上山》在省城展出,《聚宝盆》获省二等奖。年创作的彩色套版木刻版画《轻骑队》参加京津地区展出后,又被中央文化对外联络委员会选送到越南、泰国、柬埔寨三国展出,并存入国库永久保存。描绘铁路俢到家门口的版画《桑梓臻碧》年10月入选《我的家乡》山西省美术作品展暨首届画院美术作品联展。年柳林县政府授予“四化先进个人”光荣称号,并担任柳林县政协常委,享受副处级待遇。是中国版画家协会和山西美术家协会会员。
薛刚,男,年4月参加工作,年任离石县工业局煤管站站长,年离休。
薛佩兰,男,年3月生,年3月参加工作,年任方山县革委办公室信访专干,年离休。
薛惠兰,男,年12月生,年1月参加工作,年9月任方山县正局级调研员,年离休。
4、建国以来干部(按姓氏笔画排序)
李毓秀,男,年11月生,年参加工作,年任柳林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年任柳林县人大副主任,年退休;
李毓贵,男,年生,年9月参加工作,年7月任方山一中校长,年退休;
李新昌,男,年8月生,年参加工作,年任山西农垦局局长,年退休;
李健,男,年7月生,方山县圪叉咀学校校长,年被国家教委、计委、财政部、劳动部联合评为先进个人;
李毓程,男,年4月生,年4月参加工作,年调任方山烟草公司经理、书记等职,年退休,年11月病故;
李秀玉,男,年6月生,年参加工作,年4月任马坊镇副镇长,年病故;
张荣贵,男,年11月生,年2月参加工作,年任方山运输公司经理,年退休;
张荣才,男,年12月生,年8月参加工作,年任方山经济开发办正科调研员,年退休;
崔玉年,男,年4月生,年7月参加工作,年9月在兴县二轻局所属供销公司任财务科长,年九月退休;
薛高保,男,年生,年参加工作,教授、硕士生导师,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外语学院任教,年退休;
薛怀兰,男,年9月生,年参加工作,大专历史讲师,年任方山县政府副县长,年7月任第五届方山县政协主席,年4月以副地厅级待遇退休;
薛俊兰,女,年6月生,年8月参加工作,从事教育43年,成绩卓著,先后被评为县级、市级、省级优秀教师。因个人业绩在有关优秀论文暨优秀人才评选中获“跨世纪优秀人才”和“优秀创新人才”称号。
薛要军,男,年1月生,年2月参加工作,柳林县土地局副局长,年退休;
薛翠兰,女,年4月生,年9月参加工作,历任方山县农业银行会计股长、副行长,年退休;
薛连瑜,男,年生,现任吕梁地区水利局副局长;
李六平,男,年生,现任柳林县土地局副局长;
李志军,男,年生,现任交城县公安局局长;
薛连明,男,年生,现任吕梁地区城建局副局长;
薛忠义,男,年生,现任方山县公安局治安股股长;
李小娥,女,年生,现任吕梁市妇联主席;
薛连杰,男,年生,现任中阳县国税局局长;
薛强,男,年生,现任马坊镇派出所指导员。
4、县人大代表
张云华第一届人大代表。
刘怀玉第二届人大代表。
侯文海第三届人大代表。
薛正科,第五届人大代表
康宝亲(女),第八、九、十届人大代表。
县政协委员
李健,男,县第一、二、三届政协委员
5、革命烈士
赵守东,年生,参加革命时间不详,民兵中队长,年在方山县横泉战斗中牺牲;
樊富成,生年不详,年参加革命,方山县游击队战士,年在中阳县战斗中牺牲;
李秋生,年生,年参加革命,任八团事务长,年在甘肃合水县战斗中牺牲;
冯银来,年出生,年参加革命,年在甘肃合水县战斗中牺牲;
李毓业,年出生,年12月参加革命,青年团员,任团一营一连文书,年10月在朝鲜烽火山战斗中牺牲。
土福则村二本以上大学生
姓名
性别
年龄
学历
就读学校
毕业时间
安强
男
31
研究生
华东师大
王晶晶
女
研究生
陕西师范大学
.9
李苗苗
女
26
研究生
新疆师大学院
李凤凤
女
25
二本
太原理工大学
在读
薛晟
男
31
一本
