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审查,王某某供述自己是9月26日上午,从柳林来到太原的。案发当日下午5时许,她行至朝阳街省煤炭设计院附近,突然发现了在手机店门前独自玩耍的果果。据其说法,她是临时起意想将果果抱走自己养活。至于果果为何不哭不闹,任由王某某抱走,被抓后王某某道出了其中的玄机,“我兜里有糖,我拿糖一哄她,她就不哭不闹让我抱了。”
目前,王某某已被警方刑事拘留。
延伸:关于打拐的那些问题记者:这次被拐的果果能成功脱险,视频监控,
1、应该让孩子的依恋倾向于安全型
在家长与孩子的亲子关系中,有安全依恋和不安全依恋两种模式,前者表现为,妈妈离开时,孩子哭了或者不高兴,妈妈回来了,情绪平稳。后者则表现为,妈妈离开了不高兴,回来了一会依偎她一会靠近她,这是一种对妈妈的一种惩罚,还表现为妈妈离开时不抗议,回来时也不理她,这是一种“漠视”。
孩子一个人在外面玩耍,被陌生“阿姨”抱走,也没有快速寻找父母,这就是一种漠视。建议家长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安全依恋,要主动积极地与孩子交流和互动,准确理解孩子言行背后的含义,做出及时的反馈,要创造轻松和谐的家庭环境。
2、让孩子自己玩,不等于“放养”
监控中拍到,果果一个人在外面玩,会有人误以为孩子自己玩也是一种“放养”,不是这样的,“放养”不是完全放手。孩子被陌生人抱走,这说明成人对孩子的认知培养的缺失,同时也疏于管理,建议家长加强培养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
3、不要用可怕后果惊吓孩子
有人好奇,孩子被抱走没有哭,凌晨解救回来也没有哭。韩锐认为,哭是成年人基于对事件后果的预估产生的一种本能想法,孩子应该哭,这也是一种偏见经验。实际上,在孩子的世界里,很可能就是跟着一个“阿姨”走了一遭,事件已经圆满解决。
我想说,不论是家长还是亲人,都不应该和孩子过分强化这种经历的可怕后果,也不要总是提起,向孩子描述社会的残酷,去打扰孩子。这反而会对孩子造成再次的惊吓。
24招远离人贩子,每个家长都应该看看
1.家门口。家门口是每个家庭都很熟悉的环境,但也是疏于防范的场所。
2.公园、动物园和游乐场。这些场所地形开阔、人员流动性大,儿童聚集、多动爱闹、比较嘈杂,家长容易分心,人贩子经常在此搜寻猎物。
3.超市或商场。超市或商场人流量大、隔断较多、柜台之间陈设相似,孩子容易走失。
4.车站码头。车站码头是人流最集中的地方,尤其是在节假日,旅客出行数量多,孩子丢失不易寻找。
5.医院。医院每天都有许多新生婴儿出生,犯罪分子可能假装医护人员偷盗孩子。
6.学校周边和公路边。犯罪分子可能会利用诱骗、绑架方式拐带孩子。
1.物质利诱法。通常以精美画片、玩具和食品为手段诱骗。
2.冒充拐骗法。通常以受父母之托来接孩子回家为借口诱骗。
3.套词拐骗法。通常以请小朋友带路为借口诱骗。
4.趁机拐带法。通常人贩子设法制造拥挤或混乱,分散家长或监护人的注意力,趁机将孩子拐带走
5.盗窃抢劫法。通常趁着大人看管不严时将孩子抢走。这种手段通常是在犯罪分子长期踩点、观察后,盯准弱势群体,择机实施的。
6.暴力绑架法。犯罪团伙经过事前谋划、踩点,以武力、麻醉等手段强行劫持孩子。
1.不让孩子离开视线。不要让孩子在无人看护的情况下单独跟其他孩子外出玩耍。
2.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
3.外出给孩子穿鲜亮服装,尽量佩戴护身卡。
4.与孩子保持良好沟通。孩子在外犯了错误后,要耐心劝导,切记不要在外面训斥孩子。
5.指定专人看护孩子。不带孩子到没有安全措施的公共场合;路边行走时牵着孩子的手,让孩子走在内侧。
6.发现孩子失踪,立即采取措施。
1.教会孩子熟记家庭信息。
2.教会孩子知道找穿制服的人帮忙,知道大声哭喊“救命”。
3.教会孩子辨认方位。
4.教会孩子在走失或遇危险时的求救方法。
5.教育孩子不接受陌生人东西,更不随意跟陌生人走。
6.教育孩子不和陌生人说话,不给犯罪分子诱骗机会。
总之,预防是避免孩子被拐骗的最重要途径。作为家长,一定要树立安全理念,在提高自己安全意识的同时,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儿歌、童操、睡前童话、情景模拟等方式进行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
推荐阅读涨啦!!!山西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增加元!
天哪!他在银行存的万竟然不翼而飞!问题就出在这关键一步……
司机们注意啦!国庆假期,高速交警将启用无人机抓拍各类交通违法行为!!!
新改扩建中小学所、城区实现米见游园、新增保障性住房4.9万套……未来五年太原将大变样!!!
本报报道的大同“励志哥”火啦!他现在的境况如何呢?记者帮你探访……
快来看!山西好多事业单位招聘带薪见习生啦!!!(内附:岗位名单)
本报记者:辛戈、郝宏
编辑:赵亮
实习生:全磊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