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国雄女儿的读书和写作

殷国雄:女儿的读书和写作

本文分享的是一位教师父亲关于对自己女儿读书写作的一些心得和理解。作者:殷国雄

女儿十一周岁,下半年就是五年级的学生。我很少谈论做父亲的心得,因为自觉做得不够好,回过头想想,有些事情错了,但重来一遍,能否做得更好,我实在没什么把握。没什么比做父母更艰难的事情,父母和孩子一起生活,塑造彼此的生命,却又得尊重呵护各自的独立。稍不注意,平衡不好,双方都会焦头烂额。

我只想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自己作为父亲的言行与感受,无论好与不好,骄傲或者失败,坦然去面对,真诚去反省,做父亲是一辈子不断自我更新的事情。

1

女儿的读书

作为一个教师,我知道孩子开始接触的读物有多重要。女儿不满三岁,我买了两册绘本《带着月亮去散步》《长花的男孩》。没过几天,我们两口子拌嘴,家里领导去了同事家。习惯了晚上和妈妈一起睡的女儿开始哭闹,我急中生智,拿出绘本,亲子共读,哄娃开心。女儿越听越有兴趣,不哭不闹,在我把《带着月亮去散步》读了八遍之后,心满意足地睡着了。我以绘本有力地粉碎了了家里领导让我出洋相的“阴谋”。

到后来,绘本越买越多,我却越来越没兴致。和所有在宏大叙事长大的中父亲一样,我的成长就匮乏审美和趣味,习惯了去寻觅高大上的意义和价值。

?

女儿三岁半到四岁的这段日子,我读绘本就如同染上了“公有制单位员工综合症”,能不干就不干能少干就少干,非干不可就草草了事。女儿也被感染了我,每次读书都是一张苦兮兮的脸。

我不知道绘本的意义和奥妙,一边面无表情声音僵硬地读着,一面用自己的书籍和绘本对比,内心不免感叹:太无聊了,太肤浅,太浪费我的时间。

那时把价值和意义看得比成长重要的我,采取了一种非常愚蠢的读法——就像在课堂上和学生对话一样,我把绘本变成了文本,和女儿展开智力搏杀。我沉浸于教师的意义,却忽略了父亲和教师的不同,幼儿和初中生思维品质的不同。

直到有一天晚上,我给女儿读《淘气的泡泡》。对我起先的“为什么”,女儿还有兴趣回答。伴着我不停地“为什么”,女儿难过极了:“我不知道啊!”

“你很聪明的,肯定能回答这个问题。”我自作聪明地激励。

女儿非常委屈地跑向正在洗衣服的妻子:“妈妈,爸爸老问我问题。”

“爸爸问你问你,是因为你聪明啊。”妻子连忙安慰委屈的女儿。

“我不聪明,我不要聪明”。女儿说了句让我这辈子都忘不的话。

第二天,《读写月报新教育》的编辑王艳芬看到我挂在博客的这则小故事,给我留言:“绘本不能乱读,看松居直。”

从那一天,我才开始知道松居直,看完松居直的《幸福的种子》《我的图画书论》,有顿悟明白的感觉。松居直让我知晓读绘本的方式——用孩子和父母最自由的方式,父母用最自然的声音给孩子读故事。不要去探究问题,不要去寻找意义,自由和慈爱,幸福和安全就是最高的价值。

女儿小学一二年级,绘本已不足以满足她的阅读欲。我买了一些桥梁书,两个人一起读得最多的是精美的六册插图版的《森林童话》和罗尔德达尔的短篇童话。相较于插图版的《绿野仙踪》《柳林风声》这些名著,她更喜欢的是一本国内出的《恐龙大百科》,材质和印刷都很一般,但她喜欢,我也只能遵命做个读书郎。我也给她读《小王子》《吹小号的天鹅》这些格调高的文字书,光《小王子》就读了三遍,见她没什么回应,也就算了。只有二年级的时候,她看了电影《夏洛的网》,饶有兴趣地听我读完了全书。

三年级,我给她买了全套的《哈利波特》,厚厚的七本,我看看也吓人,没指望她能看完。没想到,她抓紧一切学习的间隙扎了进去,缠着我问东问西问。家里领导发话:孩子他爸你也看,否则怎么和女儿讨论。我一口气看完了其中六本,没看全是女儿占着第四本不放,我只能跳过。那段时间,我们父女关系前所未有的融洽,两个人一起聊谁的魔法厉害,邓布利多和斯内普,哪个对哈利波特更加慈爱。

?