郑州大学
宋婷婷
女
30
一本
长治医学院
宋健
男
28
二本
吕梁学院
王桥
男
26
二本
河北工程大学
王婧
女
23
二本
太原科技大学
在读
王宁宁
女
本科
湖北警官大学
李鹏
男
23
二本
山东师范大学
在读
李文杰
男
21
二本
内蒙师大
在读
赵超红
女
25
二本
太原东西大学
在读
侯禹强
男
30
一本
南航大学
李建业
女
29
二本
吕梁学院
薛雅芳
女
29
二本
忻州学院
薛志芳
男
28
一本
徐州矿业大学
李军
男
34
一本
江南大学
李彪
男
32
一本
吉林大学,年中科院研究所毕业
薛雅丽
女
19
二本
山西师范大学
在读
张志亮
男
25
二本
重庆科技学院
在读
宋晋芝
女
22
一本
大连交通大学
在读
张小伟
男
25
一本
太原理工大学
在读
侯旭东
男
21
一本
武汉华中华农大
在读
安艳
女
27
二本
太原科技大学
付鹏
男
24
二本
吕梁学院
在读
王鑫
男
本科
石家庄学院
王少睿
男
本科
吉林师范大学
王一夫
男
本科
西安体育学院
年
六、民间故事
薛道浦的状子
山西峪口镇曾流传着一句顺口溜:薛道浦的呈子(状子),安其国的银子,在当地很有名。意思是薛道浦的状子写的好,安其国的银子很多,这里讲一下薛道浦写状子的故事。
清朝末年,方山县峪口镇土福则村有一李氏人家的羊吃了任姓人家的冬麦,有些冬麦连根也没有了,任家到李家要求赔偿,李家不认账。冬麦一般在白露时分种下,麦芽长出,到冬季麦芽冻死,根却活着,等到第二年春季麦子发芽,六月收获。李家找到薛道浦反映情况,让他写一份状子,告到县衙,任家也找到薛道浦,让他写一份状子,告到县衙,县官将原告、被告叫到一块,看了一下状子,李家的状子上写着:冰冻三尺,羊嘴没绑拌镢。(意思是:寒冬季节,羊嘴又不是橛子,怎么能将冬麦连根拔起。)任家的状子为:蹄创鼻嗅,连根拔尽。(意思是:羊用蹄子乱踢,用鼻子触撞,连麦跟拔起吃掉。)县官看了状子觉得甲乙双方都有道理,无法办案,让双方各自回家,自行调解为宜。
自此,薛道浦写状子的事在方山广为流传,家喻户晓。
抗日战争时期的土福则民兵偷钟
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日军侵入中国,方山县土福则就开始建起了抗日自卫队,薛栋担任指导员,每隔两天就训练一次队员,还教队员抗日救国歌曲。——年,日军进驻峪口镇,以三光政策毁灭性的残杀人民,大量修筑公路网、碉堡群、封锁沟土福则当时是八路军武工队活动的主要地区之一,在党的领导下,该村民兵与八路军、武工队紧密配合打击敌人。
当时武器装备不足,主要依靠夺取别人的武装来装备自己,为了给临县兵工厂提供原料、制造武器,该村民兵发动村民收集废铁,年收秋停当,捐集废铁变成了打紧任务。到入冬后,大家想到了利用庙上的钟来制造武器。但在当时来说,哪能大白天去取庙里的钟,大家议定晚上去偷。等到半夜,8个民兵摸到钟楼上,民兵侯守纲第一个窜上钟楼顶去解吊钟的铁丝,这时众人也七手八脚的帮忙,张舞了半天,总算把这个笨重的东西请了下来,直累得大家喘粗气。
偷来一面钟,当时对每个民兵来说都如获至宝,大家迫不及待于第二日晚就抬送临县兵工厂。
七、民间艺人
上世纪四十年代土福则就有道情剧团,而且在当地小有名气,出名的演员有:付名义、赵进忠、杨建荣、冯国章、赵连兆、赵根根、宋五金、赵虎青、赵三连、冯牛则、薛连兆、李四四、刘四汝等,这些演员个个技艺精湛,登台时身姿轻盈曼妙,道白柔声细气,唱腔圆润婉转,眼神含情脉脉,令人称绝,扮相惟妙惟肖,嗓音如洪钟如春莺,各得角色之所宣,深受人们的欢迎和喜爱,文革之前,除本村演出之外,常被周围村子请去演出。
八、禁忌陋俗
忌讳也是一种习俗,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些是礼节性的,有的带有迷信色彩,大部分现已淡化,有的已经失传。
