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陈醋爽五花皮冻儿,铁锅烩菜儿柳林碗秃儿,牛肉丸子面打卤剔尖儿,大同凉粉儿豆角焖面儿,驴肉甩饼儿加碗羊杂儿,三晋小吃就是这样美味儿……
”这是最近在网上火起来的一首原创歌曲《三晋小吃》,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了一幅舌尖上的山西美食地图和味觉盛宴,也引得众多山西人为这首歌疯狂打call。和这首歌一起火起来的,还有一位21岁的男生——太原学院音乐表演打击乐专业大三学生李思翔。他是这首歌的演唱者,在歌曲走红后,这位临汾小伙儿也被网友冠上了“宝藏男孩”和“才子学长”的称号。▲《三晋小吃》演唱者李思翔
李思翔和这首原创山西美食歌曲的结缘,源于一档家喻户晓的音乐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今年5月,李思翔荣获《中国好声音》全国海选山西赛区的亚军,晋级全国海选总决赛。虽然最终遗憾止步于全国强,却意外引起了山西一家传媒公司的注意。“大概是6月底的时候,一家传媒公司找到我,说有一首关于山西美食的歌曲,想让我唱。”演唱一首原创歌曲,对当时的李思翔而言,无疑是一份不小的挑战。“以前只是爱唱歌,都是翻唱别人的歌曲,没有唱过原创歌曲,所以还是有挑战的。”
拿到《三晋小吃》的歌词和DEMO小样后,朗朗上口的旋律和歌词不断在李思翔脑海里萦绕。“在我的印象中,山西美食和流行音乐碰撞的歌曲,几乎没有,这首歌一定可以用流行音乐的方式,唤起更多年轻人对山西美食文化的热爱。”在正式演唱录制这首歌时,李思翔试图找到一种“欢快”的感觉来演唱。“一定要唱得活泼和欢快,才能让更多的年轻人听到和接受这首歌。”在演唱时,李思翔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部分专业性,选择沉浸到歌曲里,用内心的真正感受去歌唱。“以前唱歌的时候状态很‘紧’,要考虑这个音能不能上去、旋律唱得准不准,但这首歌的演唱状态就完全不一样,特别松弛。”李思翔是在完全放松的“扭动”身体状态下,完成了1分26秒的演唱。
▲李思翔参加《中国好声音》
用李思翔自己的话说,在演唱中还找到了一种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唱到“五千年华夏文明子孙炎黄,三晋大地美名传播九州远方”,积淀五千年的文化自豪感,带着厚重的历史温润扑面而来;唱到“河东边运城养育武神云长,龙城太原铸就繁荣盛世大唐”,似乎可以触摸唐风晋韵里,锦绣太原城跳动的脉搏;唱到“牛肉丸子面打卤剔尖儿,小米稀饭儿顿顿不离儿,大同凉粉儿豆角焖面儿”,三晋大地的香辣酸甜,已经席卷舌尖……
今年7月22日,在临汾翼城举行的露天文化周上,李思翔第一次公开演唱了这首《三晋小吃》,一经演唱,便点燃了一个激情夏夜。“观众们都特别喜欢,我都唱完回到后台了,还有很多人追过来问我在哪里可以听到这首歌,能不能下载。”为了让更多人听到这首歌,李思翔先是把这首歌上传到了网络音乐平台,又和同学一起拍摄了一部简易版本的MV,通过太原学院的官方微博,上传到网络平台。
▲《三晋小吃》火爆全网
MV上线后,迅速引来众多山西网友纷纷打call——“这样好听的山西美食,爱了爱了!”“听着这首歌,我都流口水了,特别想家。”“山西人不能委屈自己,胃不好就别吃冷的辣的,心情不好就听点歌,家乡永远在这里,和你不离不弃。”
这样的一首原创歌曲,也让李思翔的音乐道路变得更广阔。在这位21岁少年的人生规划里,自己要继续读研,汲取更多的音乐创作养分,继续为家乡写歌谱曲,用最年轻的声音和方式传唱山西,让世界聆听山西。
三晋小吃人们都叫咱老西儿
最爱咱山西小吃儿
人们都叫咱老西儿
最爱咱的小吃儿
在中国有一个古老地方
坐落在正中央黄河边儿上
五千年华夏文明子孙炎黄
三晋大地美名传播九州远方
说石窟一定看大同云冈
洪洞县大槐树寻根中央
河东边运城养育武神云长
龙城太原铸就繁荣盛世大唐
看鼓楼外一排排的小摊儿
我却最爱那串红果冰糖葫芦儿
说不清道不明山西小吃儿
酸甜苦辣样样美味儿
平遥的牛肉太谷的饼儿
老陈醋爽五花皮冻儿
铁锅烩菜儿柳林碗秃儿
牛肉丸子面打卤剔尖儿
小米稀饭儿顿顿不离儿
大同凉粉儿豆角焖面儿
驴肉甩饼儿加碗羊杂儿
三晋小吃就是
就是这样这样美味儿
人们都叫咱老西儿
最爱咱的小吃儿—END—服务大同文化传媒事业!
繁荣大同文化产业发展!
请在文末留言,与小编互动~~
精彩内容继续看!
大同日报社的十二时辰!戏曲典故中的山西,你了解多少?今早好多大同人找不着北!每天矗立眼前的高楼大厦跑哪儿去了~~张继钢执导的舞蹈史诗巨作《黄河》,今晚亮相大剧院来源:山西日报编辑:王蕊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