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彼得堡middot苏俄铁路博物馆

天津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m.39.net/pf/a_4476549.html
圣彼得堡在通往原华沙火车站的路上,坐落着一片露天的博物馆,陈设的各式各样的展品讲述着苏联蒸汽机车和铁路车辆生产的历史。这里聚集的展品种类繁多,没想到在这里能看到如此之多的火车。

01.华沙火车站原址。现为购物休闲中心“华沙特快”。

0.展览主体为十月铁路局收集的反映铁路技术的火车实例。博物馆的藏品包括国产的和国外制造的蒸汽机车,它们曾在苏联和俄罗斯的铁路上运行过。

03.Ь系列03型水柜式蒸汽机车。设计时速45公里。为现存于俄国的最古老的机车种类之一,由科洛姆纳工厂为弗拉季高加索铁路生产于年。至年代中期,运行于北高加索铁路局格罗兹尼机务段。

04.Од系列型货运蒸汽机车。设计时速55公里。由布良斯克工厂为叶卡捷琳堡铁路生产于年。

05.Ов系列型货运蒸汽机车。设计时速55公里。由普吉洛维茨工厂生产于年。是俄国革命前主要的货运蒸汽机车,生产了近辆。卫国战争期间作为装甲列车使用。

06.东清铁路的办公车厢。由里加的俄罗斯-波罗的海车辆厂为东清铁路生产于年。车厢的主体结构由桁架及厚钢片制成的墙板组成。因此这样的车厢有时也称作“装甲式”车厢。-45年间东清铁路由日本人操控,确信极有可能满洲国皇帝溥仪曾乘坐过这样的公务或者私人火车。年代末东清铁路由苏联重新接管后,则供苏共及铁路的领导使用。

07.型四轴式卧铺直达车厢。铺位数量为一等车厢8个和二等车厢10个。木质主体外包垂直板条。作为国际列车卧铺车厢由特维尔工厂生产于3-04年。

08.TT-型水柜式蒸汽机车。设计时速65公里。由德国荣格工厂生产于年。普鲁士国王铁路的T9.3型蒸汽机车晚于德国的91系列。91系列机车进入苏联铁路是在第二次世界战争期间,并得名TT系列机车,意为“缴获的三轴蒸汽机车”。

09.Ел系列型货运蒸汽机车。设计时速70公里。由美国蒸汽机车公司在斯克内克塔迪生产于年。-18年间所有这个型号的机车均由美国工厂出产,为俄国生产了近辆Еф,Ес,Ек,Ел系列的1-5-0型机车。

0.Эш型货运蒸汽机车。设计时速65公里。-4年间苏联向德国和瑞士订制了辆Э系列机车,并相应得名Эг和Эш(译注:即德国[Г]造和瑞士[Ш]造),其中Эг型辆,Эш型辆。Эш型机车由NordqvistHolm工厂生产于19年。战争年代被纳入特别后备队的机车纵队,并曾在前线服役。

11.由比约克工程师设计的单轨双轴扫雪车。由索尔莫沃工厂生产于年。

1.

13.亚·莫·佳切利工程师设计的试验内燃机车Гэ1,晚于Юэ№00,Щ-ЭЛ-1,Щэл1。设计时速75公里。由列宁格勒的波罗的海造船厂和红色普吉洛维茨工厂生产于年。是国产最早的内燃机车。-7年间在莫斯科-库尔斯克铁路试运行。从年至1年曾在南部铁路局用作发电站。

14.无火箱蒸汽机车№。由德国的施瓦茨霍普夫工厂为苏联生产于年。曾使用于图阿普谢炼油厂。

15.货运蒸汽机车ФД0-。设计时速85公里。以菲利克斯·捷尔仁斯基(ФД)命名的蒸汽机生产于-41年。数量约辆。为苏联制造的动力最强劲的货运机车。ФД0-由伏罗希洛夫格勒十月革命工厂生产于6年。战争年代,对ФД采取了减重措施,在火箱下安装双轴承重托轮以减少道路荷载。

