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报社电视台的八位资深记者们讲述新闻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运城新闻网官方发布平台

好记者讲好故事

细节中的方向

运城日报社陈永年

  

  视频:

  我讲的是有关细节、有关方向、有关运城的故事。

  今年年初,《运城日报》从4个版扩到8个版之后没多长时间,市委书记刘志宏就来报社调研。当时,领导向刘书记汇报我们《经济周刊》第一期的报道,刚说标题是“龙腾虎跃……”还没等他讲完,刘书记就接了一句:“看河津。”

  是的,《龙腾虎跃看河津》,这是我们经济周刊创刊第一期主打报道的标题。在随后的两期,我们又做了《群星灿烂看新绛》和《凤还巢看万荣》两篇报道。

  市委书记主持全市大局,公务何其繁忙,却能记得一篇报道的标题。这个小小的细节,说明的倒不是我们的报道有多好,而是市领导对“三大计划”有多么的   在河津采访“龙腾虎跃”计划时,两个细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是一张照片:晚上十二点以后,在外地的一家宾馆里,市委常委、河津市委书记鞠振半跪在地板上,与周边或坐或站的专家和随行人员讨论河津的发展规划;另一个是他的办公桌上一叠活页纸:上面用铅笔细细记录着一项项已经布置下去的工作,完成的就在上面划了一道横线。

  去年,像河津一样,运城各个县(市、区)经济得到全面发展,究其原因,除了大的经济形势好转以外,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这种对知识的谦逊、对规律的敬畏和对落实的执着。

  在新绛县采访“群星灿烂”计划时,56岁的传统手工艺人冯怀林,给我们讲了他制作宫灯“三起三落”的故事。年,他为了给即将出生的女儿做礼物,第一次学做宫灯;年,他开始凭借制作宫灯来谋生,6年后因销路不畅被迫改行。后来他当过老师、村支书、乡镇司法助理员,直到“群星灿烂”计划实施后,政府对“五小企业”进行资金、技术、项目上的各种扶持,他和老伴又一次拾起了老手艺。他说:“我现在的订单能做到明年夏天,这一两年是我这辈子过得最滋润的时候!”

  其实,冯怀林不知道,在河东大地上,受到这种“制度性帮扶”的企业家及创业者,还有很多很多。同样的感慨,在无数的运城人心中回荡;同样的故事,在河东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上演。

  决定历史走向的,除了宏大叙事的视野,还有那一个个洞幽烛微的细节。我相信,这细节就是动力,它可以穿越历史,抵达人心;我相信,这细节就是方向,它可以让运城这古老的列车,重新激情澎湃、永远风驰电掣!

激情满怀,为大运城建设鼓与呼

运城日报社王文军

  视频:

  我讲的故事要从“5、6、12、29、30、”这样一组数字开始。大家心里肯定会有一个疑问,这些枯燥简单的数字,毫无关联,把它们放在一起,想讲一个怎样的故事呢?在这里,我想给大家说:“数字是枯燥的,却最有说服力!”

  这组数字是今年5月13日至18日,市委书记刘志宏带领我市党政考察团,赴长三角地区的浙江省、江苏省和上海市进行考察学习的一组数字:5指的是5个市,6指的是6天时间,12指的是12家企业,29指的是29个调研点,30指的是30余场活动,指的是整个行程多达多公里。

  大家都知道,运城制版集团是我市一家外向型企业。作为一家行业中全国一流、世界领先的企业,多年来在全世界各地都建立了自己的分厂,可以说是“墙里开花墙外香”。

  记得刘书记在讲到“凤还巢”计划时,多次提及这家企业。去年刘书记在盐湖区调研时,得知运城有这样一家优秀的企业,专门提出前往这家企业调研,并诚挚地向企业负责人发出回到家乡运城投资建厂的邀请。

  在长三角学习考察期间,5月16日,刘书记专程前往运城制版集团的两家分公司,昆山运城塑业有限公司和上海运城制版有限公司进行了考察调研。

  当天是上海进入夏季的第一个高温天气,烈日炎炎。刘书记和考察团成员深入企业的版样设计大厅、产品展示厅和生产车间,详细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智能生产线的水平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情况。他与在这里工作的运城老乡亲切交流,给他们送上家乡的真挚祝福。在企业参观将近一个小时后,刘书记和考察团成员显得意犹未尽。

  从企业车间出来后,30多摄氏度的高温天气下,刘书记没坐进企业的办公室,而是直接站在室外,向企业董事长刘克礼竖起大拇指,他动情地说:“今天看了制版厂,我感到非常亲切,为咱们运城有这样的世界一流企业而骄傲!制版厂站在同行业的至高点,未来充满希望!”

