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风声的蛤蟆去做咨询啦

哈市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jdsb/180306/6084137.html

1.儿童自我状态

你的行为和感受都像是一个孩子。这不同于“幼稚”,而是“像孩子一样”。且只是用来描述一个人实际的状态,并不分好坏。

在刚出生时,我们只具备几种最基本的情感(红黄蓝三原色)。然后这些基本情感逐渐发展演变成更微妙、更复杂的行为模式(原色混合在一起就变出各式各样微妙的色调和色差来),这些行为模式成为自我的核心,融为我们自身的一部分,定义了我们一生的行为。

某些特定的情形和场景(具体因人而异)会激发我们的基本行为模式,让我们自动做出反应,会和小时候一样去行动和感受。不论人们年纪多大,都可能处在这个状态。

2.儿童自我状态包括了?

自然型儿童和适应型儿童

父母若是严厉挑剔,这个孩子就必须学习如何应对他们,他会将自然行为调整为最能适应现状的行为。所以这个孩子最有可能做什么?

就像是画家调色板上的红黄蓝三原色一样,每一个“自然型儿童”都具备基本情感。但随后我们必须学习调整自然行为来适应特殊情形。我们会将三原色的色调调暗,使它们看上去柔和,以利于生存,同时也借此保护我们个体的完整性。这就意味着我们得学会处理愤怒,包括父母的愤怒,还有我们自己的。

3.为什么我们会学会不带攻击性的发火?

试想一下,当你被两个仁慈的独裁者给俘虏了,他们完全掌控了你,同时,又对你倍加关心照顾,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是不是会很复杂?

而这样仁慈的独裁者,也就是你的父母,他们显然占了上风,而你又完全依赖着他们,你怎么能对他们生气呢?何况你还爱着他们。

此时采取的方法是用缓和的方式来释放愤怒,让别人几乎察觉不到,这样就不会让任何人不安。

除了撒泼还有能持续很久的怄气,怄气的人总是绷着脸,阴沉沉的样子,且安静得很反常。通常这是孩子在权威之下无法随心所欲才做出的反应。成年人或许会因为输掉一场权力斗争而生闷气,也是同样道理。说白了,怄气是输家在对强大的赢家做出反应。

4.儿童状态中的适应性儿童—顺从行为(同意,取悦,道歉,依赖)

除了父母同意的意愿之外,可能还总是想要取悦他们。想让他们对自己满意和骄傲。如果所作所为得不到肯定,就可能会放任自己用浮夸和愚蠢的行为来博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ulinzx.com/lcxtq/1228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