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釉红斑花口盘,元代。山西博物院藏。高2.6、口径13.2、足径4.9厘米。年山西省大同市西郊M31出土。此器釉面有稀疏开片,开片处呈紫褐色线条,内壁有三块紫斑,足及下腹有褐色护胎釉。
白釉划花盖罐,元代。山西博物院藏。通高10.9厘米,口径5.3厘米。山西省霍州市陈村出土。此器器型淡雅,釉色光亮。
黑釉油滴盏,金代。山西博物院藏。年山西省朔州市政府M42出土。此器施黑褐色釉至近足处,釉面较亮,在釉层表面散布着银灰色“油滴”。
黑釉铁锈花玉壶春瓶,元代。山西博物院藏。高28厘米。年山西省柳林县薛村出土。通体施黑釉,釉面密布银灰色“油星”,因采用醮釉方法,在腹下部近足处有蜡泪状流釉,底足有修胎刮釉痕。草叶浸在黑釉中,浑然天成,给人一种文静深沉的美感,此为颇具特色的山西黑瓷装饰。
白釉褐彩玉壶春瓶,元代。山西博物院藏。高27.9厘米。年山西省太原市南坪头村墓葬出土。颈至腹有三组褐色弦纹,将腹部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绘有两枝折枝卷叶花,下部绘有三朵扇形窄叶花,底部有三字墨书。
黑釉剔花瓶,金代。山西博物院藏。年山西省天镇县夏家沟村出土。黑褐色釉,釉层较亮,釉面密布小棕眼和大大小小的气泡疤。施满釉,裹足刮釉,足心刮釉成“十”字状。口部以下一周剔刻十一瓣花瓣,肩及上腹一周剔一支卷叶纹,剔刻技术娴熟,线条简练粗犷。
黑釉剔花罐,金代。高22.6厘米,口径10.5厘米,腹径37厘米。肩部剔卷草纹,腹部缠枝牡丹大朵怒放。技法自由奔放
老窑
下期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