  当得知制版厂投资空港的项目,在进展中存在土地、环评等方面的困难时,刘书记当即要求随行的相关部门,限定时间、拿出措施,以最快的速度解决企业的难题。

  最后,刘书记语重心长地说:“我们不能再让运城像制版集团这样的企业‘墙里开花墙外香’了!”

  刘书记的讲话刚落音,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这掌声,是在外的运城人对家乡人已经“栽好梧桐树”、静候“凤还巢”讯息的强烈响应!

  这掌声,是在外的运城人对家乡人“走进新时代,建设大运城”的由衷支持!

  如今,在刘书记的高度   5月25日,在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学习考察报告会上,刘书记强调:“对标长三角、学习长三角,应该怎么办,应该怎么干,决不能看了激动、听了心动、回来不动。我们要做到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

  这就是脚踏实地!

  这就是务实担当!

  这就是执政为民!

一碗热饭温暖一座城

运城市广播电视台张英

  视频:

  我所讲述的是运城市第一时间爱心公益志愿者联合会发起“爱心早餐”的故事。在两年零九天里,已经有多名环卫工人,在名穿着红马甲志愿者的努力下,吃上了热腾腾的早餐。无论严寒酷暑,无论风雨雷电,天从未间断。非常荣幸的是,作为运城广播电视台《第一时间》栏目的记者,我完整地见证了,这一温暖全城的爱心行动。

  运城市第一时间爱心公益志愿者联合会,是由运城广播电视台《第一时间》栏目牵头成立的社会公益组织,联合会自成立之日起,就迅速投入到社会公益行动和城市文明创建活动中来,配合全市“五城同创”工作,做了大量公益活动,显现出巨大的社会正能量。

  为什么称为爱心早餐,说白了就是用大家的爱心,给环卫工人做一碗热饭。我们常常看到,漆黑的凌晨环卫工人们辛苦忙碌的身影,我们看不到的是他们蹲在街角啃着凉馒头、喝着凉水的凄惶。变这份凄凉为温暖,是大家决定启动爱心早餐的初心所在。

  决定了,就开始做,第一顿饭在哪儿做?第一时间爱心公益志愿者联合会会长张昌勤说:“来我家!”他和几名志愿者,借了邻居的几个锅,凌晨两点起床,熬了几锅粥,炒了锅土豆丝,拌了盆凉白菜,一锅卤鸡蛋,就这样,第一顿爱心早餐,就开始了。万事开头难,有了第一次,就有了后面的无数次,来做饭的人就越来越多,家里的地儿也越来越小,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协会找到了一个闲置的小院,爱心早餐,从此有了自己的据点,叫“爱心粥屋”。

  由于环卫工人数众多,爱心早餐在市区总共设立了5个就餐点,周一到周五,每天轮流服务。桌椅板凳、锅碗瓢盆,全部由爱心餐车运往指定的地点。我们的记者也经常凌晨四五点起床,跟着志愿者来到菜市场挨家挨户的讨价还价,跟着下班后不回家的志愿者到协会洗菜切菜为第二天的早饭做准备。志愿者大都有自己的工作,为了提高效率,协会会提前在爱心   爱心早餐通过我们《第一时间》的报道,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   如今的爱心早餐从一开始的几个人发展到现在几千人,相信未来还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它已经成为这座城市里的一缕晨光,用温暖叫醒城市里的每个人。

新时代我看见

运城市广播电视台吴运强

  请大家看一组电视新闻记者的照片,看这伏下的身姿、匆匆的脚步,多像一个在战场上前行的战士。我的   新闻宣传工作有多重要,相信在座的各位都知道。不论是本台、省台还是中央台,经常是一条稿子跑很久,镜头要讲究、文字要精炼、采访要生动,改稿子补镜头更是家常便饭,累吗?真累!但我们知道这些“累”能换来运城形象的展示,能换来新闻效应的最大化。当看到我们运城“3+1”干部考核体系的新闻在央视新闻联播播出时,我们欢欣鼓舞;当看到我们的主题报道被央视、省台播发时,我们倍感骄傲。

  做个新闻人真苦,但是值得!只要是做值得的事情,再苦都是幸福。我们的脚板追随着大运城崛起的步伐,我们的眼睛见证着三个发展计划和重点项目带来的红利,我们的耳朵倾听着来自党和政府的每一声号角,我们手中的武器传播着各级领导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风采,记录着大运城高质量发展和民生福祉的改善。

  新时代的大运城,给了我们新闻人更广阔的战场,面对一件件足以载入运城发展史册的重大新闻事件,我们的宣传能力也接受了新时代的考验。刚刚过去的果博会,我们在原有报道的方法上再度创新,电视、广播、网络同步发力,新媒体强势出击,全景直播全方位报道,展示了运城果业的发展成果和品牌优势,为打好特色农业牌增色添彩;工博会、医博会、医改现场会我们全景展现;重大项目建设我们冲锋在前;脱贫攻坚我们深入一线;三个发展计划我们造势加力营造氛围;我们不仅仅是在记录新闻事件,更是在记录一个时代的变迁。如果把一代代新闻人的稿件按照时间串联,那将是大运城发展的全景诗篇。

  “坚持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总书记给我们提出的更高要求,让我们谨记新闻人的初心,不忘肩头的使命,为时代留痕、为发展证明,当大运城的宏伟蓝图实现的时候,我们可以自豪地呼喊:“新时代我看见、大运城我看见!”

小故事大情怀

绛县广播电视台王向阳

  如果说每个城市的生活像一部交响曲,他们就是这乐曲中小小的音符。他们奏响了城市和谐的主旋律,他们奏出了高亢激昂的时代强音。年,我开始了在家乡绛县的记者职业生涯,两年多的时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行业,一种人群。他们挥起扫把、舞动人生,他们播撒美丽、守望忠诚,他们是“城市形象的雕塑手”“市容环境的美容师”,他们是“夜里最晚的灯”“城市最美的景”。

  年11月,绛县编排的舞蹈《扫街》,围绕环卫工人题材,展示了环卫工默默奉献、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一举夺得第十七届全国群星奖。故事的主人翁就是一名绛县真实的环卫工人,蔡星明。出生于年的蔡星明老人,年退休以后,因为闲不住,就做了一名环卫工人。老人的两个儿子,一个在太原做生意,一个在东北发展,生活得都不错,也很孝顺,还专门为他和老伴在绛县县城买了套房子。儿子、媳妇经常叫他去省城居住,老人总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责任区,走不开,就不去了,等我啥时候干不动了,再去吧。就这样,在本应该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却依然每天早出晚归,一干就是8年。个日日夜夜,风里来,雨里去,没有缺席过一天。年,考虑到年龄越来越大,蔡星明从环卫工的岗位上退了下来,但他仍然热爱着这份事业,直到现在,也时常走上街头义务打扫卫生。

  在这个群体中,像蔡星明这样的老人还有很多,他们过着平凡的生活,干着不平凡的工作。是的,环卫工人在城市生活宏伟的交响曲中只是一个小小音符,很不起眼。然而,他们却在自己特定的位置上发出了悦耳的声响。

  平凡事,普通人。小故事,大情怀。是他们习以为常的精神风貌丰富了我的采访生活,是他们任劳任怨的奉献情怀激励着河东儿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朝着新时代的宏伟目标奋力登攀。

  用笔描绘美景,用心传递声音,用爱讲好故事,我的故事与广电同在。

我愿意

河津市广播电视台胡珊珊

  从参加工作到现在,3年过去了,我对我的工作有了新的情感。可能这个改变和我下面讲的这些故事有关。

  有一次,我来到了河津市小梁乡西梁村,在这里我见到了幸福的“羊倌夫妻”杨国平师国芳夫妇,说起“羊倌夫妻”养羊,还得从十年前说起。当时,夫妻俩结婚不久,妻子师国芳患了脑肿瘤,需要马上动手术。为了挽救妻子的生命,杨国平走亲访友,多方筹集资金十多万元给妻子做了手术。为了让妻子尽快康复,在妻子住院期间,杨国平为妻子擦洗身子,忙里忙外,所有的一切都由他精心照料。

  为了让生活另有起色,夫妻俩决定靠养羊摆脱贫穷。当年他们的启动资金只有元,在夫妻俩的辛苦劳作和尽心培育下,几年时间,羊群从原来的十多只发展到多只。妻子得病后所欠的外债已经全部归还,目前养殖场的固定资产达到了9万元。

  作为一名民生新闻记者,我一直在寻找有故事的人。所以我们报道了樊村镇魏家院村魏海科当妻子患精神病后,不离不弃精心照顾妻子39年的新闻。在这条新闻播出之后,我们栏目很快就接到了一位来自铝厂的退休职工孙淑荣阿姨的爱心电话,她说她被魏海科39年精心照料患病妻子的事迹所打动了,她想捐助一些衣物和元来帮助他,去他家里看看他们。听到这样的消息,我心里非常激动和幸福,因为这一次我不仅仅只是为大家讲述了故事,而且也成了故事中的人物,成了影响故事发展的人,真正地帮到了魏海科一家人。这一次让我感受到幸福的是观众,也是他们让我真正体会到了前辈们口中对新闻职业执着坚守的回答——“我愿意”。