16.См-电器列车的拖挂车厢。设计时速85公里。由梅季希车辆厂生产于年。如同Св系列,使用的是英国Metropolitan-Vickers公司的电气设备。最早设计为架空电缆1.5千伏工作电压,年改装为3千伏电压(重新定名为См)。

17.Cc-14型货运电力机车。设计时速70公里。生产于3年。年后高加索铁路的苏拉米山口引进了8辆电力机车,由美国通用公司为苏联生产。科洛姆纳工厂和迪纳摩工厂在-34年间生产类似的Сс(意为“苏维埃苏拉米”)系列1型电力机车。这些机车成为苏联铁路上的首批干线车型。从年代起电力机车配备了新的电气设备,并启用新的标识符“М”(意为“现代化的”)。

18.Эм-31型货运机车。设计时速65公里。由红色索尔莫沃工厂生产于年。

19.双轴装甲平板车№-。在双轴平板车的基础上改装,由哈尔科夫工厂生产于年。在卫国战争期间,以装备了防空炮或者机关枪的装甲平板车,来抵御敌方的空袭。

0.四轴装甲平板车№-。在四轴平板车的基础上改装,由第聂伯真理报工厂生产于0年代。并装备了两门定位于回转炮塔上的舰炮。

1.9П-型工业用蒸汽机车。设计时速35公里。由穆罗姆的捷尔仁斯基工厂生产于年。9П机车主要用于工业企业的专用铁路线。同时,因车身不长便于在转车台上使用,也用于铁路机务段。于6-57年间生产。

.工业用双轴电力机车。由波多利斯克裂化电力机车制造厂(机械部分)和迪纳摩电机厂(电气部分)生产于0年代。至6年,用于莫斯科电灯厂专用铁路线,是保存的最老的国产工业用电力机车。

3.Сом17-型货运蒸汽机车。设计时速70公里。由哈尔科夫共产国际工厂生产于8年。最初装备有通风机和冷凝式煤水车。至3年,曾运行于西部铁路、南乌拉尔铁路、梁赞-乌拉尔铁路、额木斯克铁路、北高加索铁路以及十月铁路。

4.ТМ-3-1型列车炮。最远射程达30公里,射速为每分钟击发次。由国立尼古拉耶夫安德烈·马蒂工厂生产于8年。该型号仅生产了3架,同时还使用“玛利亚皇后”号战列舰上拆除的炮。

5.(接上条)ТМ-3-1曾参加9-40年的苏联-芬兰战争。1年6-1月,曾参与保卫了位于芬兰汉科半岛的苏联海军基地。随着基地的撤离,也退出了苏联海军编队。后来芬兰在北非比塞大购入“亚历山大三世”号战列舰上的炮,由于这些炮的加入使用,芬兰专家对ТМ-3-1进行了重建。至年,用于武器装备,并于年被注销。

6.ДЖ-45№71型铁路起重机“一月者”号。主钩最大起重45吨。自行行驶速度每小时8.3公里。由敖德萨的一月起义工厂生产于9年。

7.АВ型四轴动力分散式列车。设计时速公里。乘客座席数量为4个软座和8个硬座。由罗马尼亚的马拉科萨工厂生产于9年。于1-45年间的战争年代进入苏联铁路。为十月铁路局的领导使用至9年。

8.Тк05型货运蒸汽机车。设计时速60公里。由芬兰坦佩雷的Lokomo工厂为芬兰铁路生产于3年,并曾运行于芬兰铁路。该系列机车是缴获及获赔的芬兰火车头中最多的,于-50年代运行于十月铁路局。作为苏联列车的标识符定为К5,芬兰标识符使用至年。

9.ТЭ型货运蒸汽机车。设计时速80公里。由奥地利的弗洛里茨多夫工厂为德国生产于3年。作为战利品由苏联缴获。年在罗马尼亚的布加勒斯特-格里维察工厂,将西欧标准制式改装为宽轨式。运行于敖德萨-基希纳乌铁路、立陶宛铁路及白俄罗斯铁路。

30.Эр-04型货运蒸汽机车。设计时速65公里。出厂于3年。Эр系列蒸汽机车由科洛姆纳工厂于3-44年间生产了约辆。由于所采用的是Су客运蒸汽机车的锅炉,其因卫国战争开始而未能于1年生产完成。继而,战后很多国外生产的Эр系列蒸汽机车都是以它为样板。

31.Еа01型货运蒸汽机车。设计时速70公里。根据租借法案,由Baldwin工厂为苏联生产于4年。自4年起运行于莫斯科郊外的全俄铁道研究所环状试验线。年起运行于远东铁路。

3.Да0-09型内燃机车。设计时速96公里。由美国机车公司生产于4年。Да系列内燃机车从5年起开始用于阿什哈巴德铁路,也曾运行于北高加索铁路。

33.Л98型货运蒸汽机车。设计时速80公里。5-55年期间由科洛姆纳工厂、伏罗希洛夫格勒工厂及布良斯克工厂生产了辆该系列蒸汽机车。Л98型机车是为庆祝苏联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七届代表大会的召开,由科洛纳姆蒸汽机车制造厂生产于年。

34.ТЭ1-0-型货客两用内燃机车。设计时速93公里。是根据租借法案由美国提供的Да系列内燃机车的国产化形式。生产于9年。7-50年期间,该系列内燃机车由哈尔科夫运输机械制造厂生产了近辆。

35.СО17-型货运蒸汽机车。设计时速70公里。由克拉斯诺雅尔斯克蒸汽机车制造厂于8年,为庆祝苏联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30周年而生产。曾运行于皮尔姆铁路和十月铁路。

36.ТЭ5-0-03型货客两用内燃机车(试验用样车)。设计时速93公里。由哈尔科夫运输机械制造厂生产于8年。为适应极北地区的工作条件而生产的改型版内燃机车,曾运行于莫斯科-库尔斯克铁路、北方铁路、奥伦堡铁路和土西铁路等。

37.Су53-15客运蒸汽机车。设计时速公里。由日丹诺夫红色索尔莫沃工厂生产于年。仅运行于十月铁路局的几个机务段:德诺、列宁格勒-编组场-维捷布斯克、大卢基、诺夫哥罗德。年起,在位于格林纳达州普里布列什尼镇的沥青混凝土厂用作锅炉房。

38.С.68型客运蒸汽机车。设计时速公里。是惟一保存下来的一辆。0年从交通部资产名录中去除,并在莫斯科钢筋混凝土制品厂作为锅炉房使用。

39.ЛВ18-00(ОР18-00)型货运蒸汽机车。设计时速80公里。由伏罗希洛夫格勒十月革命蒸汽机制造厂生产于年。至年,运行于莫斯科-梁赞铁路和北方铁路。曾为企业“科米汽车修建”作锅炉房使用。

40.ВЛ8-15货运电力机车。设计时速公里。ВЛ8系列电力机车生产于-67年间。诺沃切尔卡斯克和第比利斯的工厂生产了超过1辆。

41.ТЭ-型货运内燃机车。设计时速93公里。由哈尔科夫内燃机车制造厂生产于5年。曾运行于西哈萨克斯坦铁路和十月铁路。

43.П36-型客运蒸汽机车。设计时速15公里。由古比雪夫科洛姆纳蒸汽机车制造厂生产于年。是在俄罗斯生产的最后的客运蒸汽机车。曾运行于古比雪夫铁路、北方铁路和远东铁路。自年起,在位于乌苏里斯克的远东水机修厂作锅炉房使用。

