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城朝雨浥轻尘,芳草青青柳色新。笔直的裴公路两旁,千余株姿态各异的柳树吐绿滴翠,雅致的回廊、小亭,精心设计的园林小品及微地形点缀其间,再配以书有歌咏杨柳的千古佳句的十几块景观石,展示出了丰富独特的柳文化底蕴。这是6月25日,记者在凤翔县柳林镇看到的景象,也是柳林镇开发柳文化,着力实施生态建设美化环境取得的成果。
柳林镇因古时这里的“引凤渠”西柳树成林而得名,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唐仪凤年间,吏部侍郎裴行俭护送波斯王子回国,行至此处因柳林酒香驻足而留下千古佳句。近年来,凤翔县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城乡环境大为改观。柳林镇更以建设省级重点示范镇为契机,深入开发地域文化资源,着力改善美化镇区环境。去年以来,镇上在进镇干道裴公路两侧栽植了垂柳、白柳、红柳、竹柳、柽柳、馒头柳、龙爪柳、砍头柳等20个品种株柳树,可谓中国北方柳树博览园,并栽种花卉灌木33种5.3万余株,建成绿地5万余平方米,建设诗词景观14处、柳绘画文化墙5处、雕塑5组、亭台2座,形成了长近千米、路两侧各宽23米的柳文化展示区,也成为群众休闲娱乐、游人赏景怀古的佳所。
据悉,镇上还将在裴公路牌楼前建设展示丝路文化及千年白酒文化的景观雕塑,结合中国插柳、折柳等柳文化,体现人与环境相融相生的理念,展示出浓郁的文化品味和底蕴。
(来源:宝鸡日报文:董建敏图:李志红)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