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雄一座充满历史美食美景的魅力之城

繁花落尽我心中仍有花落的声音一朵,一朵,在无人的山间轻轻飘落——席慕蓉《桐花》心中最棒的地方永远是镇雄小编带你走进我们的大雄古邦一个充满历史美食美景的魅力之都就在云南滇东北

镇雄

镇雄,意为“镇守雄关”,位于云贵高原北部斜坡地带,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享有“大雄古邦”的美誉。在无限悠远的历史长河中,作为一个地名、一级行政机构,“镇雄”一词出现的时间不足五百年。而此前,南广县、芒部府、镇雄县,镇雄的名称、建置几经更替,见证了多年的风雨沧桑。“金腾越,银镇雄”的美誉,绝对是事实上的绝唱。

“赤水之源,大雄古邦”就是一个确切的定位,意在指点古蕴、挈领未来,这就给镇雄披上一种独特的色彩。

而赤水河有“美酒河”“母亲河”的美誉,见证了镇雄的风雨沧桑,古有红军长征“四渡赤水”的奇兵战略,现有“不出百里必有美酒”的生态神话。

赤水河从镇雄县赤水源镇罗汉林山箐出发,在镇雄境内迂回曲折,经过十几个乡镇和无数美丽的村落,最后到达坡头镇德隆村,与贵州的渭河融为一体,直奔贵州茅台镇去了。很多年来,那些遍布在赤水河上游两岸的小酒坊,一直都坚持着古法酿制,每一个临水而栖的村落,都飘散着浓烈的酒香。

镇雄人

镇雄人,主要以汉族、苗族、彝族、白族等构成。在一个由外来人口不断填充、汉族文化肆意膨胀的地方,在“洪武调北征南”“改土归流”等一系列历史事件的浸透下,镇雄由彝、苗两族的根据地摇身一变,成为一个以“异乡人”为主要成员的遥边之地,在镇雄,要说一年一度歌舞的盛会,应该是境内人口最多的两大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彝族“火把节”和苗族“花山节”;如果要从地域标志上来突出两个民族的特色,当属花山乡小石林、坡头亳都和塘房镇小倮块。当然,除了这两个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雨河镇一年一度的斗鸟节也逐渐成为镇雄民间一道亮丽的风景。

镇雄八景

镇雄“八景”的魅力不仅因其景致稀罕,独具特色,还得力于史上文人墨客的大力推送,像吕从姬、张起楠、饶梦铭等地方文豪,诗书俱佳,每到一处,心生快意,遂信手拈来,乃为绝笔。

八景之首为“乌峰耸翠”。乌峰山是镇雄的脊梁,突兀崛起、俊伟雄浑,推拥出七座陡峭的峰峦,远近高低,参差错落,或隽雅,或峥嵘,或秀丽,或崔嵬,或嶙峋如枪刺,或浑圆若柱石,风姿各异。