1、忌日
腊八冬至忌担水;大年初一,太阳不出来忌倒尿盆,忌动扫帚;正月十三杨公忌,什么事也不做(百事不成)。
2、忌月
张王李赵忌六月和腊月,杂杂姓姓忌三月和九月。
3、女人忌
女人生下小孩,一月内产房忌生人(外人),一旦来了生人,要给来人佩戴“红须须”(红布条)。已婚女子不在娘家过年,不在娘家分娩,新婚女子不在娘家过冬至、腊八、腊月二十三(忌语有云:过个冻死个公,过个腊八死个你妈,过个二十三,叔公大伯死一滩)。
4、出门忌
正月初七不出门,初八不回家,三六九遍地走;
亲属出门后,当天不扫地,忌讳扫地出门。
5、社交忌
外甥不在舅家剃头,下午不去探望病人,请医生不吃拉面,忌讳拉住医生。
6、结婚忌
属相相冲不结婚,如“鸡不遇狗”“白马怕青牛”“虎蛇不两会”“鼠羊不长久”“猴见猴泪相流”“龙兔相见不到头”“猪猴一世愁”。
7、丧葬忌
老人过世不贴红对子,第一年贴黄色,第二年贴绿色蓝色,第三年贴粉红色,守孝三年,子女不穿红衣服;
8、移居忌
移家走后原住房三月内不打扫,忌讳扫地出门。凌晨进新居,忌讳见外人;家人相跟,手拉小孩,要提尿盆、端发面、拿“钱钱”,进新居后,第一顿吃蒸馍馍,寓意新家生福发财;
9、生育习俗
生下小孩后,在大门、房门、厕所处贴红纸、“喜帖”,见方二寸多,生男孩正贴,生女孩斜贴。第三天,女婿要去丈母娘家寻奶奶米,丈母娘给女婿七勺子,八笊篱小米,寓意坐月子无灾无恙,四平八稳,相安无事。
求神:
封建社会,村民不懂科学,缺医少药,患病后,或上庙祈求神灵保佑,或请神汉、巫婆上庙驱邪,婚嫁丧葬,岁时节日,无不烧香磕头,求神敬佛,遇天旱,为龙王杀猪献牲,唱戏祈雨,老人丧葬请阴阳先生择日、定穴、安葬、镇邪等。
文化大革命期间,通过破“四旧”,建立“四新”,村民的迷信观念有所淡化。
九、村大事记
年创办第一所小学;
年建立村级卫生所;
年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建集体食堂;
年秋天,村民冯士高去地里割麦,发现地下埋藏一坛古币,他把这坛古币无偿交给大队,大队召开表彰大会,奖给他一套《毛泽东诗词》,集体用这坛古币换回了一台变压器;
年通电;同年6月第一次修建学校。
年3月投资九千多元修建“工农兵舞台”;
年7月投资二十多万元第二次修建学校;
年通自来水;
年铺水泥路,修村委会;
年办起红白理事会;
年修建文化休闲广场;
年投资三十多万元修建庙宇。
西村
一、基本概况
据龙王庙碑记载,明末清初建立西村,该村主要是从临县李西迁来高姓,马坊树林则迁来张姓,柳林迁来南姓,临县赵家庄迁来赵姓,高姓和张姓两大家族人最多。
西村位于峪口镇北川河西十公里处,年合并了雒家咀村,移来了76人,年又合并了王家嫣村,增加了九十口人。从现在起全村有人,户。合并后,共有耕地面积亩,总面积亩平方米,林地种植桃树、木材树、仁用杏树,占地亩,至年年底,牛存栏60头,猪口,羊余只。
该村生产生活方式主要以种植、养殖、外出务工为主,本村农民拥有大小型车辆10辆,三轮农用车八辆,三轮摩托车7辆,电动车普及。
原来本村有个龙王庙,年被洪水冲走,听前辈人们说,这个庙特别显灵,有求必应,每逢遇到灾旱年,方圆五十里群众前来求雨打挂,庙中有不少的红匾挂满庙堂,在年又把此庙重新建起,逢年过节群众都到此祭拜,求平安。
二、教育卫生
1、教育发展
年建起了西村小学,至年培养出很多学生,输送高校。原任教师有杨维英、任树、任秉录。从年到年校长为高智全。到年学生都到外面上学,现学校关闭。
2、医疗卫生
年成立了乡村保健站,年改称为村卫生所,医务人员先后有刘继吉、高存国、南佩芳。现由刘乃青担任。
三、历任村干部
支书
主任
姓名
任职时间
姓名
任职时间
张修吉
——
高存奎
——
高存保
——
南佩芳
——
张廷玉
——
高存文
——
李乃保
---
张丙堂
----
吕云玲
——