看完《哈利波特》,女儿很长一段时间只对魔幻题材感兴趣。她发烧在家休息一天,居然一气翻完了四本《魔宠》。

我有点焦虑,给她买《不老泉》文库、《儿童世界历史》、《数学西游记》《可怕的科学》这些,希望她建立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可她不怎么上套。除了罗尔德达尔的著作还有兴趣看完,其他的也就随手翻翻。这段时间,我老想让她跳出阅读舒适区,进入更广阔的阅读世界。但效果并不好,她会听从我们的建议,但明显看得出,她对我的安排没什么兴趣。

有了读绘本的经历,我知道急不来,只有顺其自然,找对切入口。女儿三年的暑假,我看了成都钥匙玩校研发的桌游课程,受到启发,把女儿带去了桌游吧,让她学了款桌游“马尼拉”。见她开心,我给了本《小狗钱钱》,告诉她这本书有赚钱的秘密。我和女儿一起看了《小狗钱钱》的第一部,除了完成拟定的读书报告单,我们两口子鼓励女儿活学活用,自己挣钱。于是,她在楼下羞羞答答地和小朋友表示“教一次滑板两块钱”,估计这买卖没做成。又为了在我的简书账号发文,换几个打赏钱,她强忍我的威逼利诱,反复修改文章,终于挣得几个辛苦钱,却不知节省,被她“挥霍干净”,也算是深刻体验到了书中所谈常识。

前段时间,她突然对家里的八本《希腊神话》感兴趣。我见她读得高兴,又搬出了《圣斗士星矢》,说这套书看完,就能看懂《圣斗士星矢》。可她翻完三本希腊神话,突然转向了《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可惜看了两本,现在讨论圣斗士青铜五小强战斗力的兴趣更大。

回顾女儿读书的经历,自觉得做得还行的是愿意和女儿一起读童书,分享交流各自的看法心得。给女儿准备的书籍也不少,所以她总能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游戏是人类的天性,我把游戏和读书的结合,让她进入新的阅读领域有了更多的兴致,我也慢慢接受孩子有她自己独特的生长节。只要她有时间,我们两个人每天晚上都会在书房各自读书,我觉得这是非常美好的时刻。

做得不好的是我喜欢玩手机,特别是在一起读书的时候。女儿现在想让我给她读书,我总是不耐烦,读个几页,让她自己看去。希望以后可以做得更好。我或多或少还有掌控欲,老想让她脱离阅读舒适区,强行转换她的阅读内容。

2

女儿的写作

通过写作,一个孩子和自己、和他人、和现实世界对话,建立联系,写作的意义最终指向自我生命的成长,否则意义总归有限。从一开始,我就向女儿明确写作是自由地表达自己,不关乎是非对错,只关乎诚实地面对自己,说理的条理和逻辑。

女儿三年级开始作文,起初写她的老师和同桌,我帮她完整地保存下来。

我的同桌特别可爱,我记得有一次陈老师叫我们做补充习题,刘畅正好已经做完了,像牛一样冲了上去,。陈老师的嘴巴张得大大的,眼睛紧紧盯着刘畅:“你交作业是拼了命的。”刘畅慢慢地把手臂弯曲,手指微微翘起,学小鸭子的姿势说:“宝宝不知道,宝宝只知道做作业。”突然所有人都笑了起来,有的笑得肚子都有点疼,有的人趴在了同桌的肩膀上,还有的人捂住了自己的嘴巴……然后他一前一后地摆动着肩膀,屁股一扭一扭地走下讲台。

我的同桌在我们班上也特别喜欢恶作剧。有一次我进了教室,他的脚一颠一颠地走到我身旁,突然“哇”地叫了一声。我吓坏了,还以为谁要打我呢。刘畅走到我身边,眼睛往上一翻,吐出舌头说“吓到你了吧。”我说“你干嘛吓我?”刘畅拍着桌子,眼睛睁得大大地说“当然是好玩啦!”我在心里对自己说“好吧,就不跟你吵了。”

虽然我跟刘畅有点小吵架,但他是我见过的最可爱的同桌。

我的同桌刘畅

陈老师身材很好,比我的妈妈好倍。她经常跟我们做游戏,所以大多数人都喜欢上数学课。当有人题不会,这时陈老师就会摸摸那个人的头,那个人就会觉得很害羞。

每当下课时,陈老师都会呆在那个地方,她拿着一支笔,紧张得怕同学们做得很差,都要等上课铃声响,她才回办公室。

有一天,陈老师不知道怎么回事,特别凶。她把手伸出来,把书扔在地板上说:“看看你们的作业”。突然全班都鸦雀无声,大家都浑身颤抖,连我心里都痒痒的。陈老师一本本翻开作业,越想越气,于是她的脸顿时比一般狮子更凶。她把笔指着大家,眼睛闪烁着怒火说:“我叫到谁,谁就把书拿过来扣心”。同学们一个个把书拿着,轮到我时,居然没有扣心,我深吸了一口气。

