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县因西凤酒而闻名天下。西凤酒,酒液清澈透明,香气清芬、馥郁,酒味醇厚,清洌、甘润。为全国八大名酒之一。
西凤酒原产于陕西省的风翔、宝鸡、岐山、眉县一带,而以凤翔城西柳林镇所产最为有名。风翔古名雍城,是春秋时代(公元前年——前年)五霸之一的秦穆公建都的所在地。这一带地方从周初以来是民间传说出产凤凰的地区。如“凤鸣岐山”和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吹箫引凤的故事都出自这里。自唐朝以来,是“西府”台所在地,人们称为“西府凤翔”。西凤酒即由它的产地而得名。
唐时,西凤酒就以“甘泉佳酿,清冽醇馥”被列入当时珍品而闻名于世。北宋时,大文学家苏东坡任职风翔,喜爱此酒,他在词中曾写道:“柳林酒,东湖柳,妇人手。”这里“妇人手”系指妇女精巧的手工艺柳林,酒即是赞誉柳林出产的西凤美酒了。明代文献记载,万历年间柳林酒发展到县城以及凤翔附近的各县。从此,西凤酒泛指风翔地区所产的酒,但酒质仍以柳林酒为最佳。
西凤酒始于殷商晚期的“秦酒”,盛于唐宋时期的“柳林酒”,距今已有三千年历史。
唐贞观年间,西凤酒就有“开坛香十里,隔壁醉三家”的美誉。到了明代,凤翔境内“烧坊遍地,满城飘香”,酿酒业大振,过境路人常常“知味停车,闻香下马”,以品尝西凤酒为乐事。清末,西凤酒就打向海外。清朝宣统元年(公元年),西风酒参加南洋赛会,获二等奖,遂蜚声于海外。
西凤酒是我国目前史料记载中最早的有名有姓的酒种,以其醇香典雅,独树一帜,被誉为酒中“凤凰”。唐贞观年间,吏部侍郎裴行俭送波斯王子回国路过凤翔,曾以“送客亭子头,蜂醉蝶不舞;三阳开国泰,美哉柳林酒”的诗句赞美西凤酒。北宋文学家苏轼在凤翔任职时留下了“花开酒美喝不醉”的诗句。当代著名作家魏巍品尝后写下了“盛唐有美酒,异香飘长安;我今闻佳味、悠然见诗仙。”的诗句。
名酒的背后是文化,文化的背后是一方民众的秉性。与酒同生,凤翔千百年来形成了“无酒不成席”、“凤翔的老鼠能喝二两酒”等酒习俗和文化,并影响和塑造了凤翔人热情奔放、豪爽侠义的性情。
西凤酒曾四次荣获“国家名酒”称号,九次夺得国际金奖,并获得了中华老字号、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等殊荣,是中华酒林中一朵瑰丽的奇葩。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