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烈士荣连超蒙眼开党会,睁眼看世界

“打倒汉奸卖国贼!民族解放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年6月5日,夜幕刚刚降临,在汉奸齐子修部统治区的中心——聊城堠堌后哨营村,一位被五花大绑且带着沉重脚镣手铐的革命战士,在该村西北围子壕沟边高声呐喊。随后,他被敌人残忍活埋。

这个人就是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荣连超。

荣连超革命烈士证明书。

荣连超是聊城八甲刘河下荣村(现聊城东昌府区梁水镇河下荣村)人。年,他出生于一个没落地主家庭。荣连超从小聪明伶俐,口才极好,深受家人喜爱。年至年,荣连超父母先后病逝。叔父荣秀绅见荣连超好学上进,决心继续供他读私塾。“听长辈说爷爷很喜欢读《三侠剑》、《岳飞传》等小说,还能大段背诵。”荣连超的孙子荣恒德说。

15岁那年,荣连超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堂邑柳林高小。这期间,有一位老师是共产党员,发现荣连超思想进步,于是私下里给他了一些进步书刊。在老师的影响下,荣连超组织起“读书会”,借以传播民族解放等进步思想。

年,18岁的荣连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也正是这一年,国民党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破坏国共合作,对共产党员实行大逮捕大屠杀。“党在江西南昌领导部队发动了起义,毛委员上了井冈山,率领工农红军建立了革命根据地。”有一天,这位老师找到荣连超说。他受党的指示,要离开学校转移工作地点。“我走之后,党会派人和你联系,要牢记入党誓词,保守党的秘密;在农村地区积极发展党组织和武装力量,枪杆子里出政权。”

荣恒德介绍荣连超事迹。

第二年,高小毕业的荣连超返乡,在河下荣村一带发展共产党员。“当地荣氏家族很大,有的人是国民党,有的人在民团,大家互相策反、拉拢。当时共产党刚起步,势力最小,很多人看不到希望,如果没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根本坚持不下来。”荣恒德说。当时为避免敌人破坏党组织,发展党员都是单线联系,常常深夜里到龙王庙村的大庙里开会。“为保守秘密,凡是参加会议的人,入庙后都自觉用毛巾把眼遮住,等传达完党的指示和汇报完情况后分别送出门外,各自回家。这样只有入党人和介绍人有联系,党员之间互不认识,这也是早期发展党员的一种方式。”今年已90多岁的庞庄村村民庞树山,就是当时蒙着眼睛入党和开会的等十几个党员之一。

年底,荣连超根据党的指示,化名“西班”到天津热河一带从事地下革命工作,并在热河参加了武装部队。当时日本开始对中国实行蚕食政策,要求国民政府承认热河和冀东一带伪自治区,划入日本势力范围。而蒋介石认为“攘外必先安内”,对日本采取妥协投降的卖国政策。中国共产党则派出大批优秀共产党员深入热河、冀东和东北发动群众,组织农民武装袭扰日军。这时,荣连超就带领几百名战士转战长城内外,克服缺粮缺衣等困难,坚持和敌人周旋。年的春天,因腹背受敌,荣连超所在部队暂时分散转移,化整为零。荣连超则带领一个小组回山东工作。“这个时期,爷爷的主要工作是深入农村开展抗日救国的宣传工作,并在当地发展农村党组织,扩大武装力量。”荣恒德说。在荣连超的带动下,当地二十多个青年人组成了宣传队,趁晚上在八甲刘、梁水镇、堠堌一带散发抗日救亡传单,传唱革命歌曲,引导百姓睁眼看世界。

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三省,国民政府继续采取不抵抗政策。次年,冬荣连超再次回到天津,以劳工的身份在天津向工人阶级宣传共产党的主张,宣传抗日救亡理念,号召大家不做亡国奴。年12月9日,“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爆发,北京各大中学生、工人、市民联合起来走向街头,举行抗日救国示威游行。此时,荣连超在天津带着他组织的近百名劳工也走上街头游行,积极支援抗日救亡运动。年“七七事变”后,北京、天津相继沦陷。荣连超再次回到聊城,一边向老百姓宣传抗日,组建地方武装;一边和当时的聊地区范筑先专员搞抗日统一战线。