这是一个奋斗的时代

万荣县新闻中心贾蓉娜

  秦云龙,稷王山下汉薛镇柳林岭村的一个普通的庄稼汉,20多年前因严重的脉管炎而截肢。柳林岭人穷,根子就穷在干旱缺水。秦云龙曾告诉我们,以前与其他村民一样,地里只能种玉米、小麦,就算碰上好年景,拼死拼活也只能收入三四千元。但自从帮扶工作队驻村打出一眼深井后,全村的老旱地全被改造成了水浇田。再加上工作队免费为村民提供双季槐苗木、时不时地组织村民学习新技术,手把手指导村民发展高效农业。

  眼看着村子里发展得越来越好,邻居的老伙计也致了富,老秦不禁着急起来,他的内心又重新燃起了一把火,他也想也赶上这阵好东风,带着家人过上幸福的日子。说干就干的老秦带着老伴一起,把地里换种了西红柿、大葱等露地蔬菜,又栽植了双季槐、花椒、柴胡等中药材,日子一天比一天有奔头。就在前天,我接到老秦的他邀请我们到他移民小区里的新房子去看一看,并激动地说,以前想都不敢想,还能有今天的好光景,我要给政府送锦旗,我要让村里人看看,我老汉即使只有一条腿,活得也不比任何人差!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注重扶贫同扶智结合起来。究竟如何才能把脱贫攻坚这些“主角”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从中央到地方,从市委到县乡,从帮扶单位到每一个工作队员,都在不断地努力当中,一方面,加大外部扶持力度,从民政、交通、水利、教育、产业、兜底各个方面多措并举,全方位发力;另一方面,大力弘扬“以贫穷落后为耻,以勤劳实干为荣;以懒惰后进为耻,以竞相脱贫为荣”的新万荣精神,加大贫困户内生动力的培育,创造出越来越多“弱鸟争先飞”的奇迹。

三访晓飞

闻喜县广播电视台高莹

  作为一名记者,我有幸三次采访报道柴晓飞,也非常有幸能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对一个“90后”不断升华的心路历程。

  第一次见到柴晓飞是年11月份。那天,我跟随县委主要领导到后川村入户调研,一位穿国税制服、个子高高的帅小伙儿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在随机走访贫困户当中,他对每户的熟悉程度让我出乎意料,不管领导问到哪儿,他都能够对答如流。让我更出乎意料的是,贫困户韩平安没有向领导提出任何的要求,只是紧紧地抓住领导的手说,感谢领导给我们派了一名好书记!后来我才知道:眼前这位高高的帅小伙,就是后川村的第一书记柴晓飞。

  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今年1月份,我和同事正准备对他进行第二次深入报道时,得到的却是他病逝的消息,和同事冒雪赶到河津市吴家关村,没想到第二次的深入报道却成了晓飞同志的追思会。

  在采访中,我们向他的妻子陈露溪提出请求:能不能提供一些晓飞生前的生活照?她含泪点点头,然后把手机交给我。然而,在她的手机相册里,我一遍遍翻阅,一遍遍去寻找,除了露溪、木木,还有他扶贫一线的工作照之外,很少有他的生活照。是啊,对事业,他是这样的执着,可是对自己,他却是那样的刻薄。

  也正是这种精神感召,让我决定继续完成晓飞的深入报道。之后,我和省台记者又一次来到后川村进行采访。

  在这三次采访中,作为和柴晓飞同龄的我,有欣赏和敬佩、有悲痛和遗憾、有振奋和力量。作为事件的记录人,我们更应当用镜头记录责任与担当,用鲜活的人物和故事传递正能量,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我们新闻工作者应有的贡献。

扫一扫

看庆祝会视频

近期热点

市政府第44次常务会议召开 研究人民路学校新校区建设等有关事宜

名人辈出的河东五大名门望族,你都了解吗?

我市热烈庆祝第19个中国记者节(附获奖名单)

?浏览更多本地新闻资讯,请登录”运城新闻“客户端。

长按   ▍本期责编:杨晶茗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文章版权归运城日报社所有,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运城网信备案号A

赞赏

长按







































南昌白癜风专科医院
白癜风的治疗偏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ulinzx.com/lcxtq/805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