45.ВЛ3-型电力机车。设计时速公里。由诺沃切尔卡斯克的布琼尼电力机车制造厂生产于年。曾运行于托木斯克铁路、西西伯利亚铁路和十月铁路。

46.ВМЭ1-型调车作业用内燃机车。设计时速80公里。由匈牙利的Ganz-Mavag工厂为苏联制造于年

47.ТЭ3-1型货运内燃机车。设计时速公里。由科洛姆纳的古比雪夫工厂生产于年。曾运行于北高加索铁路。

48.ТГМ1-型工业用内燃机车。由穆罗姆的捷尔仁斯基工厂生产于0年。是苏联第一批工业用和调车作业用内燃机车系列,-7年间生产了近0辆内燃机车。

49.ТЭ7-型客运内燃机车。设计时速公里。在ТЭ3货运内燃机车的基础上为客运快车而设计。由哈尔科夫内燃机车制造厂自年起生产,出厂了约辆。曾用于十月铁路、北方铁路、西南铁路、东南铁路及利沃夫铁路。在列宁格勒-莫斯科及莫斯科-基辅等段作客运快车用。

50.ВЛм-型货运电力机车。设计时速90公里。有诺沃切尔卡斯克电力机车制造厂生产于年。曾用于古比雪夫铁路。

51.ТЭМ1-型调车作业用内燃机车。设计时速90公里。由布良斯克机械制造厂生产于年。用于十月铁路,是十月铁路局最早的调车机车之一。

5.Фк-07型货运电力机车。设计时速公里。由法国工厂为苏联建于年。-60年间共生产了50辆三种不同型式的Ф系列电力机车。在年代,将引燃管整流器更换为电力机车硅机组后得名Фк系列(译注:к即俄语“硅”的首字母)。

53.ЧС1-系列客运电力机车。设计时速10公里。由斯柯达工厂于-60年间在捷克斯洛伐克生产了辆ЧС1型电力机车,并成为苏联铁路最早的客运电力机车系列。

54.ТГМЗ-01型工业用内燃机车。由柳金诺沃内燃机车制造厂生产于0年。

55.ТГ3-型内燃机车发电站。由奥地利的JenbacherWerke工厂生产于0年。装有为养路车辆配电的千瓦马力的三相发电机。

56.ВЛ60к-型货运电力机车。设计时速公里。由诺沃切尔卡斯克电力机车制造厂生产于0年。运行于克拉斯诺雅尔斯克铁路、东西伯利亚铁路、北方铁路和高尔基铁路。

57.ЭР10-06型电器列车的发动机头车。设计时速公里。坐席数量为11个。由加里宁和里加的电机制造厂生产于1年。曾运行于莫斯科铁路。

58.ЧС-03型客运电力机车。设计时速公里。由捷克斯洛伐克的斯柯达工厂为苏联铁路生产于年。

59.ЧМЭ3-型调车作业用内燃机车。设计时速95公里。由捷克斯洛伐克的?KD工厂生产于3年。是该系列0多辆中的第一辆。

60.ТГ10-/型货运内燃机车,设计时速10公里。由列宁格勒内燃机车制造厂生产于3年。曾运行于列宁格勒-编组场-维捷布斯克机务段直至70年代末期。

61.ВЛ41-型调车作业用电力机车。设计时速70公里。由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电力机车制造厂生产于4年。3-44年间共为干线网的调车场生产了78辆该系列车头。

6.ТЭП10-型客运内燃机车。设计时速公里。由哈尔科夫的马雷舍夫运输机械制造厂生产于5年。曾运行于伏尔加铁路和高尔基铁路。

63.ТЭП10-型客运内燃机车。设计时速公里。由哈尔科夫的马雷舍夫运输机械制造厂生产于5年。曾运行于伏尔加铁路和高尔基铁路。

64.ТЭП60-0型客运内燃机车。设计时速公里。由科洛姆纳内燃机车制造厂生产于7年。曾运行于十月铁路。

65.ЧС4-01型客运电力机车。设计时速公里。由捷克斯洛伐克的斯柯达工厂为苏联铁路生产于7年。曾运行于莫斯科铁路、西南铁路和伏尔加铁路。

66.ЭР-型机车。

67.ЭР00-1型高速电力机车。设计时速00公里。由里加车辆制造厂生产于年。自4年3月起至年11月,常规运行于列宁格勒-莫斯科线。

68.ЧС00-00型客运电力机车。设计时速00公里。ЧС00系列编号为和00的两辆机车,由捷克斯洛伐克的斯柯达工厂于年为莫斯科-列宁格勒线的高速列车而生产,并成为苏联铁路最早的客运双组电力机车。后来于年继续生产了编号为-01的10辆ЧС00系列电力机车。它们时至今日仍被奉为,实际也名副其实的杰出典范。

