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种子种苗市场之痛

面对中药材种植面积来年大幅增长的良好势头,中药材种子种苗市场的混乱让宝宝们操碎了心。依据“种药吧”团队的调研发现,中药材种子种苗在管理上,就像后妈养的孩子,有的地方管不了,能管的地方想管就管,不想管就不管,任性!经营模式还停留在,客官进来看看吧,这里什么姑娘都有……是种子!这种供需信息严重不对称的店面叫卖模式;种子标准与质量就更呵呵哒了,保不齐你能实现“种瓜得豆”,因为虽有极少的国标、地标,但鉴定主要靠第六感;服务方面,想靠政府,有时候政府比市场还盲目,想靠专家,可专家老待着不动,真成“砖家”了。不说了,自己看吧,我想静静,也别问我静静是谁!

——六月合

随着我国野生中药资源的衰竭,栽培中药材已经成为大宗药材的主要来源,在余种常用的中药材中约有余种实现了人工种植,中药材种植的面积和种类仍在不断扩大。统计数据显示,中药材种植面积已经超过农作物总耕种面积的1.2%,较十年前增长了7倍左右,增速高于所有农作物。在横向比较上,耕作面积已经超过糖料、烟草、青储饲料等,预计药农人数超过百万。

然而,中药材种植虽然发展迅速,但起步较晚,根基不牢,各种问题和乱象层出不穷。《人民日报》连续发问“中药当成了庄稼种,却没有当成庄稼管”“中药当庄稼种对吗?”。种源混乱带来的巨大危害已逐步显现出来,金银花和山银花功效区别至今仍被广泛争论,薄荷和留兰香的串种问题已危机四伏,柴胡的种子问题已无人敢解,中药材种子种苗问题的解决已经迫在眉睫。经调研,种药吧认为,目前存在以下四大问题。

1监管体系不严,药农利益无法保障

在旧版《种子法》的框架和管理机制下缺乏中药材种子种苗的相关内容,中药材处于管与不管模棱两可的尴尬境地。假种子坑农害农的事件常有发生,辛苦种植三年,收获时却发现物种不对,农民损失惨重,农业和中医药主管部门却无法可依。新修订版《种子法》将中药材种子种苗纳入其中,为中药材种子市场乱象的解决提供了法律途径。但是,法的出台只是定下了努力方向和管理原则,只是问题解决的开端,真正发挥作用还要依靠相关条例和实施细则。这些要靠中医药主管部门和农业主管部门的智慧和担当。

图片故事

“种药吧”调查队走访了全国多数中药材种子种苗市场,发现药农对中药材种子监管现状十分迷惑,58%认为的监管部门主要是药业发展局、工商局和市(区)农委、种子执法大队等,但药农理解的监管主要是维持市场秩序的作用。而如今的现状是:在整个市场交易中没有明确的执法部门和机构进行专门的监督管理,也没有监管依据,监管人员责任不清晰,若出现法律纠纷,无法定罪,只能双方协商赔偿。

图片故事

目前,全国中药材种子种苗经营许可证都是以中药材种植和(或)农作物种子进行注册,但是,卖中药材种子种苗的公司注册范围和证件却五花八门,良莠不齐。

2供需信息不畅,买卖两难

中药材种子的供销体系远远落后于农业,一方面大量需要买种子的人不知去哪里买,入行无门;另一方面,大量卖种子的人“守株待兔”式地等顾客上门,销售无望。一些种子销售商到百度去打广告,结果点击量很大,有效专业客户很少。买卖两难的根本原因是供需信息不畅,缺乏中药材种子种苗信息的专业化平台。由于中药材种植品种多,市场规模较农作物小,供需双方都很分散,如何将这些孤岛联系起来是中药材种子种苗市场必须解决的问题。

图片故事

中药材种子种苗市场交易信息来源较少,供需信息不畅,购买者只能从店铺中了解到种子种苗的价格及相应的信息;大部分销售商和种植户主要是通过集市进行信息的交流。

3质量体系空白,成败全凭运气

与中药材种植发展规模相比,中药材种子种苗科学研究欠账太多,结果是中药材种子种苗来源和生产方式说不清道不明,质量控制无从下手。市场上人人都讲道地药材、优质药材,却连种源都说不清楚。严格的质量控制应该是流程控制和关键节点控制的组合:在流程上应该保证中药材种子研发、生产、销售建立起一套严格的追溯体系,以保证种源的真实性和质量的均一性;在中药材种子全产业链关键节点上应该设置标准,建立检验指标、方法和参数。目前,中药材种子种苗市场依靠脆弱的信任支撑,检验、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完全空白。农民种植药材像赌博一样,成败都靠运气。

图片故事

“种药吧”调查队走访了全国多数中药材种子种苗市场,发现中药材种子种苗交易市场存在无标准的状态,部分商家认定的标准主要是农作物种子法以及部分地方标准,但均未在市场执行。目前区分种子种苗品种的优劣主要是凭经验,从外观、产地、干湿度、净度、发芽率、产量大小、纯度、饱满度、陈新度等这几个方面进行判断。

4市场服务营养不良,药农嗷嗷待哺

除上述因素外,中药材价格剧烈波动的风险远大于农作物,扎堆种药的现象时常出现,人参、三七、党参、金银花、太子参、玛咖等都出现过烂市的现象。地方政府在种植规划上能力不足,一些甚至成为烂市的推手。能够给药农提供合理化建议的机构和平台很少,农民、市场和政府都亟需能够提供合理种植规划的军师。另一方面,被寄予厚望的高居庙堂之上的专家们,缺乏实际调研和实际操作的经验,脱离了市场一线,也难以满足药农需求。中药材种植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与市场需要还有很大差距。

图片故事

经“种药吧”调查队调研访查,全国目前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中药材种子购买签订了合同,不到四分之一的中药材保证发芽率,不到五分之一的交易留有样品,不到十二分之一的种植交易有技术指导。也就是说目前中药材种子种苗的交易十分不规范,药农基本享受不到应有的服务。

图片故事

目前,即使比较规范的中药材种子交易,也还停留在古时签字画押的做法上,现代管理制度和体系似乎与中药材种子种苗距离遥远。

END

声明









































北京中科白癫风医院
中科白癜风医院荣获安全管理优秀奖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ulinzx.com/lcxfc/696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