高来保
——
张春照
---
张春照
----
高海军
——
四、本村人物
高登成,男,年生,中共党员,年参军,在解放太原战斗中牺牲,方山县圪洞镇有名可查;
张丙权,男,年生,中共党员,年参军,曾任北京空军师政委,现已退休,曾捐款俢本村学校;
张丙玉,男,年生,中共党员,年参加工作,曾任方山县检察院院长;
高智才,男,年生,中共党员,年参加工作,曾任峪口镇人大主席,是县第三、四、五、六届人大代表,退休时为副县级别;
杜月照,男,年生,第五届方山政协委员;
张香兰,女,年生于西村,中共党员,任方山县委妇联主任;
薛吉林,男,中共党员,年生,研究生,年参加工作,现任吕梁市科技局办公室主任(科级)。
五、村级发展史
年本村第一个农村合作社成立;
年本村初级小学成立,高级农村合作社成立;
年农村卫生所成立;
年通电;
年吃上自来水;
年建起了图书室;
年建起了体育健身广场。
六、创业能人
王金兆,办起了江鑫农机专业合作社,厂房占地十亩,办厂总投资多万,厂内职工十余人,由种植蘑菇发展成为养鸡场,所有职工都是自家村里的闲散劳力,拉动了就业,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高春雷,男,西村人,年新建养殖场,主要养鸡多只,内有员工5名,建厂投资多万,厂房占地十亩,因新建起还未挂牌。
七、二本以上大学生
高应平
男
年生
山西财经大学(本科)
张志宏
男
年生
太原工程学院(二本)
宁海花
女
年生
中北大学(一本)
刘海英
女
年生
大同大学(二本)
南亚丽
女
年生
东北林业大学(一本)
刘全全
男
年生
华中农大(博士)
刘莉
女
年生
兰洲师范学院(一本)
刘志勇
男
年生
中北大学(一本)
刘强强
男
年生
兰州理工大学(二本)
王永泽
男
年生
中北大学(二本)
刘福平
男
年生
太原理工大学(二本)
张紫微
女
年生
四川成都餐饮大学(一本)
刘爱林
女
年生
天津理工大学(本科)
高月平
男
年生
苏州科技学院(本科)
聂素青
女
年生
太原理工大学(本科)
高红兵
男
年生
山西师范大学(一本)
高亚宇
女
年生
北华大学(二本)
八、人物小传
吕云玲,女,出生于年5月,方山峪口西村人,中共党员,年任妇联副主任,年任村党支部书记,在任后当年就修建了全县第一流的学校,投资15万,学校当年就投入使用,校长由高智全担任,这个貌不出众,语不惊人,身体瘦弱的妇女在村第一线领导岗位上一干就是二十八年,在这么长时间里,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完成了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还给村里办了许多得民心顺民意的好事、实事,大大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的物质条件,上级领导给予她极高的荣誉。
先后获省级奖项两次,地级奖八次,县级奖二十余次,镇级奖则更多,是山西省“双学双做女能手”、“三八红旗手”、“申纪兰式的劳动模范”、吕梁市“艰苦奋斗标兵”、全区“优秀共产党员”、“吕梁地区(市)劳动模范”、“县特级劳动模范”等;奖章有:“县劳动模范”、“吕梁地区特级劳模”、“吕梁地区劳动模范”、“方山县妇女联合会”、“巾帼创业标兵”、“山西省精神文明建设模范农民”;并且是中国共产党方山县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次代表大会的代表。
送给最爱的朋友,真的太美了!
真是从未见过!
实在太美了,像人间仙境一般!
实在太漂亮了!
实在太美太罕见了!!
特意放到群里让大家一起欣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