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脂婆姨绥德汉,不用打问不用看。小伙子跑马一溜风,讨上米脂婆姨乐死人。石狮子守门钻不进猫,绥德汉一个比一个好。
绥德县旧称上郡古邑,位于陕西省北部,榆林市东南部,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靠吴堡,西接子洲,南邻清涧,北连米脂,东北角与佳县接壤,东南隔黄河与山西省柳林县相望。绥德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素有天下名州、秦汉名邦、陕北旱码头之美誉。绥德县属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附区,是典型的峁梁状黄土丘陵沟壑区,以峁状为主。又由于黄河与无定河的切割和冲积,形成无定河河川地和黄河峪谷区。
绥德历史
夏、商为雍州之地。周为荒服之地。春秋为赤翟、白翟之地。战国属魏上郡,后归秦。秦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仍设为上郡,上郡辖肤施等县。废帝元年在今县城设绥州、安宁郡和上县,在今县东设安宁县,县东南设安人县。开皇三年撤销安宁郡,改安人县为吉万县,保留绥州。大业元年改绥州为上州,三年撤销上州设立雕阴郡。唐武德三年于延州丰林县侨置绥州,熙宁二年置绥德城。正大三年在绥德州设绥德县,年废州设绥德县,隶榆林道。
天下名州石牌楼刚跨入新世纪的年,天下名州城南五里的学子大道与国道丁字交汇处,耸立起一座气吞山河的石牌楼。石牌楼为五门六柱十九楼,双面单式结构,长36.9米,高16.9米,由一千一百六十八块雕石、六十六幅人物典故浮雕组成。石牌楼的五门取意中兴之门,走向世界之门。六柱蕴含大顺之意。十九楼中,十其实是一,一元复始,气象万新;九为多多益善,欣欣向荣。石牌楼大楼小楼互帮互衬;左楼右楼比肩并列、映带;前楼后楼有呼有应,上楼下楼,下者基础沉稳,上者先领风光。整座石牌楼庄严肃穆、和谐统一。天下名州石牌楼气势之宏伟、布局之巧、雕技之精、窝意之深,不仅在绥德数千年的文明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十三朝古都的三秦大地,在广阔的神州大地上也是罕见的,她堪称天下第一石牌楼。天下名州石牌楼正上方,有书法名家钟明善的雅题“天下名州”四个大字,和他书写的流畅飘逸、韵味十足的主门联:两河不息记载着千古风流人物河侧青山山侧白云此处曾是汉关秦月。四路无阻贯通了万里锦绣神州路边长堤堤边绿树这时已为舜日尧天。
摩崖石刻景观称为“秦时明月汉时关”。早有“旱码头”之称的绥德,地理位置特殊,商贸业繁华,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引得历代骚人墨客在此留下墨宝。而绥德的石雕艺术更是源远流长,代代相传。历经秦汉唐宋,于明清时期,绥德古城内遗留的人文景观、摩崖石刻以及民间广泛流传的石雕艺术品不胜枚举。诸如秦时扶苏监军驻绥时“太子府”遗址、“赏月台”遗址、呜咽泉景观和疏属山巅的扶苏墓、扶苏祠等景观;“晋溪洞”“龙洞清流”“天下名州”等摩崖石刻;以及民间老乡家保锁娃娃的炕头石狮,还有那些深埋墓葬而被挖掘出土的东汉画像石。
一县一品(绥德山地苹果)
榆林南部丘陵沟壑区属于苹果优生区,在海拔、土壤、日照、气温、降水、空气质量等多个方面,具有发展优质山地苹果的适宜条件和竞争优势。绥德、米脂、子洲、清涧4县为“陕西省优质苹果生产示范基地县”。
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四十里铺的羊肉面
文章来源:中国农林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