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赛作品
“奇迹号”月球勘探车
这款月球勘探车身长14cm,身宽21cm,身高13.5cm。它采用太阳能板发动,也是一辆磁悬浮的月球探测车,这辆车没有普通车的四个轮子,有的是一个瓶盖做成的圆形磁铁用于运转。平时在车内可坐1人,紧急情况下,可坐4人,它可以装载一吨的月球土壤,宇航员不需要穿笨重的宇航服,这辆车的摄像机可全面的拍摄影像资料,车厢用的是纸箱子,驾驶台用的是乐高,其余用的是木头和太阳能板。希望我们的创造能给真正的月球勘探车提供一些思路。
Group2参赛人员王子笑、李诗霞、耿依琳、岑枷萱参赛作品
“七星瓢虫”月球勘探车
勘探车是参照七星瓢虫的外形设计的。
它的轮子采用环保橡胶制作,无需充气,遇到障碍物还可以变形回弹。勘探车的舱体外壳是全透明的,舱体前端有两个灵活的机械爪子。在勘探车的顶部我们还设计了螺旋桨,遇到深坑和陡坡也可以启动飞行模式。为了能使宇航员长时间长距离地进行月球勘探,我们在勘探车的底部安装了蓄电池,在外壳后侧安装了太阳能充电板,可以为勘探车提供充足的动力。勘探车的舱体内部分为两部分,后边是放宇航员生活物品的区域,有采集箱、氧气罐、医药包、水和食物;前边是宇航员工作的区域,有操作台、电脑还有太空椅,当宇航员工作时这是一把椅子,当宇航员需要休息时,这把椅子就可以变成一张床,使他可以躺下来睡觉。
Group3参赛人员王南皓、孙悦恒、刘姿含、韩静瑶参赛作品
红外线月球探测器1号
在拿到主题设计之初,我们计划让月球探测器完成运输任务,而后再升起国旗。后来由于主机只有一个,最后把方案调整为已完成任务的火星探测器,升起国旗。升国旗的程序也是经过多次调试优化而成,最后商议决定用简单的单轮驱动,传感器感受到物体触发齿轮传动,完成国旗升起的过程。在探测器的外壳包装过程中,很多传动的齿轮要带动杠杆运动,经过了多次改动,才让探测器运动自如。创作时,每个人都做自己擅长的事,解决问题时集思广益。当想法成为现实时,是最令人兴奋的,结果是对过程最好的表达。
Group4参赛人员张桉晨煊、王璐怡、郑妤馨、徐子贻参赛作品
璐贻馨煊月球勘探车
首先作品参考了嫦娥三号和玉兔号的金色,同时内舱里设有暖气,舱外有两个太阳能板,是用来获取电力,舱外有四个轮胎,用来移动勘探车,内舱设置有宇航员的休息室。通过这次的小组合作,让我对宇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们也深知探测月球是一个很艰难的事情,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将来才有能力将我们现在的理想变为现实。
??「追梦苍穹」-艺术作品-FineArts获奖者共6名,名单排名不分先后01.参赛者作品杨绎璇-《太空旅行》02.参赛者作品杨康源-《神秘太空》03.参赛者作品张珈铭-《遨游太空》04.参赛者作品李艾诺-《太空梦之旅》05.参赛者作品陈逸珂-《我的太空梦》06.参赛者作品刘弈帆-《探索太空》部分优秀学生作品展示??-科技作品-Sci-TechDesign「扬帆起航」科技作品??-艺术作品-FineArts「追梦苍穹」艺术作品获奖作品集体亮相校园墙壁在学校的东门墙壁上,一面会说话的墙被同学们画出来,每一幅画都是在讲述同一个主题——“追梦苍穹”获奖艺术作品FineArts。由学生和家长共同绘制,一张张色彩斑斓的获奖作品焕然一新,成了校园里一道靓丽的风景。我校获得优秀组织单位奖荣誉称号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中,“十四五”时期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激发青少年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强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育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筑梦太空艺创未来
国际青少年艺术与科学教育论坛
??
组织机构Organisations
主办机构Organizer
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
TheChinaSoongChingLingScienceCultureCentreForYoungPeople
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是弘扬宋庆龄精神、引领和服务青少年成长的国家级示范性、实验性平台,是中外青少年沟通了解、互动体验、交流合作、展示风采的开放性、实践性平台。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将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和发展蓝图作为行动指南,继续继承和发扬宋庆龄先生几十年如一日关心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精神,以创新校外教育,传播人类优秀文化为目标,不断推动各国青少年情感交流、心灵沟通,为促进世界文化繁荣发展不断努力奋斗。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是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直属事业单位,内设体验中心、艺术中心、演艺中心、交流中心、幼教中心五个业务部门,紧紧围绕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搭建世界青少年交流互鉴平台的三项职能,积极开展国内、国际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活动。
??
协办机构Co-organizer
01.
英国教育科技协会
TheAssociationofEducationandTechnology
英国教育科技协会(AET)是在英国剑桥注册的专业服务全球教育发展的非营利性国际组织,总部在剑桥,年在北京设立了首个海外办事处。英国教育科技协会致力于促进英国与世界各国的早期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校际交流及教学合作,培养学生全球视野,加强科学技术教育,发展21世纪人才所需的各种技能。英国教育科技协会以剑桥为核心,紧密合作伙伴包括剑桥大学、牛津大学、英国文化教育协会、英国皇家研究院、英国国家STEM学习中心、英国工程技术学会等。英国教育科技协会立足剑桥,整合英国优质的科教资源,并将英国教育的标准、理念、课程等在全世界推广,让全球青少年多一扇窗户、多一个角度、多一份体验,提升国际沟通、合作和竞争能力!
02.
美国创新教育促进会
AmericanAdvancedEducationalAssociation
美国创新教育促进会(AAEA)是在美国波士顿注册的专业服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非营利性国际组织,总部在波士顿,年在北京设立中国办公室。美国创新教育促进会支持协助来自哈佛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数十所美国大学中的近百个实验室、科研组及学者,与世界各国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中小学校开展国际合作,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通过教师培训、课题研究、课程推广、实验室建设、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等途径,让更多的学者和学生有机会接触科学研究前沿,改善科研条件,并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中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颗颗好奇的种子播下此刻正在金柳林学子心中悄悄发芽也许,下一位航天员、工程师就在我们身边金柳林一直致力于培养孩子们的科技素养和创造力激发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为好奇心提供探索和实践的平台期待他们开出最美的花朵你喜欢哪些学生的创作发明呢留言告诉我们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