乌峰山以其云海闻名,云海早已成为随处可见的奇观盛景——群山下,峡谷间,大江畔,村庄里,公路上,无不云海茫茫,或磅礴壮美,或灵动秀美,或清新淡雅,或朦胧迷离,美得那么任性。八景之二为“月窟禅光”,在盐源镇仓海村坝头村民小组的一座山峰上,半山腰凿有一个人称“仙人洞”的山洞,洞口被一堵人砌的石墙封闭,只留门窗各一处,稍稍露出一丝光线,也留下了残存的烟火味,洞内形似佛像的石钟乳巍然屹立,洞内有漆黑的小窟,窟顶有条小道,每当月圆之夜,月光从小窟射进洞内,射向石佛。“月窟禅光”不是仙境,胜似仙境。至于能不能看见,全靠缘分。八景之三“一星拱斗”,在镇雄县塘房镇白鸟村一带,崇山环绕,南面的芒部山村高耸着一根石柱,宛若人形,人称“南斗一星”,北面的小擢魁村七石并立,呼为“北斗七星”整个白鸟村一带又呈现28座山峰,若群星闪烁,称为“二十八星宿”全盘形成了“一星拱北斗七星”的奇观。八景之四为“平坝春耕”,说的是农耕景象。镇雄县城南郊,中屯镇平坝村,四山环拱,中呈槽形,因坝宽而平得名。春光明媚的早晨,登南远眺,田平如镜,桃红柳绿,全貌如城,犹如一幅天然美景图。以其大米闻名,相传,平坝大米曾入贡朝廷。如今,平坝人民植竹、种树、栽秧,用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青瓦白墙旁,绿树成荫间,公路蜿蜒处,另一种“平坝春耕”的景象更加迷人。八景之五为“二水怀珠”,首先让人想到的是两条河。不错,贵州省毕节市吴家屯与镇雄县泼机镇坪天村交界处,白鸟河由北而南,青场河由南而北,对流奔腾,汇合于二龙关,绕珠石旋转并流,注入七星河,成为镇雄曾经的著名景胜——“二水怀珠”这里地势险峻、苍翠毓秀,是镇雄的大门。遗憾的是,原“二龙”所抢之“宝”,早已被“龙”吞噬,镇塘坊已被拆毁。现在,由于新建的镇毕高速公路由此而过,加之河流水量变小,“二水怀珠”早已没有过去的神韵。一个时期,庙宇残破、绿塘枯竭、垂杨被伐,游人越来越少,佛寺垂杨的美景早已不复存在。20世纪80年代末,万佛寺恢复重建,香火日盛,再度成为镇雄一处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时下,历经风雨沧桑的万佛寺正在改扩建,如若广种垂柳,恢复“佛寺垂杨”的美景自不在话下

八景之六为“罗关渔唱”,罗关,即罗坎关,距镇雄城北八十余公里,海拔九百余米,是古代镇雄之北大门,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和《镇雄州志》记载,清雍正年间在此设置罗坎关,驻三司把总防守,保卫镇雄的北大门。罗坎关白水江头,渔人上下,泊舟于此,歌弄晚风,荡漾春云,浩渺秋月,烟波流音,青山答响,有水天之趣。白水江千里浪涛,到这里后平静如深渊,碧水无波,清幽动人,鱼跃欢腾。

八景之七为“佛寺垂杨”,写的是镇雄城北的万佛寺。万佛寺始建于清雍正年间,乾隆时为福建僧人灵峰大师练功、诵经之所,光绪二十六年(年)重建为凖提宫,民国十四年(年)改为江南籍人聚会的“江西会馆”。过去,这里环境清幽,骚人墨客来往不断,大家吟诗作对、抒发情怀,把这里描绘得十分美好。八景中的最后一景是“柳林春雨”,出镇雄城,往南而去,过平坝,乃入柳林。柳林海拔米,地形南高北低,背南面北。柳林境内,青山绿柳,苍松翠柏,杜鹃遍地,四山苍翠,杜鹃争艳。桃花三月,走进柳林,如烟的春雨,氤氲袅袅,朦朦胧胧,似少女情思,若月夜乡梦,如幽谷琴音,忽明忽暗,若有似无,缠绵温婉。雨中的山水田庄,恍若云中仙境。

