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柳林幼儿园民间艺术传承双峰

南部四绝——双峰傩戏

四川盆地北部、嘉陵江中游,有一座美丽的县城唤做南部。千年来的历史积淀,在这里留下了不少璀璨而深厚的民间艺术。

为进一步推进柳林幼儿园市级课题《南部四绝——民间艺术传承的幼儿启蒙教育研究》的深入实施,加强对课题的过程管理,更好地将课题研究落到实处,切实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弘扬我国优秀民间艺术文化,年5月19日,柳林幼儿园特召开民间艺术传承(双峰傩戏)幼儿启蒙教育课题研究推进会,会议特别邀请到南部双峰傩戏传承人鲁海平来园开展培训。鲁海平老师精彩、生动地为老师们讲解了傩文化的发展历程和传承意义,对幼儿园如何开展傩戏活动给出了相关建议。

傩戏溯源

南部县有“南部四绝”,分别是双峰傩戏、马王皮影、群龙剪纸与店垭花灯,至今仍然在本地保留传承。在这其中,傩戏作为一项古老而神秘的艺术,不仅是“中国戏曲活化石”,更是中国戏曲起源之一翼。早在年,南部傩戏被列为四川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傩(nuó)

据《周礼·夏官》记载,傩祭时“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傩,以索室驱疫。大丧,先枢,及墓,入扩以戈击四隅,驱方良”。这段历史记载,生动地描述了傩祭时的情景。后来傩祭具有了故事情节,便发展成为了傩戏。

双峰傩戏传承

南部县双峰乡傩戏形成于清雍正年间(年-年),源于“跳傩傩”。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双峰傩戏的第八代传承人鲁海平,年出生,2拜师杜南楼学习傩戏表演与创作。由他创编具有傩元素的舞蹈《俏妞闹春》登上了年教育电视台春晚。

传承路上,柳幼一直在行动

双峰傩戏的影响

傩戏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鲜明的地域特色,广泛的社会基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形式,正是这种混合性的古老艺术形式,其对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从娱神到娱人,从宗教迷信到文化艺术,傩戏经过的千年的演化转变,仍然在当代焕发着生命力。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

此次推进会既是一次课题研究交流会,又是一场教师技能培训会,柳林幼儿园全体教师将以更高的热情、更大的干劲投入到教育科研当中。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南部四绝”民间艺术传承的幼儿启蒙教育研究工作一定能够取得圆满成功,结出灿烂丰硕的果实。

图文编辑:范芳高荷苗

审稿:刘兰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ulinzx.com/lcxxx/917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