69.ТЭП70-型客运内燃机车。设计时速公里。由科洛姆纳内燃机车制造厂生产于年。曾运行于白俄罗斯铁路奥尔沙机务段。

70.Д-3型内燃动车组头车。设计时速10公里。座位数量77个。由匈牙利Ganz-MAVAG工厂为苏联铁路生产于4年。

“好汉”号15П型军用铁路机动火箭综合体,载有15Ж61(РТ-3УТТХ)型洲际弹道导弹。РТ-3УТТХ型火箭及火箭综合体整体由位于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的南方设计局研制,总设计师为弗拉基米尔·费奥得罗维奇·乌特金院士。列车由列宁格勒的特种机械制造设计局研制,主任设计师为阿里克谢·费奥得罗维奇·乌特金院士。-91年间该型号综合体生产了1辆。

(译注:弗拉基米尔和阿里克谢为乌特金四兄弟中的老二和老三)

71.供给机组。由加里宁工厂生产于6年。装配有4个千瓦马力的柴油发电机,以保障发射舱和高架电网桥接与分支设备的自主工作。

7.发射车厢。由加里宁工厂建于6年。在荷载吨四托轮八轴车厢的基础上,安装了液压开启式顶盖。火箭主体为10个马力0.43公吨的分导式弹头,以及突防综合措施。射程10,公里。

指挥车厢。由加里宁工厂生产于6年。用于不同级别的战斗准备中担任军事执勤,保障火箭发射能够独立于部队指挥而按照最高领导的命令实行。并安装了专门的高架电网桥接与分支设备。

苏联时期军用铁路导弹系统,中文意思“好家伙”的苏联战略导弹列车“马拉捷茨”,在圣彼得堡铁路博物馆展出。

名为“马拉捷茨”的苏联战略导弹列车,是根据美俄两国签订的条约,在拆除后,成为博物馆的陈列品。

俄罗斯铁路公司总裁亚库宁在交接仪式时说,这样的导弹列车世界上绝无仅有,将来也不会再有。他说,苏联时期一共生产十二列这样的战略导弹列车,每列导弹列车都配备三枚战略导弹。但是按照俄罗斯与美国签署的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的条约,所有导弹列车都应被拆除。

亚库宁说,感谢美方能让我们保留这个苏联时期军事智慧结晶。他指出,通过研究战略导弹列车,铁路专业的大学生们可以激发出新的想法,并将这些想法在军用或民用项目中付诸实施。

这些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的战略导弹列车,由十七节车厢组成,配备有三枚分导式多弹头战略导弹。每枚导弹的射程超过一万公里。

73.ТДМ6型内燃机车。设计时速公里。以为苏联道路交通部生产的М6型内燃机车为基础研制的,专为军用铁路机动火箭综合体生产于-94年间。主要区别于М6型的有:无托梁式转向架、索轴承和电机轴承的热感应控制、自动柴油发动机、灯火管制护板、为防毒面具而设的通风过滤套管、由机动火箭综合体槽罐车厢供给燃料的空中加油系统,以及可以不依赖所在列车位置的多元控制系统。由伏罗希洛夫格勒工厂生产于3年。

74.ТЭ11-06型货运内燃机车。设计时速公里。是国产马力最强劲的内燃机车系列。ТЭ11-06由伏罗希洛夫格勒工厂生产于7年。自年代中期起用于十月铁路的机械修路站。

文,图源自于网络,没有商业目的,侵删。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ulinzx.com/lcxfc/1165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