下课了,同学们想到小操场上去玩,可陈老师我感觉她快气疯了,她说:作者做成这样还想出去。”同学们把手放在桌上,腿紧贴在一起,直到陈老师说“下课”,大家都飞奔而去。

尽管陈老师有时候很凶,但她就是我的好老师。

我的陈老师

任何人的写作,都要立足于现实,观察体验和思考自己的生活。女儿开始作文,我就要求她真实写出笔下人物最打动她的地方。这两篇文章,让我看到了女儿对生活感受的敏锐,更有她的趣味和真实。

在女儿笔下,我的形象实在糟糕。女儿写过一首题为《讨厌的爸爸》的小诗

前天

爸爸回家

催我写数学和童诗

我蒙上耳朵

昨天

爸爸回家

说我作文慢得要命

小心告老师

我闭上眼睛

今天

爸爸回家

瞒着妈妈买了冰淇淋

还读了故事

我的脸涨红

别忘了,还要写数学

我蒙上耳,闭上眼,脸涨红

女儿还有一篇《爸爸的唠叨》的吐槽文章:

爸爸瘦瘦高高,两只耳朵大大的,都快成大象耳朵了。他嘴巴更大,快碰到鼻子尖了,可头发像杂草一样。他拍了拍我的小肚子:“宝贝,你不想和你妈一样胖胖的吧,那样做什么事都很累啊”。

我眉头一皱,生气地说:“你先别管我,看看你,都很胖”。但爸爸只是一根手指伸出来,上下摇晃,两个腿张开,一只收贴在身体的一侧,说:“那你就等着瞧吧,反正胖的人又不是我,而是你”。

我轻轻坐了下来,看见他们都开吃了,就端了一碗汤,又夹了鸡、龙虾、青菜……爸爸眼睛直射,嘴角弯者,筷子往桌上一放,说“你能不能不要夹那么多,要是吃不完怎么办?”说着,他一只手摸摸自己的肚子,眼睛还眯成了一条缝。

我觉得爸爸很烦啊,虽然他是为了我好,不想让我长肥。

她新近写了一篇《伤心的爸爸》,在她笔下,我对她奶奶极不关心,只是知道了做手术才心急如焚。我表示了极大的抗议,和女儿大吵一架,向她说明事情背后的原因,她才勉强做了些许改动。

以我为揭批对象的诗歌和文章,她都是和我一起讨论修改打磨,想想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女儿写爸爸讨厌,老爸在旁边出主意给点子。在我这里,她的写作自由,自由源于我们互相给予的安全和信任。

和她一起读完《佐贺的超级阿嬷》,我给她留了个《我的超级外婆》的习作,要求她像书中一样,写出外婆的超级,也要写出外婆让她觉得尴尬的地方。通过这样的练习,她可以全面地看待人理解人。

我的外婆既是个超级外婆,也会让我感到尴尬。

有一次外婆睡觉,妈妈拿着一杯水给她喝。一不小心,水泼在被子上,外婆嘴角下撇,一只手指着湿掉的地方大声喊道:“你看你,连个小孩都不如,赶紧把它擦干净。”这句话好像也在提醒我,不要像妈妈那样不小心。

外婆不仅在我面前说爸爸妈妈的坏话,也在爸爸妈妈面前说我的坏话。比如我看电视太久,我睡觉姿势不正确。当着爸爸和妈妈,她就会一只手指头指着,眼睛睁得大大,像一个人拿着一把机关枪随时准备发射:“你看看你女儿,什么都不会做。”

虽然我外婆让我感到有些尴尬,但是她梳头超级厉害。

我外婆梳头可是第一名。她在商店看到别人梳头,立刻就记在脑海。回到家,她嘴角上扬,眼睛眯成一条缝,对我说:“来,我今天来给你梳个好看点的头”。我闭上眼睛,感觉头发被梳理得痛痛的。过了一会儿,我睁开眼睛,外婆蹲了一下,又站起来:“好了”。

到了学校,我们班主任老师眼睛睁大,嘴巴长成了字母O形:“真好看,是谁梳的?”我挺了挺胸说:“是我外婆梳的。”

这就是我的外婆,虽然有时让我感到尴尬,但她也是一个超级外婆。

除了以习作让女儿







































外伤白癜风
夏季白癜风发病原因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ulinzx.com/lcxtq/566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