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碗团以其口感柔韧、爽滑、香辣闻名遐迩。如今,这个传统名小吃也搭上了流水线生产、产业化发展的快车道,真空包装、保鲜运输、快速物流等现代经营模式,让柳林碗团在品质不变的前提下走得更远。
传统柳林碗团,碗多为细瓷,以底浅容积小者为宜,面糊入碗前,先将碗置锅内蒸热,擦去碗内汽水,将面糊舀入碗内。蒸法多以炭火为主,入锅以后加盖加炭,武火蒸之。吃法就是拿锯齿刀划着吃,以蒜泥、辣椒、陈醋为主要调料,配以姜末、香油、花生米、芝麻酱等,色味俱全、坚韧醇香,着实一道美味。
柳林县沟门前风味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贾旭东
“咱们这个柳林小吃、吕梁小吃确实有做成天下名吃的潜质,因为从口感、食用方法、品质、原料属性等确确实实具备这种潜质。”
年,柳林碗团制作工艺被列入山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贾旭东作为这项传统工艺的非遗传承人,研究设计出了一套既符合传统工艺又满足流水作业的加工设备。现代化生产机器和互联网营销模式的投运,使碗团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延伸了销售范围,深受各地消费者的喜爱。
记者现场出像薛琨
“这里是柳林县沟门前风味食品有限公司的成品仓库,像柳林碗团、芝麻饼、油泼辣椒……,这样的地方风味小吃,通过标准化生产,网络营销的模式,销往全国各地。小吃披新装,潇洒走四方。”柳林县沟门前风味食品有限公司电商总监武晓芳“日订单量达到件,国内最远卖到新疆,国外的话现在已经卖到美国了,非常地畅销,销量一年比一年好。”像这种产业化运作、市场化运营、互联网营销的发展方式,不仅表现在柳林碗团的树品牌过程中,柳林芝麻饼、粉汤猫耳朵等地方小吃也在逐渐步入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轨道,这种流行于街头巷尾的民间小吃,正在通过标准管理、包装设计、统一配货等方式,登上“大雅之堂”。
柳林县沟门前风味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贾旭东
“一年之内,先在北京市场开30个到个店,然后到个、个,5年之内,在全国各地实现开3万个店,形成这种千人开店、万人响应。”
以碗团为主打品牌,柳林县将出台扶持政策,引导鼓励部分有实力、产品成熟的企业先行先试,走出去开拓京津沪等大中城市市场,吸纳贫困人口、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提升柳林小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将柳林小吃产业做大做强,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民经营性、工资性收入,带动全县脱贫攻坚工作。
柳林县经信局局长贾四勇
“第一政府帮助企业贷款,第二免费培训一批营销者,由企业监管,组织营销;第三鼓励一批志愿者去京开店”
柳林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王海兵
“今后,我们柳林小吃走向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我们联系当地相关部门积极帮助其办理相关手续,提供便利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