镇雄美食

关于镇雄美食小编就说不完啦毕竟作为一个吃货对于美食是可忍熟不可忍在镇雄的广大城乡,但凡看到热气氤氲、酒香扑鼻的所在,必是一间酿酒小作坊。“雨河”,是闻名镇雄的白酒之乡。雨河镇有山,青葱绵密,四时之景不同;有水,从洞中流入洞中,清冽、甘甜,酿酒爽心爽口。雨河产美酒,十里八村遍是小作坊,浓浓酒香融进苍山云雾,滴雨成河,醉倒路人。镇雄菜有乌蒙腹地阴雨弥漫中的粗狂和隐忍,是时光发酵之后的提炼与升华。“九大碗”是镇雄民间酒事的一个特定符号,是婚丧嫁娶等诸多吃酒场中最美丽的盛宴,也是镇雄最传统的筵席。如今,“九大碗”已成为镇雄红白喜事的代名词。顾名思义,九大碗,就是九个装在大碗里的菜。实际上,不可能都是用大碗盛菜,厨师会根据菜的多少选用不同的餐具,大碗、中碗、小碗,大盘、小盘都有。当然,菜的数量不得少于九红豆酸菜汤,镇雄最有历史的汤。而酸菜是镇雄人治愈乡愁的“独门武器”。镇雄人有这样一句口头禅,叫作“三天不吃酸,走路打捞蹿”。酸菜虽没有如此强大的魔力,但酸菜对于镇雄人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镇雄人对酸菜的依赖远远超过菜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其他蔬菜,可以说,在镇雄,“无酸不成席”红豆酸菜汤除了需要上好的酸菜,也需要红豆。镇雄人说的红豆,其实是褪了豆皮的四季豆,颗颗色泽深红,饱满润泽,状如鸡肾。淘洗干净后,放在砂锅里,置一大锅清水,旺火煮,水渐渐变成深红,最后变成浓稠的汤汁。红豆吸饱了水分,煮断了腰,开了缝,就算是煮熟了。红豆汤加酸菜,镇雄人从小吃到大,外出读书时,最想念的便是家乡的红豆酸菜汤,我们吃的是记忆,也是情怀。在长期的食用和创造中,镇雄人开创了独具特色的酸菜系列,衍生了酸菜豆花、酸菜稀饭、酸菜面耳朵、洋芋酸汤、酸汤鸡等菜品,真正把镇雄酸菜汤推向了全国。特别是酸汤猪脚,在全国都能吃到,镇雄特产之一。

镇雄腊肉是镇雄特有的猪肉。农人熏制腊肉的方法很简单,但却是一件浪费时间的事。一块块用盐腌制过的猪肉被均匀地摆在灶上,灶孔里放进去玉米核、干枯的柏树枝条、松枝条和苏麻秆。火烧得很小,让烟雾一团团喷出来,经过烟熏的猪肉,慢慢升到天空去。这样熏一天,猪肉上就铺满了一层黑色的尘埃,于是把肉收回屋里。

第二天清晨,又重新将肉放到灶上去,生火熏制。这个时候,需要将柴火添得旺一些,要看得见火苗。几小时后,灶上的猪肉开始流油,于是,腌制腊肉的人就要为猪肉翻身,保证每个部分都能得到柴火的熏烤,如此反复熏制几遍,到天黑,腊肉就做成了。

镇雄豆豉是用上好的黄豆做成的。

农人将黄豆炒过,放在温水里泡上几个小时,用大锅煮。煮熟后,放在簸箕里摊上一会,待水分去尽,便用一个麻袋装了,袋口扎紧,放在火炉旁,任由它慢慢发酵,过了几天,豆豉味道满屋里浸。倒在簸箕里的豆豉,拌上煳辣椒面、盐巴、花椒粉,被捏成一坨一坨的,用粽叶套拴了,同样吊在屋角的竹竿上,想吃的时候,就去取下一坨来。

豆豉不仅含有极为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还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色、香、味独特,具有“美味芳香、营养丰富、开胃健脾、增加食欲”等特点,腊肉是家家户户都会准备的过年菜

镇雄汤圆的形状和品质与别处是大有不同。汤圆是中国的传统小吃,顾名思义也应该是圆形的才对,而镇雄汤圆却不是圆形的,而是三角形的,所以人称三角汤圆。

三角汤圆糯米面包成,包心为苏麻和富油。苏麻包心的制作很简单,就是将苏麻碾碎,放进熬化了的红糖水里搅拌即成,而富油包心就要复杂得多。通常是将肥猪的板油熬成油渣,和着橘子皮、大红枣肉放在菜板上,用菜刀慢慢剁成泥,再掺进蜂蜜、红糖和芝麻,用手揉,直到揉成软绵绵的一坨才可食用。

镇雄人虽有着粗犷的外形,内心的谦逊却是相当干净的。年关招待客人,大多是以汤圆做早餐。

镇雄还有很多很多的美食,小编就不一一去写啦,感兴趣的可以来镇雄尝一尝。什么镇雄米线啦,臭豆腐啦,镇雄洋芋的n种吃法啦。是小编在外时最怀念的东西。

一城一味肚子饱了,心思也就踏实下来。食物是一切安全感的来源。成贵高铁!!!!来了!真的来了!

来源:成贵铁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ulinzx.com/lcxxx/1057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