荣连超故居正堂。

荣连超一回来,庞树山、庞树增等抗日宣传队的年轻人很快聚集起来,并组建了仅有一把盒子枪、两杆步枪和几把砍刀的武装游击队。同年10月,荣连超带队参加了洪涛领导的山东第六区抗日游击第一大队,成为游击队抗日武装宣传队队长。

“当时范筑先是山东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保安司令兼聊城县县长,他极具爱国思想,拥护共产党的联合抗战主张,而他的参谋长王金祥兼任保安二营营长,是一个国民党反动派的顽固分子。”荣恒德说。王金祥视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为“眼中钉”,还曾趁范筑先去阳谷处理军务之机,想强制改编这支游击队。

荣连超故居西屋,荣恒德儿子婚房就定在图最左侧老屋。

“诸位兄弟们,堂邑的民团告状到我这里了,你们不是收枪,就是吃富户,和民团发生冲突,这是要干什么!这是扰乱六区的抗日局面,现在中央(国民党)提出了一个政党,一个领袖,一个主义,一个军队。既然提出来了,我们就坚决服从,一个政党就国民党,一个领袖就蒋委员长,一个军队就国民党军队……”王金祥对游击队说这番话,实际是想破坏统一战线,消灭共产党武装力量。虽然这次没被王金祥改编缴械,但考虑到国民党势力太强,住在城里很不安全,抗日游击大队便开到农村去,顺便扩大队伍。年2月,以原抗日游击大队为骨干成立了山东省第六区抗日游击第十支队,这是一支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武装。时任聊城政治部主任张维翰兼任冠县县长与支队司令,荣连超任支队少先队大队长。

由于日军步步紧逼,年11月15日,聊城失守,范筑先部余名抗日将士战死,范筑先自尽殉国。随后,鲁西各县也相继失守,范筑先部队多数溃散,王金祥二支队成了伪军,齐子修的三支队、吴连杰的部队等也伪化。同年12月9日,以十支队为基础,八路军一二九师抗日先遣纵队在冠县成立,李聚奎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荣连超为先遣纵队宣传队长,随司令部坚持在冠县馆陶一带继续发动群众抗日,扩大武装力量。

荣恒德之子荣维翰根据史实设计创作的荣连超事迹简画。

年10月,荣连超奉命率部队到堂邑县协助地方党组织开展工作。次年6月,八路军先遣纵队与筑先抗日游击纵队合并为新八旅,张维翰任旅长,肖永智任政治委员,荣连超调冀南军区第七军分区任参谋。年秋,荣连超任冀鲁豫军区第三分区司令部军法处处长。

年6月5日,荣连超奉军分区司令员赵健民的命令,再次赴吴海子村吴连杰司令部,争取其弃暗投明。当荣连超到达吴连杰司令部时,吴连杰正驻在临清,但其三弟吴连祥却说吴连杰去了后哨营村。当时,吴连杰与齐子修为争夺地盘反目,齐部薄广三的旅部就驻扎在后哨营村。吴连祥谎说吴连杰在后哨营村,是想借齐子修之手杀荣连超,挑起抗日武装与齐部的矛盾。当日下午四五点钟,荣连超在后哨营村被抓。“薄广三连夜对我爷爷严刑拷问,想摸清党组织信息。面对酷刑,爷爷始终没有说出党组织半点信息。”荣恒德说。最终,年仅34岁的荣连超被敌人活埋于后哨营村西北围子壕沟内。

在国外留学的荣维翰把婚房选在了荣连超故居侧室里,虽然很是简陋,但意义非凡。

为了纪念荣连超的英雄事迹,荣恒德等子孙辈后人捐资把荣家故居修建成了荣连超纪念馆,并成立家族教育基金会,建立翰林学堂。“这种为国家和民族奋斗的精神必须一代代的传下去。”荣恒德说。去年8月,他的儿子荣维翰结婚,就把婚房定在了老旧的荣连超故居西屋里,“要让孩子永远记住这里和这份精神。”

荣连超故居张贴的荣氏家训。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祝超群通讯员王忠友王宗峰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ulinzx.com/lcxfc/13184.html


当前时间: