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百年来罕见的老照片,快收藏

白癜风食谱 http://m.39.net/pf/a_5053104.html

吕梁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远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历史在这里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与吕梁风光相得益彰,成为今日著名的旅游胜地。这里人才辈出,从唐代大诗人宋之问,到宋代名将狄青,再到巾帼英雄刘胡兰,无不彰显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今收集到吕梁地区清末民国时期珍贵影像,让我们一起来重温历史。

康熙四十一年永宁州地图

吕梁市的建置,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代。公元前年,韩、赵、魏“三家分晋”以后,吕梁为赵国境域,离石则为离石邑;三国初分,吕梁为魏国境域,设西河郡;唐宋时期,分属于石州,太原府;明末清初经连年战乱,改为永宁州;民国时期,永宁废州改县。年,吕梁设市,离石为首府。

离石城墙大致范围图

年南关龙山拍摄离石城西部,中为文庙

石州古城

南关城门图绘(关帝楼内)城楼二层,两侧有值房。

东侧有文塔一座,空心,高10多米。

北门城楼

离石古城,城周九里十步,高五丈三尺。周围有护城壕,龙凤虎三山据守,东南北三川拱卫。诚一方之境也。城内有街巷数十条,牌坊三十余,城有城门六座,南门、南关、北门、小北门、东门、新东关是也。角楼四座,观河、拐角、北城、南城是也。大楼即关帝楼......

年离石各界在关帝楼前大戏台,庆祝中苏友好条约签订

50年代关帝楼,关帝楼明代为鼓楼,清代为关帝楼。

年改为烈士楼,今烈士已迁往凤山陵园。亟待修缮。

年大楼底庆祝农业大丰收

雪中的关帝楼

离石新关武庙,武庙即关帝庙,由山门殿、东西偏殿、正殿、僧舍组成。

年文庙棂星门年拆除

年文庙乡贤祠,年拆除。

民国七年文庙明伦堂,目前发现离石最早的一张照片。

60年代的离石文庙棂星门,安一飞、安琪父子。

今日文庙

70年代的凤山道院,创建于宋朝,是为祭祀当年创建该寺庙的道家先祖陈希夷和他的徒弟孙云际而建。元代时遭到焚毁,明朝三代皇帝陆陆续续进行过扩建。道院因山势而行分上下两院,背靠凤山,现存主要建筑有三清殿、孙真人殿、读书楼、陈抟殿、黄宝坛玉皇楼、雷公殿、三官楼等,附属建筑很多都是当地人信奉的本土神庙。

凤山道院70年代

民国时期两位雅士登凤山于姜真人殿前留影。

70年代凤山道院

民国时期;大武镇水图祠,

黄栌岭

安国寺走马坡

民国时期安国寺

人物图:清末时期照相技术就已传入吕梁地区,由于当地人们眼界狭窄,消息闭塞对现代科技缺乏了解,认为拍照会把人的魂魄留在相片中,所以刚开始拍照的人很少,只有家中有洋学生或生意人的家族才会在重要节日拍照。据说吕梁第一家照相馆是清末民初时期汾阳人在临县三交镇开设的。民国初立以后离石才有了第一家相馆,在20年代离石城内开设的荣德堂相馆还兼修钟表,可见那时照相的人并不多。而在年克拉克考察队经过离石、方山、柳林、临县时就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

东关李府南大门民国27年

东关城门洞民国37年

清代于准府邸(今一小院内)年

南关铁铺(电影沙家店粮站)

南关护城河(电影沙家店粮站)

南关护城河、三清庙

方山县

清光绪三十四年云顶山

大武镇水图祠

大武木楼年

柳林镇

柳林镇街道

柳林镇街道

柳林镇的银行,定边县商人创立

柳林街道

穆村济晋药房,在柳林、离石均有分铺。

锄沟火神楼

临县

城内牌坊

临县城内原有三十余座牌坊,最著名有吴命新提字的四大牌坊。

文庙魁星楼

圐圙戏台

圐圙戏台

圐圙戏台,侧为经幢。

临县文庙大门

清光绪三十四年临县克虎寨

清光绪三十四年大度山

清光绪三十四年临县黄河边

清光绪三十四年大度山的天书石刻

中阳

县城关帝庙

民国二十年中阳县

50年代中阳城内

中阳县北街

中阳城内戏台

民国中阳钟楼

石楼县年人民代表大会

穆村济晋堂药房民国十八年

离石济晋堂药房

临县县立第二高小

离石温家岭小学全体摄影(今龙天庙)

临县碛口合影

离石高等小学年合影

离石高等小学年合影

贺中第一任校长刘菊初女儿和外婆合影

离石迄今发现最早的全家福凤山底张家

离石城内的人家

离石城内的婚礼30年代

城内人婚礼40年代

离石城北人家

离石高等小学年

老人留影

50年代

40年代骆驼局刘福平全家

离临方留省工专同乡

离石同乡旅汾学生留念

临离中石四县旅汾同学摄影

碛口合影

临县同乡会省城留影

临县兵站征运局全体摄影

年临县永成义

年临县省一中同学留影

年临县任家沟村

碛口镇年

光绪三十二年临县三交镇

年临县孙家沟王怡彤(右)全家

离石城内荣德堂照相馆年合影

临县清末留影

临县吴命新兄弟三人留影

日伪时期.2-.8

日军与离石警备队人员合影,内有城防司令贺焕之

离石警察所全体人员,中为黄嘉枢所长,解放后居住在段家坪村

大武镇高等新民小学留影

新民会农村推进培训

年新民会培训毕业留影

日军教官与离石警备队员

伪政府人员

伪离石各机关送佐藤迎松木留影

40年代离石农村正月跑旱船留影

离石东关李府李效民辑

30年代李府李文藻去世丧礼摄影,请安国僧人超度。

李府40年代合影

李文淇,字云靖。东关李府人,早年毕业于保定军校,曾任晋军旅长,后厌恶军界腐败,回乡经商。

50年代于上海寓所留影

李效民,出生于东关李府,李文淇长子。考入清华大学,后留学美国哈佛。曾在山西大学任教,后任国民政府农业

效民20年代在北京香山留影

与同学在热河省(承德地区)留影

与美国哈佛大学中国留学生合影(中排左二)

效民上海结婚留影

一家人在上海寓所留影

年全家人送爷爷李文淇归葬离石后留影

李效黎在延安清凉山留影

李效黎与丈夫林迈可在延安

如今拍照已成为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人们喜欢用相机记录每一个美好的瞬间,而我们拍照的工具也越来越方便。历史的载体从文字变成了静态或动态的影像,这也为后人提供了珍贵的历史事实。

本组照片由吕梁山户外群的群友李沛君收集整理提供,感谢当年的摄影师记录下的每个珍贵瞬间,才让我们有机会看到百年来的吕梁山区模样。如你也喜欢徒步、登山、露营等户外活动可加咨询了解。

-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ulinzx.com/lcxfc/1114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